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土地承载力是指土地承载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能力和限度。闽宁镇位于贺兰山东麓的山前洪积平原,是宁夏主要的生态移民安置区,正在走上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下表为闽宁镇各类土地承载力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 总面积/hm2 人均面积/hm2 人均土地承载力/(hm2·人-1) 各类土地承载力/hm2
耕地 4777 0.101 0.467 22203.50
林地 678 0.014 0.014 678.68
水域 615 0.013 0.003 12300
草地 8396 0.177 0.017 797.62
建设用地 2400 0.050 0.235 11155.20
工矿用地 1889 0.040 0.004 207.79
1.闽宁镇成为宁夏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主要得益于( )
A.气候暖湿宜居 B.生态资源承载力大
C.耕地资源丰富 D.工矿业就业机会多
2.大量生态移民对闽宁镇的影响是( )
A.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B.建设用地面积扩大
C.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D.环境人口容量大增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乡村振兴。吉林省公主岭市大青山村坡地较多,雨水过大易造成耕地侵蚀。2023年春耕前该村完成了60多条侵蚀沟的砌护治理,实现了高标准农田覆盖全村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吉林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当地( )
A.热量充足 B.河流众多 C.昼夜温差大 D.地广人稀
4.公主岭市大青山村春播的主要农作物可能为( )
A.玉米 B.冬小麦 C.棉花 D.油菜
5.高标准农田建设,利于大青山村( )
A.提高农田复种指数 B.改良农作物品种
C.增强生态防护能力 D.改变种植结构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展规模大。随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鲁尔区钢铁工业面临较大挑战,为应对挑战,鲁尔区对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钢铁工业从鲁尔区迁出是因为鲁尔区( )
①.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质量制约钢铁工业发展
③煤炭资源对钢铁工业影响力下降 ④需要发展多元化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得益于科技发展使得( )
A.交通运输效率提高 B.钢铁市场需求扩大
C.煤炭供应遭遇挑战 D.铁矿石品质得到提高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恒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河道宽度普遍在4km以上,下游冲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其航运价值较低。下图示意恒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
8.恒河是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①降水强度大②地形落差大③植被稀少④输沙距离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恒河的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不包括( )
A.沿线未实现梯级开发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下游河床宽阔水浅 D.流域内人口稀少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飑[biāo]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风向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飑线位置示意图(飑线尖端指向其移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跑线过境后较短时间内天气特征最可能是( )
A.炎热干燥 B.低温干燥 C.高温湿润 D.低温湿润
11.飑线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摩擦力小 B.空气对流减弱
C.水汽得到补充 D.热量得到加强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小岛森林中有一个特殊的原始部落——瓦吉谷人,由于该部落乐于将全身涂满泥土,同时头戴十斤重的土质面具,因此也被称为泥人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泥人族生活的森林( )
A.树叶缩小成针状 B.季相变化显著
C.藤本植物较少 D.常见茎花、板根
13.泥人族附近的河流( )
A.流程长 B.流速快 C.含沙量小 D.有结冰现象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雪水当量是指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是衡量积雪中储存水量的指标。下图示意1990—2018年青藏高原雪水当量、降水量和气温随月份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雪水当量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 C.坡向 D.风速
15.该地区( )
A.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高
B.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受季风影响,东南部降水量较多
D.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16.(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促成了研发设计、组装加工、营销售后等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新局面。加快产业转移承接,推动沿线各国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强经济联系的重要途径。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唯一的内陆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下图表示2019年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规模(单位:亿美元)。
(1)说出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特点。
(2)推测现阶段我国向老挝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说明理由。
(3)说明“一带一路”东道国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应采取的措施。
17.(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田河是昆仑山北坡最大的河流,全长约806 km,年径流量约23.1亿m3,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向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流域内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和田市是流域内最大的城市,位于昆仑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图甲为和田河水系图,图乙是为甲河段河谷景观(该河段河谷宽阔、蜿蜒曲折,洲滩广布)。
(1)说出和田河上游河谷形态特征,并指出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
(2)指出山麓冲积扇利于和田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明甲段河谷洲滩的形成过程。
18.(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区土壤养分偏少,属于生态脆弱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图是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略图。
(1)说明热带雨林区土壤养分偏少的原因。
(2)分析热带雨林采伐对当地土壤的不利影响。
