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林霏(fēi) 觥筹交错(guāng)
B.阴翳(yì) 琅琊(yé) 岩穴暝(míng)
C.伛偻(yǔ)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hù)
D.晦明(huì) 颓然(tuí) 宴酣之乐(hān)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有误,“觥筹交错”的“觥”应读作“gōng ”。
B.有误,“琅琊”的“琊”应读作“yá”。
C.有误,“山肴野蔌 ”的“蔌 ”应读作“sù”。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北山愚公者
B.名之者谁 马之千里者
C.野芳发而幽香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
【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表断语气。/……的人。
B.代词,指醉翁亭。/定语后置的标志。
C.都是表顺承关系。
D.在。/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3.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题目。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D.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答案】D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聚拢,归集/回去。
B.秀丽/茂盛。
C.居高面下/靠近。
D.两个都是“乐趣”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下列各项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客石出”“心旷神怡”都出自《醉翁亭记》。
B.文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C.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D.全文重复运用“……者……也”,并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显得繁杂啰嗦。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心旷神怡”出自《岳阳楼记》。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意思是太守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说太守醉酒,并不表示他思想消沉。
C.正确。
D.全文重复运用“……者……也 ”,并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使文章别有情趣。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5.(2024·呼图壁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的“射”指射箭,与《卖油翁》中的康肃公善“射”涵义相同。
B.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我们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爱国。
C.《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智利诗人,荣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D.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一句,“天启”是明熹宗年号,“壬戌”为干支纪年。2024年即为甲辰年,龙年。
【答案】A
【知识点】其他常识;我爱这土地;醉翁亭记;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错误。射者中,翻译为:投壶的人中了。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不同于《卖油翁》中的康肃公擅长射箭的含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6.初中三年以来,我们学习了许多名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以天下为己任政治抱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过描写琅琊山的良辰美景,勾勒出幅与太守同乐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B.
这四位近代著名文学家分别是鲁迅(周树人)、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朱自清(代表作《春》《背影》、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C.诗歌意蕴丰富,不仅有古代诗歌的精神情怀,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就表达了作者几经情感变化,最终乐观豁达,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回望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却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而现代诗歌也情感丰富,如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陕北出发,东渡大渡河,进入山西北部,面对苍茫大地写下的《沁园春.雪》饱含豪情壮志。
D.《诫子书》是诸葛亮给自己儿子写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智慧故事,蕴含着古代儿童的聪明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同时,笔记体小说《卖油翁》出自寓言故事《归田录》。
【答案】B
【知识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诫子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 《岳阳楼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C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陕北出发”不正确,应为“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智慧故事,蕴含着古代儿童的聪明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不正确。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 黎”
B.“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答案】D
【知识点】出师表;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二、阅读理解
(2024八下·浦江期末) 八(1)班同学在班级语文学习活动“读文知人”中搜集了资料,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完成。
材料一
安贫述(其二)
明末清初·李渔
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古来成名士,强半由山林。时至不得已,才出为商霖。商霖亦难为,早久多灾祲①。有施无所济,徒然负胸襟。不如安我贫,抱膝成孤吟。有山不期高,有水勿务深。但求远市塵②,不为尘俗侵。林宽宜盛署,屋小耐天阴。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今。所得亦已奢,胡为计浮沉。纷纷罹患儿,尽为多黄金。
——《李渔全集·第一卷笠翁一家言诗词集》
材料二
游琅琊山记(节选)
元末明初·宋濂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③。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回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兵后焚炼为垩④尽。
【注释】①祲 jìn:不祥之气,妖氛。②市塵 chén: 喻指城市的喧嚣。③扈从:随从。④垩è:白土。
8.【任务一:理解】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为尘俗侵 天下为共
B.不如安我贫 安知鱼之乐
C.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濂闻其语 此中人语云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
10.【任务二:解惑】八(1)班同学对《安贫述》首句“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有疑惑,请结合全文和《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谈谈你对“古人读书的初心”的理解。
