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8 09: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
中华文明的成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交融的新高潮。
具体表现:
1.政治上: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宋朝重文轻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
2.经济上:经济上:南宋时,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逐渐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对外关系上: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及新变化;
2.通过了解两宋的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
【时空观念】掌握两宋存在300余年的历史脉络,明确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统治时间较长的王朝;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两宋政治体制的新变化,体会宋朝政治上强化集权的特征与利弊,从中学会对历史的反思,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史料实证】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
【历史解释】对两宋政治上强化集权的特征及利弊以及军事上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抗居于下风的概况的描述;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认识和见解;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家的优秀品质;两宋与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的性质及签订合议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教学重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影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分析: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目录
1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2
王安石变法
3
南宋的偏安
4
情况导入:
河南巩义宋陵不复往昔,七帝八陵散落在不同的村镇,穿过已经收割的麦子地和成片成片的玉米地,曾经庄严肃穆的皇家陵墓,如今与田地紧密共生。
那么当时的宋代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探索。
“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
1.局部的统一:
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实现局部统一: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历史教训:
吸取唐末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相权膨胀:
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皇帝威信力严重不足;
4.目的:
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材料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涞水记闻》
思考: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权重。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措施:
1.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1)措施:
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
州的长官知州,设通判,节度使变为虚衔。
②财政(制钱谷):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
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收精兵):将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影响:
①积极:中央控制地方的政、军及财权,有效避免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
②消极:官僚机构庞大导致“冗官”“冗费”;相互牵制,行政效率低下;地方穷困虚弱,缺乏自主性。
基础概念: 通判
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措施:
2.分权:分散机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
——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1)分相权: (二府三司)
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户部、度支、盐铁)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军事:
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3.崇文抑武: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崇文抑武,文官主政
①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枢密院长官皆用文臣,作战不设主帅,将从中御;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1.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3.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知识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三)特点:
材料一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散。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据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统计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19世纪的晚清,才追得上宋代的水平。
(四)影响:
1.积极:
(1)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防范内部动乱,维护政治稳定;
(2)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创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北宋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提供了条件。
2.消极:
(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2)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过度的集权,造成地方贫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主动性的发挥。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积弱)
历史解释: 燕云十六州
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自称“儿皇帝”)。
耶律德光就发兵南下,灭亡了后晋王朝。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把契丹的国号改为辽,然后引兵北返。
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1)原因:
①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②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
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与对立。
(2)表现:
宋辽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北宋建立前,契丹族崛起后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均告惨败。
1005年辽宋和议“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岁币”绢10万匹,银10万两。
宋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
1044年“庆历和议”双方达成和议,西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
合作探究: 怎样认识北宋的“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思考点)
材料一 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之后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开展互市贸易……在此后,辽也不再秋季侵扰边境,北宋进入一百二十年的经济繁荣期。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之澶渊之盟》
材料二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埋下亡国的种子。
——《历史上的今天之澶渊之盟》
提示:
观点一:不可取
①北宋屈辱求和,加重财政负担;
②和平难以持久;
③和平状态使北宋军事力量减退埋下亡国之患。
观点二:可取
①宋代受到损失有限;
②稳定边防,营造和平环境;
③有边境获得安定,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边境贸易发展;
④和平、互市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二)财政危机:(积贫)
(三)社会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历史纵横: 募兵制
(1)含义:
北宋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
(2)目的:
通过广泛募兵而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3)影响:
①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
②军费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造成了北宋中期的“冗兵”、“冗费”局面。
材料一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材料二 北宋的国防精神是防御性的。一个士兵募了来,轻易不脱行伍,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可用。三十岁到六十岁这三十年,他己老了。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三、王安石变法(1069—1085)
(一)庆历新政:
(1)背景:
①宋夏战争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②政治风气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人物:范仲淹
(3)时间:庆历(宋仁宗的年号)三年(1043年),史称“庆历新政”
(4)宗旨与内容:
整顿官僚机构,维护封建统治
(5)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阻挠;
②宋仁宗动摇:
③1045年初,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失败。
(6)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历史人物: 范仲淹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推行“庆历新政”,严重地冒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以“朋党”之罪弹劾之,并使之被贬。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谪居在邓州时所作。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激励后人。
三、王安石变法(1069—1085)
(二)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内扰外患)
①“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辽和西夏的侵扰加剧了边疆危机,民族矛盾尖锐;
③“庆历新政”失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但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④王安石少有大志,意志坚定,有丰富工作经验;
⑤得到宋神宗的支持。
(2)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主要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量土地,收赋税,官僚、地主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
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兵农合一”取代募兵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人才 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
有利于推动改革;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知识拓展: 变法的主要内容
(4)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5)评价:
积极: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消极:
①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甚至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王安石变法(1069—1085)
(二)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 二十万。
——《宋史》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 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 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合作探究: 结合学思之窗,讨论思考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一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时的情景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kū)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 》
1.失败原因:
(1)执行不善,加重人民负担;
(2)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利益;
(3)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立场动摇;
(4)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5)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根本原因: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导改革,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2.历史启示:
(1)改革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2)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需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3)改革需要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4)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四、南宋的偏安
(一)南宋的建立
1.北宋的灭亡:“靖康之耻”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等3000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2.南宋的建立:
1127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二)宋金之间的“战”与“和”:
1.战: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和:绍兴和议
1141年订立,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三)宋金对峙的形成:
(1)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直到蒙古崛起。
(2)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知识拓展:
1.隆兴和议:
1164年订立。内容: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
2.嘉定和议:
1208年订立。内容: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边界。
历史解释: 南宋偏安
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仅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合作探究: 据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岳飞之死?