(3)简析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A、闽宁镇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A错误;
B、从表中信息可知,闽宁镇林地、水域、草地承载力所占比重均较小,表明其生态资源承载力较小,B错误;
C、据表可知,闽宁镇耕地面积大、耕地的土地承载力大,说明耕地资源丰富,C正确;
D、从保护生态考虑,应减少工矿业发展,就业机会不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A、大量生态移民会导致闽宁镇人口激增,增加当地生态环境压力,A错误;
B、因需要建设大量的移民住宅区和生活配套设施区,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扩大,B正确;
C、大量生态移民对当地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C错误;
D、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发生改变,环境人口容量也将发生改变。大量生态移民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D
4.A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A、吉林省处于中温带,热量不够充足,A错误;
B、吉林省河流数量并不多,且河流数量与粮食安全无直接联系,B错误;
C、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品质,而不是粮食数量,C错误;
D、吉林省内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产量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D正确。
故答案为:D。
4.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春播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春小麦,A正确;
B、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B错误;
C、我国棉花主产区主要在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C错误;
D、油菜是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5.A、复种指数与热量有关,高标准农田无法提高农田复种指数,A错误;
B、改良农作物品种与技术有关,高标准农田无法改良农作物品种,B错误;
C、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减少大青山村农田水土流失,增强农田生态防护能力,C正确;
D、种植结构主要受市场和当地气候条件影响,高标准农田无法改变种植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C
7.A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6.随着科技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等,煤炭资源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下降,③正确;鲁尔区需要发展多元化产业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④正确;虽然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也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①错误;生态质量制约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导致钢铁工业迁出的原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A、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主要是因为科技发展使得交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能够更快捷、经济地将钢铁产品运输到市场,A正确;
B、钢铁市场需求扩大不是促使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的主要原因,B错误;
C、煤炭供应遭遇挑战与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关系不大,C错误;
D、铁矿石品质得到提高与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关系不直接,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C
9.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需要结合河流的流量、流速、通航期、流域经济发展程度。含沙量受植物覆盖率、地势坡度、人为活动等条件影响较大。
8.恒河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①正确;恒河上游发源于山地,下游流经平原,地势落差大,河流产沙量大,②正确;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③错误;恒河全程2700多千米,输沙距离较大,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A、恒河上游山区高度大,难以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平原地区建设大型水利枢纽淹没范围太大,故其流域内大型水利工程较少,未能实现梯级开发,难以发挥大型水利枢纽对全流域的水量调节作用,枯水期通航能力极低,A不符合题意;
B、恒河下游宽度大,水流分散,河床宽浅,难以通行大吨位船舶,B不符合题意;
C、恒河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年际变化大,C不符合题意;
D、流域内人口密集,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0.D
11.B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
【解析】【点评】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能带来天气的变化。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
10.AC、根据材料,飑线过境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表现为冷锋的天气特征,过境后较短时间内一般是低温,AC错误;
BD、飑线过境时常伴有雷阵雨和冰雹,过境后较短时间内受降水影响空气湿润,B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1.B、根据材料,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夏季午后湖面温度相对陆地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飑线”天气系统热量补充减少,势力逐渐减弱,B正确;
ACD、湖面摩擦力小、水汽得到补充、热量得到加强均会使”飑线”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2.D
13.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最繁茂高大;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板状根、茎花等现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宽阔的叶片,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终年常绿,叶片厚,表层蜡质,多芳香;温带落叶阔叶林: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亚寒带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12.BC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小岛处在赤道附近,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小岛上的森林为热带雨林,全年生长旺盛,没有季相变化,有丰富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D正确,BC错误;
A、亚寒带针叶林的树叶缩小成针状,A错误。
故答案为:D。
13.AB、泥人族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下的小岛上,其附近的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速快,A错误,B正确;
C、因该地火山活动频繁,地表多火山沉积物,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故河流含沙量较大,C错误;
D、该地地处热带,且小岛海拔较低,故该地的河流不会出现有结冰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4.B
