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预学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渐闻水声潺潺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答案】chú;hè;chán;fēi;míng;yǔ;lǚ;liè;sù;gōng;yì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此题中容易注错的拼音有:hè、fēi、lǚ、gōng、yì
故答案为:(1)chú(2)hè(3) chán(4)fēi(5)míng(6)yǔ(7)lǚ(8)liè(9)sù(10)gōng(10)y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A学习区 第11课 醉翁亭记)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野芳发而幽香
④临溪而渔
⑤杂然而前陈者
⑥颓然乎其间
【答案】茂盛的样子;昏暗;花;捕鱼;陈列,摆开;倒下的样子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芳”这里是花的意思,“颓然”倒下的样子。
故答案为:茂盛的样子;昏暗;花;捕鱼;陈列,摆开;倒下的样子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3.(12《醉翁亭记》 同步检测)成语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例如形容宴饮尽欢的 ;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的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的 ;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的 等。
【答案】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知识点】解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点评】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4.(12《醉翁亭记》 同步检测)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宋代 家。这篇文章选自《 》。
(2)《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答案】(1)六一居士;文学;欧阳文忠公集
(2)乐;写景;抒情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⑴ 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这篇文章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⑵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
故答案为:⑴第1空、六一居士第2空、文学第3空、欧阳文忠公集
⑵第1空、乐第2空、写景第3空、抒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同步练习)按要求默写课文《醉翁亭记》原句或原词:
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文中描写山间的四时风光的句子是 。
③《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是 。
④文中写朝暮之景的语句是 。
⑤贯穿文章主线的词是 。
⑥文中文眼的句子是 。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醉翁亭记
【解析】【分析】根据句中的提示,回顾课文内容,写出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本篇是名文,对其中描写精彩的句子要背诵。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内阅读和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 ,号醉翁。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佳木秀而繁阴(美丽) B.弈者胜(下棋)
C.树林阴翳(遮盖) D.觥筹交错(酒筹)
8.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9.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10.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答案】6.北宋(宋代);永叔
7.A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①前文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构思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任意一点即可)
10.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 “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香甜,酒水清冽,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去,宾客跟随着。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醉翁亭记》是宋代(北宋) 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故答案为:北宋(宋代);永叔
7.A.有误,句意为:好的树木枝繁叶茂。秀,茂盛,繁茂。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根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俊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可知,一路上的人有的欢唱,有的休息,有的呼喊,有的回应,来来往往行人不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除人游”的欢乐场景:根据“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可知,肥美的鱼、清澈的泉水、清冽的酒水、以及陈列在桌前的山肴野蔌,构成了一幅丰盛的“太守宴”图景;根据“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知,在宴会上,宾客们喝酒、弹琴奏乐、投壶、下棋、饮酒作乐,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众宾欢”的热闹场景;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知,太守苍颜白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给我描绘了一幅“太守醉”的醉人场景。
故答案为: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本题考查情节设计作用。从情节构思看:结合文章前面的“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一句可知,作者开始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这个太守到底是谁 文章的结尾“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点出太守姓名,解除了悬念,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从主题角度看:结合文章开篇“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文章开篇一直以“太守”自称,点出了自己为官的身份,却能和滁州百姓一起游山、举行宴会,更能体现“与民同乐”这一主题:从人物情感看:“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一句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结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句可知,作者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①前文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构思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任意一点即可)
10.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本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滴后的抑郁心情。作者的性格特点结合相关语句,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故答案为: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三、语言综合运用
11.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答案】【示例】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知识点】醉翁亭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 示例有写人物具体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成就。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可以写欧阳修书写与民同乐的经历,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妙,体验生活的乐趣。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他大笑而去,游览山水,与民同游,排遣心中抑郁。他用一生,绘出一曲悠闲、自在的画面。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点评】本题考查写颁奖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与主旨展开描写,写清楚人物具体事件及表现的精神品质,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100字左右即可。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预学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渐闻水声潺潺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伛偻提携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2.(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A学习区 第11课 醉翁亭记)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野芳发而幽香