11.【任务三:关联】
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游琅琊山记》和《醉翁亭记》有异同,请补充梳理单完善发现的异同。
作品 《游琅琊山记》 《醉翁亭记》
地点 琅琊山 琅琊山/醉翁亭
美景赏析 句子: 赏析: 句子:蔚然而深秀 赏析:描绘了琅琊山秀丽的景色。“蔚然”描绘了树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深秀”,强调了景色的深邃和秀美,突出了其幽深、静谧的特点。
我们的发现:
【答案】8.C
9.复西行约三里许 / 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 / 分流而下 / 曰让泉
10.《安贫述》强调读书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智慧, 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过度追求财富反而会遭遇不幸。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是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修身立德、 解决难题、 为万世开太平等。
11.潺潺清澈,可鉴毛发。;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两篇文章都涉及到了琅琊山和醉翁亭, 但《 游琅琊山记》 更侧重于记录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而《 醉翁亭记》 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醉翁亭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安贫述》和《岳阳楼记》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对“古人读书的初心”的理解即可。
(4)1)本题考查赏析写景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2)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阅读。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理解两篇文言文的异同点即可。
【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人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富贵, 这与现代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历史上许多成名的人物, 大多数是从山林间走出来的。 当时代需要时, 他们才会出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如同商霖 一样。商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为长时间以来频繁发生灾害和饥荒。 尽管有人尝试进行施舍和援助, 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胸怀壮志却无法施展。不如安心于我的贫穷, 抱着膝盖独自吟诗。 有山不期盼山高,有水不求水深。只乞求远离城市的喧嚣,不被世俗侵扰。在炎热的夏天, 小屋虽然小但能够很好地遮蔽阳光, 让人感到舒适。 枕在床上时听到了鸟啼声,在花园里听到了不加修饰的琴声。在闲暇之余, 整理那些残破的书籍, 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悠远和文化的深远, 享受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所得已经相当丰富, 为何还要计较功名利禄的得失起伏。众多儿童纷纷遭遇不幸( 或疾病) , 这背后似乎都与过多的黄金 有关。
【材料二】
大明洪武八年,皇上(朱元璋)认为太子和诸位王子长时间呆在宫中,没有激发精神成长的方法(精力无法发泄),就命令他们向西到中都(凤阳)去,沿着道路围猎,来练习武术兵法。我当时奉命随行。十二月戊午日,仪伏队伍临时在滁州驿驻扎,我请求游览琅琊山,皇太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约了四位长史一同前往。从滁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左右,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超出琅琊诸峰。当地人指着说: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
8.A翻译为:不被世俗侵扰。为,被
翻译为: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为,是
B翻译为:不如安心于我的贫穷。安,安心,习惯,满足
翻译为: 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C翻译为: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西,向西
翻译为: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向西
D翻译为: 我听了他的话。语,说的话。
翻译为: 村里的人对他说。语,对......说
故答案为:C
9.例句翻译为: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复西行约三里许”表状语,后面可断句,在“许”后面断句。“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是完整的主谓句,后面可断句,在“间”后面断句。“分流而下”省略主语泉水,可还原为完整的句子结构,后面可断句,在“下”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 复西行约三里许 / 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 / 分流而下 / 曰让泉
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认为, 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真正的仁人志士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的心境是平和的, 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这种心态体现在他们对待天下百姓的福祉上, 即“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了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材料一 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翻译为:古代的人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富贵, 这与现代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材料一 所得亦已奢,胡为计浮沉。纷纷罹患儿,尽为多黄金。翻译为:所得已经相当丰富, 为何还要计较功名利禄的得失起伏。众多儿童纷纷遭遇不幸( 或疾病) , 这背后似乎都与过多的黄金 有关。
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品质、 解决实际问题、 传承文化、 开启新的时代, 以及为家族和社会作出贡献。
故答案为:《安贫述》强调读书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智慧, 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过度追求财富反而会遭遇不幸。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是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修身立德、 解决难题、 为万世开太平等。
11.(1)潺潺清澈,可鉴毛发。翻译为: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
(2)《 游琅琊山记》 是一篇游记散文, 作者宋濂在洪武八年陪同皇太子游览琅琊山, 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 包括琅琊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 而《 醉翁亭记》 则是欧阳修在被贬谪期间所作, 主要描写了醉翁亭的景色以及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体验。
故答案为:①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②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
③两篇文章都涉及到了琅琊山和醉翁亭, 但《 游琅琊山记》 更侧重于记录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而《 醉翁亭记》 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语言综合运用