15.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主要集中在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河流流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补给,气温高低和积雪多少影响河流流量;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气温变化及积雪和冰川储量影响河流流量;湖泊水补给,全年都有补给,补给稳定,主要取决于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14.读图可知,雪水当量较大的月份,降水量并不多,但是气温较低;气温较低,降水转化为积雪的比例高,雪水当量较大,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青藏高原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气温低,A错误;
B、该地区降雨量更大,故降水的主要形式应是降雨,B错误;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C正确;
D、海拔高,冬季寒冷,但夏季凉爽,气温的年较差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1)投资区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亚洲,东南亚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理由:老挝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产业承接能力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数量充足且价格低廉。
(3)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设计能力;结合本国市场需求承接产业转移,建立较完备的产业链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基地,做优做大优势产业;持续优化国内营商环境;提高营销售后服务水平,增加附加值。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占比较高的分别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蒙古、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且东南亚地区占比较高,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
(2)老挝人口数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老挝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差,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承接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我国向老挝转移的主要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应采取的措施:加强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劳动力素质;加大科投研发的投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针对本国的工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有选择性的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并通过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完善自己的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依托本国国内的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促进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优化国内的营商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推动产业发展;提高营销售后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一带一路”线路经过了东南亚、西欧、中亚、非洲等地。能够促进整个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可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适合各地区之间的共赢发展。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17.【答案】(1)V形(河谷深而窄,河岸陡峭);流水(下切)侵蚀。
(2)地形相对平坦;水源充足。
(3)夏季山洪暴发,河流流速快、含沙量大;该处河谷宽浅、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洪峰过后,水位回落,洲滩出露。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和田河位于西北内陆,属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上游地区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上游河段山高谷深,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形成V形河谷。
(2)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冲积扇有河流流经,且沉积层地下水较为丰富,水源充足。
(3)和田河位于西北内陆,属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流速快,携带泥沙能力强,河水的含沙量较高;流到甲河段时河谷宽浅、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洪峰过后,水位回落,洲滩出露。
【点评】河流发育过程:前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河谷横剖面呈V形;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后期——侧蚀为主,河谷进一步拓宽,横剖面呈U形。
18.【答案】(1)气温高,养分分解快;降水丰富,养分冲刷(淋溶)作用强;植物生长快,养分消耗大。
(2)缺乏植被,失去有机质来源;水土保持作用消失,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作用消失,土壤水分减少。
(3)热带雨林生物量大,生态价值高;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意义,事关全人类利益;热带雨林区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力度大,破坏面积增加迅速。
【知识点】成土因素;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导致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养分分解快;该地降水多对流雨,降水丰富且强度大,雨水淋溶作用强,养分容易流失;热带雨林区水热条件好,植被茂盛,物种竞争激烈,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快,导致土壤较贫瘠。
(2)结合所学可知,雨林破坏会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首先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森林为土壤提供的枯枝烂叶减少,有机质减少;其次会影响调节服务,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作用降低,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水土保持作用消失。
(3)结合所学可知,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巴西的亚马孙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具有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和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全人类的利益;由上题可知,雨林地区土壤较贫瘠,物种竞争激烈,导致其环境脆弱,一旦开发、破坏,不容易恢复。巴西人口迅速增长,巴西政府通过修建道路、水坝、开辟耕地等方式,推动亚马孙地区的扩张,导致热带雨林破坏面积增加迅速。
【点评】成土母质主要从土壤质地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的;生物主要从土壤有机质的制造、分解方面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气候影响着土壤形成的速度和厚度,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地形通过淋溶、侵蚀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时间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方向的。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在加大。
