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7 14: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亚历山大帝国
第4课

希腊城邦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了解希腊城邦的一些基本史实。(唯物史观)
2.能准确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唯物史观)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希腊城邦
01
一、希腊城邦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说一说:结合图和地理知识,找到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1.地理位置: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环境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这样的地形特点对政治经济发
展有何影响?
一、希腊城邦
尽管希腊半岛上绵延的山脉最高没有超过1万英尺的,但由于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因此形成了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沿海
多山
多岛屿
地理环境
经济
政治
思想
不适合农业,航海业、海外贸易发达
不利于统一,分散的城邦政治制度
不存在官方思想,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一、希腊城邦
2、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时空观念:阅读课本,在时间轴上梳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20世纪
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16世纪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15世纪
公元前8世纪
荷马时代
公元前6世纪
城邦时代
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被攻占:文明毁灭
荷马时代
(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
公元前8-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示意图
一、希腊城邦
知识拓展:
“荷马时代”
一、希腊城邦
3、城邦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人,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2500平方公里,人口20万-30万人。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
“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希腊城邦的成长》
根据材料概括希腊城邦的特点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独立自主
时间
含义
著名城邦
特点
居民
公元前8世纪
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
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
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雅典、斯巴达(最大)
一、希腊城邦
斯巴达:崇尚武力
知识拓展:
希腊最大的城邦——斯巴达
一、希腊城邦
4、城邦居民:
城邦居民 人员组成 权利与义务
公民
非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
参与统治、占有土地、参军打仗。
外邦人、奴隶
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权利与自由。
成年男性
妇女
儿童
外邦人
奴隶
公民
(统治阶级)
非公民
(被统治阶级)
统治与被统治界限分明
雅典的
民主政治
02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公元前594年
梭伦改革
公元前509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
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改革
梭伦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被称为古希腊民主政治之父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黄金时代”
克里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公民不分等级。发明”陶片放逐法”
奠定民主基础
确定民主
民主高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2、伯里克利改革:
内容:
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②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抽签X10
可是我们很穷欸,有去开会的时间,不如再打一份工。
给你们发 津贴!
④建立了津贴制度
特点: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主权在民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苏格拉底
希罗多德
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经济
历史
雕塑
建筑
哲学
体育
古希腊陶器
奥林匹亚遗址
积极:①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②雅典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近代欧美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
美国国会
英国议会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P18相关史事
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例如,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
局限性:直接民主具有局限性,易形成暴民政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雅典的民主带有阶级局限性,实质上奴隶主的民主。
外地户口
本邦成年男子
妇女
奴隶
外邦人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与当局统治相违背。以渎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告上公民大会,第一次投票280票对220票判有罪;第二次投票360票比140票判有罪。最终被判饮毒酒而亡。
陶片放逐法 每年举行一次, 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被放逐者的名字。得票最多的为当年放逐的人选,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
知识拓展:
苏格拉底之死与陶片放逐法
亚历山大
帝国
03
三、亚历山大帝国
世界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公元前356年-前323年)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年—前323年6月13日 ),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自少师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16岁时代父统治马其顿。前336年,在腓力二世被刺杀后继位,年仅20岁。前335年统一希腊全境。前334年起率军东侵,大破波斯帝国军,横扫小亚细亚、中东及伊朗高原,占领埃及全境,前330年吞并波斯帝国。前329年转战中亚,前327年继续南征印度 。亚历山大在13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前323年在巴比伦病逝,年仅33岁。
1、亚历山大二世其人:
三、亚历山大帝国
2、帝国兴起:
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崛起,成为军事强国,趁机入侵。
伯罗奔尼撒战争
使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一跃而成为希腊北部重要国家。经过战争,希腊各邦被迫承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被波斯刺客杀死,其子亚历山大,年仅20岁继位了,并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
三、亚历山大帝国
3、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击败波斯大军,攻入埃及,回师两河流域,灭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定都巴比伦。
结果: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猜猜他是谁?
世界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公元前356年-前323年)
山不走到我这里来,
我就到它那里去。
——亚历山大大帝
东到印度河流域
北抵中亚
南达埃及
西起希腊
三、亚历山大帝国
4、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阿育王时代碑文上有希腊语
帕提亚希腊风格钱币
亚历山大港想象图
犍陀罗希腊风格佛像
古希腊雅典娜神像
通过图片和材料思考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材料一: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建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亚历山大帝国
4、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通过图片和材料思考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出征印度
耶路撒冷圣殿中的亚历山大大帝
材料二: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上下五千年》
消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 古希腊时期,诗人品达创作颂诗:“我们找不到比奥林匹亚更伟大的赛会,正如在白昼时找不出比那金色天空中的太阳更加夺目的星辰。”这体现了( )
A.古罗马体育的辉煌 B.古印度人的英雄观
C.文学与体育的结合 D.阿拉伯文学的繁荣
2. 伯里克利被称为“雅典帝国的宙斯”。在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一时期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C
D
随堂练习
3.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科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4.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