学完《醉翁亭记》以后,九年级(1)班拟组织“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2.主持人右介绍古代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欧阳修宴饮于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于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3.下面有一副未完成的对联,请续写下联。
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 。
14.一位90后女孩,辞去工作,回到山溪环绕、草木蔚秀的农村老家创业,潜心打造民宿。为设计富有诗意的民宿环竟,吸引游客入住,她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项,然后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或三句,并据此描述你的设计创意。
A.《诗经·秦风·蒹葭》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2.醉翁亭;黄鹤楼
13.示例: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14.示例:选A。“蒹葭萋萋,白露未唏。”可在小溪旁种植一些芦苇,待到深秋时,早晨微光照耀之下,芦苇上的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煞是好看。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2.首先,需要对古代文学经典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熟知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从而能够想到他宴饮的地方是醉翁亭。其次,对于崔颢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要了解这是他在黄鹤楼所作,所以崔颢置身的是黄鹤楼。
故答案为:醉翁亭;黄鹤楼
13.上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明确了人物(欧阳修)、地点(醉翁亭)和事件(与民同乐)。下联需要按照同样的结构来创作,选择另一位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作品和事迹来填写。
故答案为: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14.它要求从给定的几部古诗文中进行选择,将所选诗文中的精彩语句,并将其与民宿设计的创意相结合。
故答案为:选A。“蒹葭萋萋,白露未唏。”可在小溪旁种植一些芦苇,待到深秋时,早晨微光照耀之下,芦苇上的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煞是好看。
15.(2022九上·义乌期中)看到以下这组形声字时,你觉得用《醉翁亭记》中哪一句名句可以形容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桃柳松榆杨柏······
······梅樱椿橘柚栀桉枫榕······
······枇杷梧桐杉樱梓槭槲······
······樟桂柞榛榉······
【答案】佳木秀而繁阴 或 望之蔚然而深秀
【知识点】醉翁亭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文的理解和运用。
仔细查看这组形声字,都与“木”有关,是各种树木的名称,整齐而种类繁多,可以想象各种树木组成的图画,且这些树木定是茂盛无比,回忆《醉翁亭记》中关于树木繁茂的描写,可以想到“佳木秀而繁阴”或者是“望之蔚然而深秀”两句。注意“繁、蔚”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 佳木秀而繁阴 或 望之蔚然而深秀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正确运用的综合性能力。这类题,需要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理解性记忆名篇佳句;并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诗句的运用。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林霏(fēi) 觥筹交错(guāng)
B.阴翳(yì) 琅琊(yé) 岩穴暝(míng)
C.伛偻(yǔ)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hù)
D.晦明(huì) 颓然(tuí) 宴酣之乐(hā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北山愚公者
B.名之者谁 马之千里者
C.野芳发而幽香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
3.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题目。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D.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4.下列各项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客石出”“心旷神怡”都出自《醉翁亭记》。
B.文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C.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D.全文重复运用“……者……也”,并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显得繁杂啰嗦。
5.(2024·呼图壁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的“射”指射箭,与《卖油翁》中的康肃公善“射”涵义相同。
B.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我们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爱国。
C.《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智利诗人,荣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D.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一句,“天启”是明熹宗年号,“壬戌”为干支纪年。2024年即为甲辰年,龙年。
6.初中三年以来,我们学习了许多名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宋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以天下为己任政治抱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过描写琅琊山的良辰美景,勾勒出幅与太守同乐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B.
这四位近代著名文学家分别是鲁迅(周树人)、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朱自清(代表作《春》《背影》、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C.诗歌意蕴丰富,不仅有古代诗歌的精神情怀,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就表达了作者几经情感变化,最终乐观豁达,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回望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却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而现代诗歌也情感丰富,如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陕北出发,东渡大渡河,进入山西北部,面对苍茫大地写下的《沁园春.雪》饱含豪情壮志。
D.《诫子书》是诸葛亮给自己儿子写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智慧故事,蕴含着古代儿童的聪明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同时,笔记体小说《卖油翁》出自寓言故事《归田录》。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 黎”
B.“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二、阅读理解
(2024八下·浦江期末) 八(1)班同学在班级语文学习活动“读文知人”中搜集了资料,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完成。
材料一
安贫述(其二)
明末清初·李渔