1 / 1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土地承载力是指土地承载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能力和限度。闽宁镇位于贺兰山东麓的山前洪积平原,是宁夏主要的生态移民安置区,正在走上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下表为闽宁镇各类土地承载力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 总面积/hm2 人均面积/hm2 人均土地承载力/(hm2·人-1) 各类土地承载力/hm2
耕地 4777 0.101 0.467 22203.50
林地 678 0.014 0.014 678.68
水域 615 0.013 0.003 12300
草地 8396 0.177 0.017 797.62
建设用地 2400 0.050 0.235 11155.20
工矿用地 1889 0.040 0.004 207.79
1.闽宁镇成为宁夏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主要得益于( )
A.气候暖湿宜居 B.生态资源承载力大
C.耕地资源丰富 D.工矿业就业机会多
2.大量生态移民对闽宁镇的影响是( )
A.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B.建设用地面积扩大
C.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D.环境人口容量大增
【答案】1.C
2.B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A、闽宁镇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A错误;
B、从表中信息可知,闽宁镇林地、水域、草地承载力所占比重均较小,表明其生态资源承载力较小,B错误;
C、据表可知,闽宁镇耕地面积大、耕地的土地承载力大,说明耕地资源丰富,C正确;
D、从保护生态考虑,应减少工矿业发展,就业机会不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A、大量生态移民会导致闽宁镇人口激增,增加当地生态环境压力,A错误;
B、因需要建设大量的移民住宅区和生活配套设施区,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扩大,B正确;
C、大量生态移民对当地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C错误;
D、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发生改变,环境人口容量也将发生改变。大量生态移民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乡村振兴。吉林省公主岭市大青山村坡地较多,雨水过大易造成耕地侵蚀。2023年春耕前该村完成了60多条侵蚀沟的砌护治理,实现了高标准农田覆盖全村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吉林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当地( )
A.热量充足 B.河流众多 C.昼夜温差大 D.地广人稀
4.公主岭市大青山村春播的主要农作物可能为( )
A.玉米 B.冬小麦 C.棉花 D.油菜
5.高标准农田建设,利于大青山村( )
A.提高农田复种指数 B.改良农作物品种
C.增强生态防护能力 D.改变种植结构
【答案】3.D
4.A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A、吉林省处于中温带,热量不够充足,A错误;
B、吉林省河流数量并不多,且河流数量与粮食安全无直接联系,B错误;
C、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品质,而不是粮食数量,C错误;
D、吉林省内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产量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D正确。
故答案为:D。
4.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春播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春小麦,A正确;
B、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B错误;
C、我国棉花主产区主要在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C错误;
D、油菜是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5.A、复种指数与热量有关,高标准农田无法提高农田复种指数,A错误;
B、改良农作物品种与技术有关,高标准农田无法改良农作物品种,B错误;
C、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减少大青山村农田水土流失,增强农田生态防护能力,C正确;
D、种植结构主要受市场和当地气候条件影响,高标准农田无法改变种植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展规模大。随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鲁尔区钢铁工业面临较大挑战,为应对挑战,鲁尔区对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钢铁工业从鲁尔区迁出是因为鲁尔区( )
①.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质量制约钢铁工业发展
③煤炭资源对钢铁工业影响力下降 ④需要发展多元化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得益于科技发展使得( )
A.交通运输效率提高 B.钢铁市场需求扩大
C.煤炭供应遭遇挑战 D.铁矿石品质得到提高
【答案】6.C
7.A
【知识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6.随着科技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等,煤炭资源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下降,③正确;鲁尔区需要发展多元化产业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④正确;虽然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也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①错误;生态质量制约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导致钢铁工业迁出的原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A、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主要是因为科技发展使得交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能够更快捷、经济地将钢铁产品运输到市场,A正确;
B、钢铁市场需求扩大不是促使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的主要原因,B错误;
C、煤炭供应遭遇挑战与钢铁工业迁至市场附近关系不大,C错误;
D、铁矿石品质得到提高与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关系不直接,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恒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河道宽度普遍在4km以上,下游冲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其航运价值较低。下图示意恒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
8.恒河是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①降水强度大②地形落差大③植被稀少④输沙距离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恒河的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不包括( )
A.沿线未实现梯级开发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下游河床宽阔水浅 D.流域内人口稀少
【答案】8.C
9.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需要结合河流的流量、流速、通航期、流域经济发展程度。含沙量受植物覆盖率、地势坡度、人为活动等条件影响较大。
