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课题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选材上新颖独特,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绘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动光荣。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让学习者更加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是推进世界前进的力量,体会到艺术家们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领略到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
2022新课标要求 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欣赏空间,特别是从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感动;通过简短而又深刻的文字简介给学生提供欣赏的方向。教师可收集一些课外的表现劳动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能用美术专业术语描述劳动者劳动时的动作、心情,及画面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学会更生动、更丰富。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个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审美感知、文化理解)2、通过观察、讨论,感受画家对劳动者的赞美;通过视、听来评述体验画家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艺术表现、文化理解)3、理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激发热爱劳动的感情。
学情分析 人物速写是用最简单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人物动态形象的图画,五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劳动场景已经有了初步印象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所见的劳动场景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孩子提供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息息相关的劳动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体验去选择教学侧重点。
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材料准备 授课PPT、铅笔、彩笔、绘画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欣赏《牛耕图像画石》。教师给学生播放PPT。让学生了解——此图反映汉代劳动场景和农耕文明。 学生欣赏PPT的图片,了解汉代劳动者劳作场景。 通过图片直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讲授新课 观看PPT中的《牛犋变工队》,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欣赏图画,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师听学生回答完后,给出答案:作品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人民以牛犋变工队的形式进行互助耕田劳作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给学生展示《初踏黄金路》,教师询问学生看到后的感受,教师在听完学生讲述后对它们进行感知的总结——告诉学生藏族妇女的日常劳作活动。欣赏《伏尔加河纤夫》:(1)观察各个纤夫的外貌、神情、动作,看看哪位纤夫像新手,哪位像是老手;(2)纤夫们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作者要画出这幅绘画作品?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构图、色彩、内容上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教师对作者列宾和对伏尔加河畔一组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奋力拉纤的纤夫群像进行讲解——反映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寄托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进行分析和理解。欣赏《拾穗者》,通过观察、讨论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与歌颂;教师对作品的细节和背景进行介绍:富饶的农村丰收景象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深刻揭示了背后的阶级矛盾。分小组进行对不同作品欣赏进行分析,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简短的演讲汇报。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或发挥想象结合生活自己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老师总结。 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表现出边区人民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进取精神。听教师讲述《初踏黄金路》中藏族妇女的生活,感知藏族妇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说出对《伏尔加河纤夫》这幅作品的分析后,听教师进行介绍和总结,了解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学生对《拾穗者》进行研究分析,体会他们劳累了一年,也没有带来富裕,还要靠拾麦穗来补充口粮的心酸。分组欣赏讨论并做出演讲。进行临摹或创作。互相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对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体会劳动的苦难和精神。为学生提供在藏族的劳动人民的素材,感知不同民族的劳作风情。提供丰富的欣赏空间,加深对学生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加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表达能力,歌颂纤夫的努力和艰辛。加深学生对于 劳动精神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课堂练习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或发挥想象结合生活自己创作。 进行临摹或创作。 加深学生对于 劳动精神的理解。
课堂小结 认识及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希望同学们保持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敬,从劳动中收获快乐。 学生表现积极,绘画作品完成情况优秀。 对当堂课程进行总结,方便学生理解。
板书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1)列宾作品欣赏、作品社会背景、对当时社会的印象;(2)其它作品欣赏、其它作品的表现形式、劳动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对于劳动者形象的体现和理解,学习劳动精神。 对板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方便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魏占峰的《航天人》庄园的《工作中的一次谈话》 学生课下进行拓展。 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更熟知。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绘声绘色与声情并茂讲述这堂课的知识,与学生进行多次有效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与教师同频共振进行互动。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感受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对生活的不同体验,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向劳动者学习,劳动最光荣。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学习课程。 更好地及时了解本节课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第二课
(人教版)五年级
上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了解书中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感受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01
02
了解书本中的绘画作品如何展示了劳动者的形象。
03
在欣赏过程中发现不同绘画的形式特点和情感力量并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品德。
01
新知导入
牛耕图画象石(东汉)
1950年出土于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的汉画像石因有扶犁驱牛耕田图案,故名牛耕图,此图反映汉代劳动场景和农耕文明。墓室画像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牛犋变工队(版画)1943 胡一川
欣赏上面的图画,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呢?
