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 巴 西河南省信阳市羊山中学 王万群 (第一课时)10/7/2017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 巴 西河南省信阳市羊山中学 王万群 (第一课时)10/7/2017 一、 说 教 材 二、 说 教 法 三、 说 学 法 四、说 教 学 过 程 一、说教材---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种族、文化、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2017-10-7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巴西》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习本节内容就能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方法。2017-10-7一、说教材---三维目标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激发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2.概况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3.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方法。1.利用角色扮演、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角色扮演、图片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和保护。 3.利用视频、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巴西多元化的文化。 1、巴西迁都的原因。 2、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3、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巴西的自然环境;巴西的首都;巴西多元化的文化及人种构成特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和保护。一、说教材---重难点教 学 重 点教 学 难 点 二、说教法--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切,在知识接受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采用一些激趣的方法,如:创设情境、多举例、多以图片展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7-10-7二、说 教 法创设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习新知,激发学习欲望与兴趣。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更能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观思观赏、聆听思考、探究议展表达、展示讨论、交流 三、说 学 法 四、说 教 学 过 程 第二天 —— 感受文化 第一天 —— 走近新都 四、说教学过程 行前准备—巴西自然环境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第三天 —— 丛林探险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神奇的国家去旅行,哪个国家呢?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播放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含有巴西首都、巴西文化及热带雨林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对巴西有个初步印象,同时自然导出本节课题。2017-10-72017-10-7行前准备:我们要带上哪些物品呢?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从生活体验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同时自然引出下面对巴西自然环境的学习。 纬度位置:巴西国土绝大部分位于_____和________ 之间, (1)巴西位置 属于____带(温度带);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_西岸; 半球位置:巴西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巴西地形:北部:_______平原,南部 :______高原 (3)巴西气候:以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为主归纳 总结 问题设置行前准备:巴西自然环境?亚马孙巴西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赤道 南回归线热南美洲大西洋南西 在学习巴西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行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如:凉爽的衣物、防晒的生活用品、防蚊虫的药品等。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全篇教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2017-10-7 巴西三日游 第一天,走近新都 第二天,感受文化 第三天,丛林探险2017-10-7第一天 走进新都 教学设计:这部分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对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产生形象而感性的认识,同时为后面探究巴西迁都的原因做好铺垫。 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2017-10-7城市全貌国家体育场国会大厦 2017-10-7构 思 新 颖 别 致 的 建 筑电视塔伊塔马拉蒂宫蓝色教堂总统府世界城市建筑博物馆库比切克总统正义女神 首都开拓者 耶稣门徒寓 意 丰 富 的艺术 雕 塑 合作探究: 巴西迁都的原因? 活动方式: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从巴西城市、人口分布及带来的问题, 以及气候、地形等方面探究巴西迁都的原因? 归纳总结 为了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 缩小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地形之上,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设计意图:(1)巴西迁都是世界范围内迁都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巴西迁都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给资料,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化问题,关注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地理学科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天 感受文化在里约热内卢我们要参加巴西狂欢节、跳桑巴舞、品美食和观足球赛。 教学设计:这部分教学用大量精美的图片、视频,向学生展示巴西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使学生对巴西文化产生感性而鲜明的认识,同时体现美乐课堂,营造轻松、愉悦、具有亲和力的学习氛围。 巴西狂欢节 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起源于欧洲天主教的节日,每年2月中下旬举行三天。吃在里约巴西烤肉椰奶虾黑豆餐巴西烤肉鸡肉包棕榈芯葡式蛋挞寿司果 拉 娜咖啡蓝莓柑橘 桑巴足球:欧洲足球 巴西桑巴舞,是一种观赏性强的大众娱乐项目,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对巴西人来说,足球是运动,但更是文化。 活动设计:小组内角色分工,扮演布卡一家,由布卡一家分析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我叫布卡,在我的家族中,有黑种人和白种人的血统。在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活泼爱动,参与热情高,创新能力强。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我叫布卡,在我的家族中,有黑种人和白种人的血统。在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第三天 丛林探险 教学设计:这部分教学通过大量唯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魅力和作用,同时又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震惊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产生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1、感性材料符合七年级 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破坏对比 鲜明,强烈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帝王莲巴西木茂密的植被奇花异草卷尾猴大嘴鸟美洲虎河豚树蛙 箭毒蛙食人鱼水蟒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热带雨林的危机砍伐---- 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质木材席卷而去,日砍伐量100万棵。开荒种地--贫苦农民砍倒树木,烧荒种地。 牧场、采矿 --- 开辟大型农牧场, 发展采矿业,毁坏大量木材。 “地球之肺”生病了! 从图中你能否看出雨林破坏 后产生了哪些问题?森林面积严重萎缩水土流失旱灾土地沙化 全民大会:拯救“地球之肺\" 议题之一:各方代表(当地农民、开发商、经济官员和环保官员)发言,从自身角度出发,各抒己见。阐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现状,了解破坏的原因。 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经济官员环保官员 当地农民开发商 活动设计: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当地农民、开发商、经济官员和环保官员,分角色发言。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感性材料。 全民大会:拯救“地球之肺\" 议题之二:全民献计献策,共商保护大计。 温馨提示:讨论时小组长做好记录,保护措施最多的小组优先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更正或质疑。合作探究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议题之二: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雨林开发方式;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对非法砍伐破坏森林者,处以严厉处罚; 控制人口数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使公民认识到雨林破坏的严重后果与保护雨林的意义,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建立环保基金,使管理者从中受益。 国家均衡各方利益,谋求经济多种发展途径。 ……… 设计意图: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巴西位置、地形、气候。 首都巴西利亚及迁都原因。 了解巴西独特的文化,理解人种构成特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作用、破坏、保护措施。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火眼金睛:难忘的巴西游 巴西是个人种复杂的国家, 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不过巴西政府计划将部分人口迁往广阔的 巴西是个 国家,首都 终年绿草如茵,风光优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巴西高原发展中巴西利亚白种人印第安人亚马孙平原里约热内卢 发达设计意图:习题设计采用游戏和判断纠错的方式,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走出课堂 请搜集相关资料,探究巴西迁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有何借鉴意义?课堂拓展ppt制作:王万群 QQ:1825829325@qq.com 电话:13569762898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