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古来成名士,强半由山林。时至不得已,才出为商霖。商霖亦难为,早久多灾祲①。有施无所济,徒然负胸襟。不如安我贫,抱膝成孤吟。有山不期高,有水勿务深。但求远市塵②,不为尘俗侵。林宽宜盛署,屋小耐天阴。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今。所得亦已奢,胡为计浮沉。纷纷罹患儿,尽为多黄金。
——《李渔全集·第一卷笠翁一家言诗词集》
材料二
游琅琊山记(节选)
元末明初·宋濂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③。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回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兵后焚炼为垩④尽。
【注释】①祲 jìn:不祥之气,妖氛。②市塵 chén: 喻指城市的喧嚣。③扈从:随从。④垩è:白土。
8.【任务一:理解】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为尘俗侵 天下为共
B.不如安我贫 安知鱼之乐
C.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濂闻其语 此中人语云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
10.【任务二:解惑】八(1)班同学对《安贫述》首句“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有疑惑,请结合全文和《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谈谈你对“古人读书的初心”的理解。
11.【任务三:关联】
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游琅琊山记》和《醉翁亭记》有异同,请补充梳理单完善发现的异同。
作品 《游琅琊山记》 《醉翁亭记》
地点 琅琊山 琅琊山/醉翁亭
美景赏析 句子: 赏析: 句子:蔚然而深秀 赏析:描绘了琅琊山秀丽的景色。“蔚然”描绘了树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深秀”,强调了景色的深邃和秀美,突出了其幽深、静谧的特点。
我们的发现:
三、语言综合运用
学完《醉翁亭记》以后,九年级(1)班拟组织“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2.主持人右介绍古代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欧阳修宴饮于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于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3.下面有一副未完成的对联,请续写下联。
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 。
14.一位90后女孩,辞去工作,回到山溪环绕、草木蔚秀的农村老家创业,潜心打造民宿。为设计富有诗意的民宿环竟,吸引游客入住,她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项,然后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或三句,并据此描述你的设计创意。
A.《诗经·秦风·蒹葭》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欧阳修《醉翁亭记》
15.(2022九上·义乌期中)看到以下这组形声字时,你觉得用《醉翁亭记》中哪一句名句可以形容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桃柳松榆杨柏······
······梅樱椿橘柚栀桉枫榕······
······枇杷梧桐杉樱梓槭槲······
······樟桂柞榛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有误,“觥筹交错”的“觥”应读作“gōng ”。
B.有误,“琅琊”的“琊”应读作“yá”。
C.有误,“山肴野蔌 ”的“蔌 ”应读作“sù”。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表断语气。/……的人。
B.代词,指醉翁亭。/定语后置的标志。
C.都是表顺承关系。
D.在。/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3.【答案】D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聚拢,归集/回去。
B.秀丽/茂盛。
C.居高面下/靠近。
D.两个都是“乐趣”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心旷神怡”出自《岳阳楼记》。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意思是太守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说太守醉酒,并不表示他思想消沉。
C.正确。
D.全文重复运用“……者……也 ”,并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使文章别有情趣。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5.【答案】A
【知识点】其他常识;我爱这土地;醉翁亭记;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错误。射者中,翻译为:投壶的人中了。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不同于《卖油翁》中的康肃公擅长射箭的含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6.【答案】B
【知识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诫子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 《岳阳楼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C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陕北出发”不正确,应为“毛泽东率领红二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智慧故事,蕴含着古代儿童的聪明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不正确。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出师表;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醉翁亭记;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答案】8.C
9.复西行约三里许 / 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 / 分流而下 / 曰让泉
10.《安贫述》强调读书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智慧, 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过度追求财富反而会遭遇不幸。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是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修身立德、 解决难题、 为万世开太平等。
11.潺潺清澈,可鉴毛发。;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两篇文章都涉及到了琅琊山和醉翁亭, 但《 游琅琊山记》 更侧重于记录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而《 醉翁亭记》 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醉翁亭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安贫述》和《岳阳楼记》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对“古人读书的初心”的理解即可。
(4)1)本题考查赏析写景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2)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阅读。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理解两篇文言文的异同点即可。
