第三单元——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7 10: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第三单元—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A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_______,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_______,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_______,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_______,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①汇流入海 ②知退一步 ③深潭微渊 ④江山依旧
A.③①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满江红》选自《秋瑾集》。秋瑾,字璀卿,号竞雄,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其作品笔调雄健,感情奔放。
B.范仲淹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C.《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代表作还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等。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3.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B.王冕的故事是全书的楔子,他身上有中国士人的精神,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C.《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严贡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
D.《儒林外史》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了科举制度所造成的种种丑恶现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范仲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秋瑾,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
C.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杀敌报国之豪情。
D.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3分)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 ④①③②
6.根据提示默写。(11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达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7.下面是一些高校的校训,仔细观察,回答问题。(5分)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兰州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请你帮杭西都同学解释校训中加粗字的具体含义。(2分)
独树一帜( ) 止于至善( )
(2)上述校训中都有“自强不息”,你认为哪个学校的校训最吸引你,请结合校训内容阐述理由。(3分)
二、阅读(39分)
8.古诗词赏析。(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请你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写此词。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引用典故,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作者以冯唐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
C.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场面,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全词用语刚劲,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
9.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列小题。(11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 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对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7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①,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②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①由:走。②放:丢失。
(1)请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②舍其路而弗由( )
③放其心而木知求( )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2分)
(3)孟子很擅长对同一论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就拿这两个文段来说,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但都论述了同一个论点,那就是____________。(4分)
(4)孟子以“善辩”闻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严密的论证体系,[甲][乙]两文中都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11.名著阅读。(8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____________。(2分)
(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____________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____________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____________笔法。(6分)
三、作文(50分)
12.作文。(50分)
好学多思,乐涌心田。好学打开了一扇扇窗户,多思迈上了一步步台阶。好学多思在学习、游玩及生活中,曾让我们惊喜不已……
请以《乐在好学多思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选择,在四个选项中最好判断的是第二个空,根据句意“滴水穿石”可以判断此空选择①,由此排除BC;再观察分析第四个空,根据“海阔天空”一词的提示,可知此处填写“知退一步”,由此排除D。最后再结合A选项答案,将词语带入空处进行验证。故选A。
2.答案:B
解析: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答案:C
解析:严监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
4.答案:B
解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的诗句。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读此段文字,根据段意和完整句子的提示,找准句子间的对应关系,如“平实”对应“谦逊”,“兼济苍生”对应“心怀天下”那么,“乐观”可对应“坚强”,“豁达”可对应“大度严谨”可对应“—丝不苟为他人着想”可对应“富有爱心”。
6.答案:(1)故患有所不辟也
(2)四面歌残终破楚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解析:(1)—(2)属于直接型默写题,注意“患”“辟”“残”等字不要误写成同音字。(3)—(6)是理解型默写题,要抓住“杀敌报国、保卫边疆”“激烈的战斗场面”“知音难觅”“泪湿衣襟”“以魏尚自许”提炼出应填句子。注意“霹雳”“遣”等字词的正确写法。
7.答案:(1)树立 极;最
(2)(示例1)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与之相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句话能让我充分感受到清华学生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具有一流的品格和团结协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