《牛犋变工队》的诞生是作者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深入调研后创作的作品。作品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人民以牛犋变工队的形式进行互助耕田劳作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画面中的黄牛与扶犁农民的造型简括凝练,作者将刚毅的刀法、粗犷有力的木刻语言与质朴简约的色彩相结合,表现出边区人民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进取精神。1944年5月,《牛犋变工队》被印制20幅作为礼物赠予来到延安的外国记者。
02
新知讲解
初踏黄金路(版画) 1963 李焕民
请欣赏这幅作品,谁能说一说这一副作品表现出来了什么?
通过藏族妇女牵着载满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反映了西藏通过民主改革废除奴隶制后,藏胞初获丰收的幸福。
金色调画面象征丰收也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列宾(1844-1930)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两度到伏尔加河沿岸长时间观察纤夫们的生活,画了大量的速写。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完成此画。列宾笔下的纤夫虽然经历了沙皇统治下深重的苦难,却依然具有坚强的毅力。
结合简介,谈谈你对这幅作品的色彩表现和理解
伏尔加河纤夫(油画)1873 列宾(俄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在伏尔加河畔一组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奋力拉纤的纤夫群像,反映了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寄托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也艺术地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列宾在19世纪70年代初创作了这幅画,这是他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列宾亲眼目睹的真实场景。1869年,列宾在涅瓦河上写生时,目睹了一群纤夫在拉纤的情景,这使他深受触动,决定用画笔记录下这一瞬间。
画中的纤夫共有11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这幅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拾穗者(油画)1857 米勒(法国)
观察右边画面中环境和人物的细节(如工具、动作、服饰等),说说作品表现了什么 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如何 你有什么感受
米勒选用三个普通的农民,并且是三个妇女,动作上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实的农民在田地里干活的场面,把平凡生活中最能反映人物内心本质的一瞬间定格下来,画面中她们没有愤怒,没有埋怨,只有虔诚地捡麦穗,这种虔诚好似无声的呐喊,震撼着统治阶级。在画面右上方有一个骑在马背上仿佛地主管家的人物,他用手指着那些干活的农民,似乎嘴里还在斥他们,这个细节点明了农民是在给地主干活,他们劳累了一年,也没有带来富裕,还要靠拾麦穗来补充口粮,多么让人心酸的场面。三个农妇在烈日下拾捡麦穗辛勤劳作的画面,使富饶的农村丰收景象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深刻揭示了背后的阶级矛盾。
画面中三位农妇都着头巾,但米勒却使用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红、黄、蓝三原色在这里运用得十分巧妙,画面整体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沉稳浓郁的色彩融于柔和的黄色调子中,使整个画面安静又庄重。
03
艺术欣赏
播种(农民画)现代 刘荣红
04
实践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理解,请你为你心中的劳动者作出一幅画并谈谈你对劳动的感受
05
课堂评价
现当代艺术家在刻画劳动者这一题材时,以肖像居多,因为它是淳朴的心灵图像,最能反映出劳动者在工作、休憩中典型的姿态、容貌、表情、动作等特征。
当然,不同画种、不同流派、不同语言、不同切入点皆会产生不同的形象视觉效果。譬如,齐白石笔下提着旱烟袋的老农,力群版画中充满力量的陕北壮汉,方增先中国画中珍惜粮食的车把式,李斛中国画中手扶自行车的女民警,吴凡版画中吹蒲公英的小姑娘,王玉珏中国画中灯下卷棉签的山村医生,杨之光中国画中神采奕奕的矿山新兵,罗中立油画中满面沧桑的父亲,广廷渤油画中浑身汗水的钢铁工人,张得蒂雕塑中为病人轻吹汤匙的白衣天使,詹建俊油画中立于潮头的新时期农民。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