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7 12:05:19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气候季节划分”标准规定:若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的平均值≥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读某地2024年3月20~29日的日平均气温及连续5日平均气温(单位:℃)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月-日)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某站日平均气温 18.6 19.6 21.6 22.6 25.5 24.7 24.3 23.5 24.0 23.6
连续5日平均气温 / / / / 21.58 22.8 23.74 24.12 24.4 24.02
1.该地2024年夏季起始日为(  )
A.3月23日 B.3月25日 C.3月27日 D.3月29日
2.2024年该地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其直接原因是(  )
A.大量砍伐森林 B.燃煤取暖增温
C.城市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内蒙古中东部某草原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植被变化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影响该地白桦林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B.坡度 C.坡向 D.海陆位置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截至2024年1月,澳大利亚人口突破2700万,2023年人口增长率为2.4%。读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历史
6.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鼓励生育 B.海外移民量大
C.居民生育意愿高 D.经济发展速度慢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种种植模式,即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两个月左右后再收一季。“再生稻”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完成下面小题。
7.再生稻增产主要通过(  )
A.改善耕地质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提高垦殖指数 D.提高收获指数
8.与双季稻比,种植再生稻可(  )
A.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 C.节水省肥 D.减轻病虫害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读北京某年1月和7月某日的气温与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表示7月相对湿度日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曲线4~6时数值高的原因是(  )
A.气温低 B.风力大 C.水汽多 D.蒸发强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冰洞一般位于冰舌的尾端,当流水遇到冰川裂缝或落水洞进入冰川内部,冲刷后即能形成冰洞。克韦尔克冰洞位于冰岛瓦特纳冰川北部。读冰岛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 B.位于生长边界,地热较充足
C.位于板块交界,冰川多裂隙 D.纬度高气温低,冰川面积大
12.图示火山带位于欧亚板块和(  )
A.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2023年我国四个省份主要指标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GDP(亿元) 第三产业比重(%) 城镇化率(%) 粮食产量(万吨)
甲 15883.9 50.8 66.2 7788.2
乙 82553 56.1 73.4 638.8
丙 3799.06 47.4 614 116.2
丁 59132.9 53.4 57.1 6624.3
13.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为(  )
A.浙江、青海、河南、黑龙江 B.黑龙江、青海、浙江、河南
C.黑龙江、浙江、青海、河南 D.河南、浙江、黑龙江、青海
14.四个省份中(  )
A.甲省人口迁出较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B.乙省粮食产量不足,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
C.丙省经济水平较低,应大力推进退耕还湖
D.丁省城镇化率较低,应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新安江水库建成于1960年,功能多样,对下游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读新安江水库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新安江水库的建设会使河流下游地区(  )
A.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B.洪峰峰值流量提前
C.河流含沙量在变大 D.洪涝灾害次数减少
16.某些年份5~6月新安江水库会增加下泄水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腾空库容,增加蓄水 B.增加流量,压制咸潮
C.加大顶托,抗风暴潮 D.下泄泥沙,提供养分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黑山寨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花岗岩(  )
A.沿断层F4侵入 B.形成于C1之后
C.可能含有化石 D.形成于D1之前
18.图中区域(  )
A.黑山寨地处背斜构造 B.断层F1东侧相对上升
C.C2后有两次上升隆起 D.T2时期未曾经历海侵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三轴光伏太阳花”以全球定位跟踪算法,使光伏叶片跟随太阳移动轨迹自动调节叶片方向和角度,保证发电效率最大化。读某地光伏太阳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设“太阳花”光伏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冬至日正午苏州(120°E,31°N)的α角约为(  )
A.35.5° B.53.5° C.54.5° D.82.5°
20.当苏州的光伏太阳花朝向正南方向时,与苏州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6 B.1/3 C.2/3 D.5/6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森林上限是垂直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称为林线。林线海拔以下的森林称郁闭林,林线以上的称疏林。读郁闭林和疏林死亡率累积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对林线海拔高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温度 B.降水 C.强风 D.土质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疏林幼苗死亡率较郁闭林高 B.郁闭林幼苗死亡率较成树高
C.郁闭林中成树的死亡率最高 D.疏林和郁闭林幼苗死亡率相同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体现了帕米尔一天山山地生物生态演进过程。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读新疆温宿大峡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示大峡谷景观(  )
A.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B.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
C.该类地貌仅分布新疆 D.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4.对于天山的炎热和寒冷、干旱与湿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是因为纬度低气温高 B.寒冷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
C.干旱是常年受副高的控制 D.湿润是常年受西风的控制
25.(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某地理研究小组想快速获取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BDS D.GNSS
26.(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光伏产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目前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已排名世界第一。随着光伏发电并网运行,2015-2023年弃光率由12.6%下降至2%。图1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2018-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等国家战略性政策出台,江苏省级层面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光伏发展。历经20余年,江苏已发展成为我国光伏产业最完备、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省份。图3为江苏省光伏产业集群分布图。
(1)简述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特点。
(2)简述江苏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
(3)说出光伏设备制造业在江苏省集群布局的积极作用。
27.(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非是世界五大采矿国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非矿业多采用传统开采方式,矿产品则多用于出口。图1为非洲局部图,图2为南非矿产品主要出口国及出口种类图。
材料二:德拉肯斯山脉东坡海拔1200~1800米处亚热带山地常绿林生长茂密,西坡则多草原和灌木。