(示例2)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就是要奋发图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道德意识和实际行动相统一。这句校训能够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实践,使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示例3)兰州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说的是人们要保持一种刚劲有力、生生不息的精神,同时要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理念,内化吸收,注重自身的独特性,要有所长,这句校训有助于激励学生成为专业创新型人才。
(示例4)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通过不懈努力,以达尽善尽美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最高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这句校训可以激励我积极进取、努力开拓、追求至善至美。
解析:(1)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树:树立。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至:极;最。
(2)从所给的四所大学的校训选择最吸引自己的一个,解释校训的意思,分析校训中蕴含的学校文化及精神,最后指出校训对学生的要求、鼓舞、期望。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直接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故选:C。
9.答案:(1)C;(2)C;(3)A;
(4)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解析:(1)“缟素”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为“穿白色丧服”。
(2)A.表祈使语气/代词,代大鹏。B.表转折/表顺承。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3)面对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但不是不敢拒绝,而是婉辞拒绝,不失明君风度。
(4)注意字字落实,同时要注意信达雅的要求。本题关键词:“虽”,即使;“直”,只是。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式。
10.答案:(1)①同“德”,感恩,感激;②不;③寻找
(2)①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②求学请教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找回他丢失了的本心罢了。
(3)不可失去本心
(4)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甲]文把“乡”和“今”做了对比,强调了本心的重要。[乙]文把“丢失鸡犬知道寻找”和“丢失了本心却不知寻找”做了对比,强调了应努力找回本心。
解析:(1)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①句意: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自己的恩德而接受了它。②句意:放弃了他的正路不走。③句意:丢失了他的本心而不寻找。注意题①中的“得”是通假字,要先指出同哪个字,后解释词义。
(2)①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
②之,的。无他,没有别的。求,寻找。
(3)[甲]文运用对比论证,把“乡”与“今”做了对比,从前坚守本心,不接受不符合礼义的馈赠,现在却失去本心而接受了。强调了本心的重要,论证了“人不可失去本心”的观点。[乙]文强调求学请教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找回丢失的本心罢了。所以两文都论述了同一个论点:不可失去本心。
(4)[甲]文运用对比论证,把“乡”与“今”做了对比,从前坚守本心,不接受不符合礼义的馈赠,现在却失却了本心而接受了,从而强调了本心的重要。[乙]文同样运用对比论证,把“丢失了鸡犬尚且知道寻找”和“丢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寻找”做了对比,强调人应找回失去的本心。
[参考译文]
[乙]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本心而不寻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鸡狗,还知道去寻找;有人丢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去寻找。求学请教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找回他丢失了的本心罢了。”
11.答案:(1)周进
(2)士人(或:读书人/儒生);理想社会(或:社会理想);讽刺
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对本回情节有具体的了解。“周学道”即周进,与范进有着相似的命运。范进得益于他的关照,才中了举人。
(2)“儒林”,指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儒生”或“士人”这一群体,《儒林外史》主要刻画了这一类人。除此之外,作者还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如王冕、杜少卿等,以此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鲁迅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其讽刺笔法可以借助《范进中举》一文品味。
12.答案:【例文】
乐在好学多思里
我喜欢思考,即使大自然中一片悄悄飘落的叶子,也会引起我无尽的联想,思绪被带到远方,我的心中溢满快乐。
秋天来了,天高气爽,大雁南飞。大自然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引我去探究和思考。
刘禹锡吟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很奇怪,秋天明明是丰硕的、五彩斑斓的季节,古人为什么那么悲秋呢?我在深秋的田野里徜徉,寻找着答案。难道是因为这秋的寒引发了诗人们无尽的哀愁?秋风的劲舞卷起片片黄叶,光秃秃的丫杈像问天的枯手指,树林里只剩几只灰不溜秋的麻雀在鸣叫,野草也显出憔悴、枯黄的容颜……秋的萧条让人触目伤怀。但我要质问诗人:“难道是一次次贬谪的经历,苍老了你们的心和目光,让你们看不到秋天积极向上的一面,而只见到了这角落里的落叶、枯枝和荒草吗?”我陷入秋的思考中了,思绪穿越了清、明、元、宋、唐,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我似乎触碰到了诗人的愁绪,与他们有了共鸣。
清代诗人龚自珍吟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繁花变落花,翠绿的叶子化作凋零的黄叶,世间的万事万物生生灭灭,自有其规律。当那些前人伤春悲秋的时候,辞官离京的龚自珍却没有沉沦和哀怨,而是移情于物,借着落花,表达了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若说秋的萧条在于那飞落的黄叶,那未免过于悲观。那被埋藏在泥土下的无声无息的黄叶变化自己的生命形态,为树的生长贡献着养料。它们虽然消亡,但却将自己的最后一点价值毫不保留地送给大地。这消失的落叶不也是第二个“春蚕”吗?黄叶不仅是美丽的终点,更是美的起点,我要为黄叶喝彩。
当秋凤来临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忘记菊花。若单单欣赏盆中之菊,未免过于单调。我求教于山野,且看看那漫山遍野的野菊,一朵一朵怒放,像太阳般的“金花”如勇敢的斗士。这些秋菊不求盆中之贵,只愿在荒山野岭、在百花调谢的秋天默默开放,也只有它们才具备那种与寒秋对峙的精神。而菊正因秋之美而更显高洁,秋也因菊之美而美。
升起的红日,沾满露水的秋草,因水落而显露的自由自在的游鱼……不也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吗?
是的,秋并不是悲凉的,山野告诉我,秋天的自然告诉我。
站在高堤上,我要一反古人之悲情高声赞美这秋。对于这秋的思考让我的心头溢满收获的快乐,我深深知道思考带来思绪,思绪带来思想,思想带来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美的诠释。
我好学,我思考!我收获,我快乐!
解析:[写作指导]该题为全命题作文题。标题自带立意,“乐”是关键词;“在好学多思里”是介词短语,做“乐”的补语。这就意味着本次作文要写在好学多思里体会到的乐趣,而好学多思的情境范围,从材料中看,涉及学习、游玩、日常生活等,那就从中抓取一个或几个与好学多思产生乐趣有关的素材或观点,构思作文即可。
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此次作文要突出“乐”字,“乐”的来源是“好学多思”。围绕这一立意,可详写一件好学多思的事,比如解决学科难点、游玩中独立出色完成任务或者生活中帮助父母解决了什么难题等;也可以选择几件学习、游玩或生活中发生的反映好学多思之乐的事去写。另外,还可以把“乐在好学多思里”作为中心论点,选择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论证该论点,写一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多的素材和感悟、美思,也可以写散文;若是你想象力丰富,喜欢发散思维,也可以写小说、童话、科幻故事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