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7 11: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
2、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自学目标
新课导入
你认识上图中的哪些人,能猜猜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呢?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中山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国共合作的实现
知识讲解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兄弟连心建军校
(国共合作的实现)
原因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 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阅读课文P70的教材内容,归纳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等,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对外反帝、对内反民族压迫
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办学特色:
实行政治课程和军事课程并重的原则
创办时间:
1924年5月
创办地点:
广州黄埔
主要负责人:
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
历史作用:
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全集》
开 国 十 大 元 帅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知识拓展
植树节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蒋介石
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 ……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时间:
目的:
军队名称:
总司令:
初期主战场:
1926-1928年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国民革命军
湖南、湖北
蒋介石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07万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200万
湖北农民协会会员
3万
20万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是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高峰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知识讲解: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谁是幕后主使?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年春天,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运动蓬勃高涨,国内外发动势力大为恐慌。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客观上为蒋介石的阴谋打了掩护,麻痹了共产党人的作用。
4月12日凌晨,大批请帮武装分子冒充工人,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
《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
4月5日
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成为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逐渐由动摇走向反动。
从5月起,汪精卫集团发出了一系列压制工农运动、保护地主富农利益的命令。
到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决定同共产党决裂。
在国民党的残暴统治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7万多人被杀。至1932年,被杀害者达100万人以上。
随后,汪精卫即表示愿意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平统一",时值蒋介石宣布下野,终促成宁汉合流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标志第一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 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课堂小结
国共合作
的实现
条件: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实现:国民党一大召开
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胜利进军
条件: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建立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初期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随堂训练
1.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二大”
C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D
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情景是( )
A.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B.黄海海战的战斗
C.武昌起义的战斗
D.北伐战争的战斗
D
4.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A
5.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