④临溪而渔
⑤杂然而前陈者
⑥颓然乎其间
3.(12《醉翁亭记》 同步检测)成语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例如形容宴饮尽欢的 ;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的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的 ;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的 等。
4.(12《醉翁亭记》 同步检测)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宋代 家。这篇文章选自《 》。
(2)《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5.(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同步练习)按要求默写课文《醉翁亭记》原句或原词:
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文中描写山间的四时风光的句子是 。
③《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是 。
④文中写朝暮之景的语句是 。
⑤贯穿文章主线的词是 。
⑥文中文眼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内阅读和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 ,号醉翁。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佳木秀而繁阴(美丽) B.弈者胜(下棋)
C.树林阴翳(遮盖) D.觥筹交错(酒筹)
8.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9.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10.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三、语言综合运用
11.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hú;hè;chán;fēi;míng;yǔ;lǚ;liè;sù;gōng;yì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此题中容易注错的拼音有:hè、fēi、lǚ、gōng、yì
故答案为:(1)chú(2)hè(3) chán(4)fēi(5)míng(6)yǔ(7)lǚ(8)liè(9)sù(10)gōng(10)y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茂盛的样子;昏暗;花;捕鱼;陈列,摆开;倒下的样子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芳”这里是花的意思,“颓然”倒下的样子。
故答案为:茂盛的样子;昏暗;花;捕鱼;陈列,摆开;倒下的样子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3.【答案】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知识点】解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点评】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4.【答案】(1)六一居士;文学;欧阳文忠公集
(2)乐;写景;抒情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⑴ 本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这篇文章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⑵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
故答案为:⑴第1空、六一居士第2空、文学第3空、欧阳文忠公集
⑵第1空、乐第2空、写景第3空、抒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醉翁亭记
【解析】【分析】根据句中的提示,回顾课文内容,写出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本篇是名文,对其中描写精彩的句子要背诵。
【答案】6.北宋(宋代);永叔
7.A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①前文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构思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任意一点即可)
10.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 “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香甜,酒水清冽,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去,宾客跟随着。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醉翁亭记》是宋代(北宋) 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故答案为:北宋(宋代);永叔
7.A.有误,句意为:好的树木枝繁叶茂。秀,茂盛,繁茂。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根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俊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可知,一路上的人有的欢唱,有的休息,有的呼喊,有的回应,来来往往行人不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除人游”的欢乐场景:根据“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可知,肥美的鱼、清澈的泉水、清冽的酒水、以及陈列在桌前的山肴野蔌,构成了一幅丰盛的“太守宴”图景;根据“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知,在宴会上,宾客们喝酒、弹琴奏乐、投壶、下棋、饮酒作乐,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众宾欢”的热闹场景;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知,太守苍颜白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给我描绘了一幅“太守醉”的醉人场景。
故答案为: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本题考查情节设计作用。从情节构思看:结合文章前面的“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一句可知,作者开始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这个太守到底是谁 文章的结尾“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点出太守姓名,解除了悬念,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从主题角度看:结合文章开篇“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文章开篇一直以“太守”自称,点出了自己为官的身份,却能和滁州百姓一起游山、举行宴会,更能体现“与民同乐”这一主题:从人物情感看:“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一句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结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句可知,作者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①前文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构思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任意一点即可)
10.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本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滴后的抑郁心情。作者的性格特点结合相关语句,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故答案为:围绕“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热爱生活,造福百姓”来回答。
11.【答案】【示例】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知识点】醉翁亭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 示例有写人物具体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成就。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可以写欧阳修书写与民同乐的经历,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妙,体验生活的乐趣。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他大笑而去,游览山水,与民同游,排遣心中抑郁。他用一生,绘出一曲悠闲、自在的画面。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点评】本题考查写颁奖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与主旨展开描写,写清楚人物具体事件及表现的精神品质,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100字左右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