8.恒河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①正确;恒河上游发源于山地,下游流经平原,地势落差大,河流产沙量大,②正确;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③错误;恒河全程2700多千米,输沙距离较大,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9.A、恒河上游山区高度大,难以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平原地区建设大型水利枢纽淹没范围太大,故其流域内大型水利工程较少,未能实现梯级开发,难以发挥大型水利枢纽对全流域的水量调节作用,枯水期通航能力极低,A不符合题意;
B、恒河下游宽度大,水流分散,河床宽浅,难以通行大吨位船舶,B不符合题意;
C、恒河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年际变化大,C不符合题意;
D、流域内人口密集,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飑[biāo]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风向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飑线位置示意图(飑线尖端指向其移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跑线过境后较短时间内天气特征最可能是( )
A.炎热干燥 B.低温干燥 C.高温湿润 D.低温湿润
11.飑线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摩擦力小 B.空气对流减弱
C.水汽得到补充 D.热量得到加强
【答案】10.D
11.B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
【解析】【点评】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能带来天气的变化。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
10.AC、根据材料,飑线过境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表现为冷锋的天气特征,过境后较短时间内一般是低温,AC错误;
BD、飑线过境时常伴有雷阵雨和冰雹,过境后较短时间内受降水影响空气湿润,B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1.B、根据材料,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夏季午后湖面温度相对陆地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飑线”天气系统热量补充减少,势力逐渐减弱,B正确;
ACD、湖面摩擦力小、水汽得到补充、热量得到加强均会使”飑线”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小岛森林中有一个特殊的原始部落——瓦吉谷人,由于该部落乐于将全身涂满泥土,同时头戴十斤重的土质面具,因此也被称为泥人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泥人族生活的森林( )
A.树叶缩小成针状 B.季相变化显著
C.藤本植物较少 D.常见茎花、板根
13.泥人族附近的河流( )
A.流程长 B.流速快 C.含沙量小 D.有结冰现象
【答案】12.D
13.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最繁茂高大;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板状根、茎花等现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宽阔的叶片,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终年常绿,叶片厚,表层蜡质,多芳香;温带落叶阔叶林: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亚寒带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12.BC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小岛处在赤道附近,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小岛上的森林为热带雨林,全年生长旺盛,没有季相变化,有丰富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D正确,BC错误;
A、亚寒带针叶林的树叶缩小成针状,A错误。
故答案为:D。
13.AB、泥人族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下的小岛上,其附近的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速快,A错误,B正确;
C、因该地火山活动频繁,地表多火山沉积物,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故河流含沙量较大,C错误;
D、该地地处热带,且小岛海拔较低,故该地的河流不会出现有结冰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雪水当量是指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是衡量积雪中储存水量的指标。下图示意1990—2018年青藏高原雪水当量、降水量和气温随月份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雪水当量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 C.坡向 D.风速
15.该地区( )
A.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高
B.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受季风影响,东南部降水量较多
D.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14.B
15.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主要集中在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河流流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补给,气温高低和积雪多少影响河流流量;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气温变化及积雪和冰川储量影响河流流量;湖泊水补给,全年都有补给,补给稳定,主要取决于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14.读图可知,雪水当量较大的月份,降水量并不多,但是气温较低;气温较低,降水转化为积雪的比例高,雪水当量较大,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5.A、青藏高原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气温低,A错误;
B、该地区降雨量更大,故降水的主要形式应是降雨,B错误;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C正确;
D、海拔高,冬季寒冷,但夏季凉爽,气温的年较差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促成了研发设计、组装加工、营销售后等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新局面。加快产业转移承接,推动沿线各国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强经济联系的重要途径。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唯一的内陆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下图表示2019年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规模(单位:亿美元)。
(1)说出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特点。
(2)推测现阶段我国向老挝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说明理由。
(3)说明“一带一路”东道国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投资区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亚洲,东南亚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理由:老挝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产业承接能力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数量充足且价格低廉。