【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人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富贵, 这与现代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历史上许多成名的人物, 大多数是从山林间走出来的。 当时代需要时, 他们才会出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如同商霖 一样。商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为长时间以来频繁发生灾害和饥荒。 尽管有人尝试进行施舍和援助, 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胸怀壮志却无法施展。不如安心于我的贫穷, 抱着膝盖独自吟诗。 有山不期盼山高,有水不求水深。只乞求远离城市的喧嚣,不被世俗侵扰。在炎热的夏天, 小屋虽然小但能够很好地遮蔽阳光, 让人感到舒适。 枕在床上时听到了鸟啼声,在花园里听到了不加修饰的琴声。在闲暇之余, 整理那些残破的书籍, 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悠远和文化的深远, 享受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所得已经相当丰富, 为何还要计较功名利禄的得失起伏。众多儿童纷纷遭遇不幸( 或疾病) , 这背后似乎都与过多的黄金 有关。
【材料二】
大明洪武八年,皇上(朱元璋)认为太子和诸位王子长时间呆在宫中,没有激发精神成长的方法(精力无法发泄),就命令他们向西到中都(凤阳)去,沿着道路围猎,来练习武术兵法。我当时奉命随行。十二月戊午日,仪伏队伍临时在滁州驿驻扎,我请求游览琅琊山,皇太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约了四位长史一同前往。从滁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左右,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超出琅琊诸峰。当地人指着说: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
8.A翻译为:不被世俗侵扰。为,被
翻译为: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为,是
B翻译为:不如安心于我的贫穷。安,安心,习惯,满足
翻译为: 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C翻译为: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西,向西
翻译为: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向西
D翻译为: 我听了他的话。语,说的话。
翻译为: 村里的人对他说。语,对......说
故答案为:C
9.例句翻译为: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复西行约三里许”表状语,后面可断句,在“许”后面断句。“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是完整的主谓句,后面可断句,在“间”后面断句。“分流而下”省略主语泉水,可还原为完整的句子结构,后面可断句,在“下”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 复西行约三里许 / 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 / 分流而下 / 曰让泉
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认为, 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真正的仁人志士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的心境是平和的, 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这种心态体现在他们对待天下百姓的福祉上, 即“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了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材料一 读书求富贵,大失古人心。翻译为:古代的人们读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富贵, 这与现代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材料一 所得亦已奢,胡为计浮沉。纷纷罹患儿,尽为多黄金。翻译为:所得已经相当丰富, 为何还要计较功名利禄的得失起伏。众多儿童纷纷遭遇不幸( 或疾病) , 这背后似乎都与过多的黄金 有关。
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品质、 解决实际问题、 传承文化、 开启新的时代, 以及为家族和社会作出贡献。
故答案为:《安贫述》强调读书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智慧, 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过度追求财富反而会遭遇不幸。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是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或外界环境的顺逆而感到喜怒哀乐, 他们将个人的快乐与天下人民的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以古人读书的初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修身立德、 解决难题、 为万世开太平等。
11.(1)潺潺清澈,可鉴毛发。翻译为: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
(2)《 游琅琊山记》 是一篇游记散文, 作者宋濂在洪武八年陪同皇太子游览琅琊山, 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 包括琅琊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 而《 醉翁亭记》 则是欧阳修在被贬谪期间所作, 主要描写了醉翁亭的景色以及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体验。
故答案为:①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②这句话写了让泉的泉水很清澈。“清澈”直接点名让泉泉水的特点。“可”,可以,强调泉水清澈到可以照见人的头发。突出让泉的泉水很清澈。
③两篇文章都涉及到了琅琊山和醉翁亭, 但《 游琅琊山记》 更侧重于记录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而《 醉翁亭记》 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12.醉翁亭;黄鹤楼
13.示例: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14.示例:选A。“蒹葭萋萋,白露未唏。”可在小溪旁种植一些芦苇,待到深秋时,早晨微光照耀之下,芦苇上的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煞是好看。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对联;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2.首先,需要对古代文学经典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熟知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从而能够想到他宴饮的地方是醉翁亭。其次,对于崔颢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要了解这是他在黄鹤楼所作,所以崔颢置身的是黄鹤楼。
故答案为:醉翁亭;黄鹤楼
13.上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明确了人物(欧阳修)、地点(醉翁亭)和事件(与民同乐)。下联需要按照同样的结构来创作,选择另一位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作品和事迹来填写。
故答案为: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14.它要求从给定的几部古诗文中进行选择,将所选诗文中的精彩语句,并将其与民宿设计的创意相结合。
故答案为:选A。“蒹葭萋萋,白露未唏。”可在小溪旁种植一些芦苇,待到深秋时,早晨微光照耀之下,芦苇上的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煞是好看。
15.【答案】佳木秀而繁阴 或 望之蔚然而深秀
【知识点】醉翁亭记;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文的理解和运用。
仔细查看这组形声字,都与“木”有关,是各种树木的名称,整齐而种类繁多,可以想象各种树木组成的图画,且这些树木定是茂盛无比,回忆《醉翁亭记》中关于树木繁茂的描写,可以想到“佳木秀而繁阴”或者是“望之蔚然而深秀”两句。注意“繁、蔚”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 佳木秀而繁阴 或 望之蔚然而深秀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正确运用的综合性能力。这类题,需要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理解性记忆名篇佳句;并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诗句的运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