杭州岳飞墓
高宗当然不可能将岳飞释放,因为第一,他怕和议没法坚持下去;第二,释放岳飞意味着当初的兴狱即为有意制造的冤狱···第三,他怕岳飞怀恨在心,留下后患。
——龚延明《岳飞》
从深层的政治文化角度来看,岳飞是死于宋代文官集团的集体迫害。
——付月《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和岳飞之死》
(1)延续祖宗之法:削弱武将、守内虚外;
(2)岳飞之死,象征着宋朝建国以来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
如何认识宋代民族之间的“战”与“和”?
重难点突破:
(1)民族关系的特点:
宋代时期民族政权并存,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总体以和平为主。
(2)民族之间的“战”:
战争是暂时的,但对于交战双方都是一种灾难,伤害了民族感情,加剧了民族仇恨,中断了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3)民族之间的“和”:
和平是长期的,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宋夏议和、宋辽议和、宋金议和,实现了双方长期的和平,实际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加强,最重要的是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初试牛刀:
1.(2024·新课标卷)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B
【解析】 《三朝北盟会编》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B项正确;《宋史》篇幅浩繁,且元朝后期成书,成书时间距离南宋初年较远,可能受到元朝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不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排除A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宋高宗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是南宋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比《三朝北盟会编》晚,可能受到后来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排除C项;《宋史纪事本末》作为《宋史》的缩写本,基本上还是以《宋史》为蓝本,许多观点明显还是沿袭《宋史》而来,且《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最晚,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辽吉黑卷)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初试牛刀:
【解析】 敕书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材料提到敕书抄录多有差错,导致地方官员在落实敕书诏令时,存在失当的现象,故令刑部摹印颁行,敕书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有利于政令的传递,上下一体,减少失误,故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敕令更加规划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敕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官员的落实和管理,排除C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敕书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
B
初试牛刀:
3.(2024·湖南卷)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藩镇军队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而中央禁军力量的强大则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这有助于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局面,为重新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这些变化对遏制藩镇割据有积极作用,但不能说从源头完全消除了藩镇割据,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力量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A
初试牛刀:
4.(2024·江苏卷)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支出显示了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多种经济干预措施,包括兴修水利、减价出售粮食和准备军需,这些都能够反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B项正确;尽管表中有一项支出是用于兴修水利,这有助于农业发展,但仅凭这一项并不能完全反映表格中所有支出的目的,且无法得出是为了平抑物价,排除A项;表格中未涉及民间组织的参与,所有列出的支出都是政府行为,排除C项;尽管表格中有一项支出是“以备军需”,但并不足以证明整体支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排除D项。故选B项。
B
5.(2023.海南高考)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初试牛刀: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统治者崇尚崇文抑武的方略,积极提倡文治,使社会形成了崇文兴教的风尚,促进了宋代识字率的明显提高,故选C项;书院制度主要针对的是科举制度,主要用于科举选官,与材料中“牧羊人”“农村”“村落”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印刷术的普及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对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水平影响有限,排除B项;“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说明当时社会识字率比较高是全国普遍情况,并非特指南方地区,而且“建州”“邵武军”只是当时南北方局部地区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体现文化重心的全面南移,排除D项。
C
6.(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初试牛刀:
【解析】 考点:中央集权的加强——通判。
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故选A项。
A
课堂总结:
五代之弊
防弊之政—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收精兵、分其权、制钱谷
加强中央集;二府三司,
加强君主专制;崇文抑武
新弊渐生—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解弊之法—
王安石变法
富国之法、强兵之法
循弊之迹—
南宋偏安
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