(3)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设计能力;结合本国市场需求承接产业转移,建立较完备的产业链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基地,做优做大优势产业;持续优化国内营商环境;提高营销售后服务水平,增加附加值。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占比较高的分别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蒙古、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且东南亚地区占比较高,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
(2)老挝人口数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老挝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差,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承接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我国向老挝转移的主要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应采取的措施:加强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劳动力素质;加大科投研发的投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针对本国的工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有选择性的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并通过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完善自己的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依托本国国内的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促进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优化国内的营商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推动产业发展;提高营销售后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一带一路”线路经过了东南亚、西欧、中亚、非洲等地。能够促进整个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可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适合各地区之间的共赢发展。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17.(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田河是昆仑山北坡最大的河流,全长约806 km,年径流量约23.1亿m3,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向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流域内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和田市是流域内最大的城市,位于昆仑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图甲为和田河水系图,图乙是为甲河段河谷景观(该河段河谷宽阔、蜿蜒曲折,洲滩广布)。
(1)说出和田河上游河谷形态特征,并指出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
(2)指出山麓冲积扇利于和田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明甲段河谷洲滩的形成过程。
【答案】(1)V形(河谷深而窄,河岸陡峭);流水(下切)侵蚀。
(2)地形相对平坦;水源充足。
(3)夏季山洪暴发,河流流速快、含沙量大;该处河谷宽浅、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洪峰过后,水位回落,洲滩出露。
【知识点】河流地貌;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和田河位于西北内陆,属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上游地区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上游河段山高谷深,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形成V形河谷。
(2)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冲积扇有河流流经,且沉积层地下水较为丰富,水源充足。
(3)和田河位于西北内陆,属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流速快,携带泥沙能力强,河水的含沙量较高;流到甲河段时河谷宽浅、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洪峰过后,水位回落,洲滩出露。
【点评】河流发育过程:前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河谷横剖面呈V形;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后期——侧蚀为主,河谷进一步拓宽,横剖面呈U形。
18.(2024高二下·墨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区土壤养分偏少,属于生态脆弱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图是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略图。
(1)说明热带雨林区土壤养分偏少的原因。
(2)分析热带雨林采伐对当地土壤的不利影响。
(3)简析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原因。
【答案】(1)气温高,养分分解快;降水丰富,养分冲刷(淋溶)作用强;植物生长快,养分消耗大。
(2)缺乏植被,失去有机质来源;水土保持作用消失,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作用消失,土壤水分减少。
(3)热带雨林生物量大,生态价值高;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意义,事关全人类利益;热带雨林区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力度大,破坏面积增加迅速。
【知识点】成土因素;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导致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养分分解快;该地降水多对流雨,降水丰富且强度大,雨水淋溶作用强,养分容易流失;热带雨林区水热条件好,植被茂盛,物种竞争激烈,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快,导致土壤较贫瘠。
(2)结合所学可知,雨林破坏会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首先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森林为土壤提供的枯枝烂叶减少,有机质减少;其次会影响调节服务,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作用降低,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水土保持作用消失。
(3)结合所学可知,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巴西的亚马孙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具有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和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全人类的利益;由上题可知,雨林地区土壤较贫瘠,物种竞争激烈,导致其环境脆弱,一旦开发、破坏,不容易恢复。巴西人口迅速增长,巴西政府通过修建道路、水坝、开辟耕地等方式,推动亚马孙地区的扩张,导致热带雨林破坏面积增加迅速。
【点评】成土母质主要从土壤质地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的;生物主要从土壤有机质的制造、分解方面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气候影响着土壤形成的速度和厚度,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地形通过淋溶、侵蚀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时间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方向的。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在加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