(1)从地形角度简析德拉肯斯山脉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原因。
(2)简析南非出口矿产品中贵金属占比大的主要原因。
(3)简析南非海运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28.(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划分南北的分界线,而实际上南北之间由一条宽达400多千米的南北过渡带组成。下图为我国南北过渡带南北界范围及气候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六个省份,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7%,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1)图示区域800mm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为   ,并简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   。
(2)从气候、植被、土壤等角度描述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特征。
(3)从现代制造业的角度,简析上海对中部地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4)从开源的角度,简述中部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知识点】四季更替;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1.由材料信息“若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的平均值≥ 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 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标准,夏季起始日需满足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的平均值≥22℃,并且取第一个达到此条件的日期。从表中数据看,连续5日平均气温首次超过22℃是在3月23日开始的,其平均值为22.6℃,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季节性温度界限发生变化,是导致2024年该地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的直接原因,D正确。其他选项如大量砍伐森林、燃煤取暖增温、城市热岛效应虽然也可能对局地气候有影响,增加局部区域的温度,对整个地区季节提前到来这样的大规模气候变化来说,表达较片面,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3.B
4.C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分异规律:通常指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类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指受局部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环境中的生物分布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指因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差异引起的植被带状分布特征。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从沿海到内陆形成的不同植被带。
3.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小范围内,由于地形、岩石性质或水文状况的差异,使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植被分布与地形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而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均不符合该地的实际情况,ACD排除。
故答案为:B。
4.A、纬度影响温度,但内蒙古中东部纬度变化不大,对白桦林分布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
B、坡度影响水分保持能力,陡峭的坡面水分流失快,可能不利于树木生长,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桦林主要分布在阳坡,即面向太阳的一侧。这是因为阳坡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C正确。
D、内蒙古深处内陆,因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不如坡向对特定地点植被分布的影响直接,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B
6.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5.图中A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较大。而B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较小。因此,选项B气候是影响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人类居住和发展,资源丰富地区可能吸引更多人口;历史上的殖民和发展模式也影响了人口分布,但与气候差异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比,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A、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直接原因,需要考虑近期的人口增长驱动力。政府鼓励生育是影响因素之一,但通常不是短期内人口增长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A错误。
B、海外移民量大是直接原因,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近年来大量海外移民的涌入是其人口快速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特别是技术移民和难民接纳政策,B正确。
C、作为发达国家,居民生育意愿不高,且近年来生育意愿也不会明显变高,C错误。
D、经济发展缓慢通常与人口增长率下降相关,不是造成人口增长率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7.D
8.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技术包括: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等。
7.A、通过改善耕地质量,虽然长期而言可能有助于增产,但这不是再生稻增产的直接原因,A错误。
B、扩大种植面积并不直接关联到再生稻技术本身,且扩大面积与单产提高是两个概念,B错误。
C、垦殖指数是指土地被耕种的比例,再生稻技术并不直接提升此指数,C错误。
D、再生稻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从而提高了收获指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8.A、再生稻虽然增加了收获次数,但每茬的产量通常低于常规种植,总体产量不一定提高,A错误。
B、再生稻的品质并不一定优于双季稻,品质更多取决于品种和管理,B错误。
C、再生稻在第一季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腋芽重新萌发成穗,无需重新播种、育秧、插秧和耕翻整地,从而节省了这些过程中所需的水和肥料,C正确。
D、再生稻利用原有稻桩生长,理论上初期可能面临上季留下的病虫害问题,但实际影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B
10.A
【知识点】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空气中含有的水汽所产生的压强,叫水汽压。空气中的水汽压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如果水汽压增大到某一个极限值,空气中水汽就达到饱和,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值,将会有一部分水汽凝结成液体水,这一极限值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
9.通常情况下,相对湿度在一天之中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升高时,空气能容纳更多的水汽,相对湿度往往降低;气温下降,空气容纳水汽能力减少,相对湿度上升,特别是在夜间至清晨时段。①和 ④曲线显示相对湿度不符合北京夏季白天因气温高导致相对湿度下降的常态,AD错误。③曲线相对湿度不符合7月北京夏季气温高的特征,C错误。②曲线显示相对湿度在夜间至清晨时段较高,午后相对湿度较低,这与7月份北京天气状况相吻合,因为夏季白天气温高,相对湿度随气温升高而降低,夜间冷却后相对湿度上升,B正确。
故答案为:B。
10.A、4~6时,此时段为清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导致相对湿度升高,A正确。
B、风力大会促进水汽扩散,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相对湿度增高,B错误。
C、水汽多的确会影响相对湿度,但这个时段相对湿度高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而非水汽绝对量的突然增加,C错误。
D、清晨时段地面和水面温度低,蒸发较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欧洲
【解析】【点评】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质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适宜。
11.A、根据材料信息“冰洞一般位于冰舌的尾端,当流水遇到冰川裂缝或落水洞进入冰川内部,冲刷后即能形成冰洞”可知,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涉及冰川的特性、地质活动以及水流条件。冰岛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A不符合题意。
B、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这有助于形成冰下水流,促进冰洞的形成,B不符合题意。
C、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导致冰川存在更多裂隙,为冰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冰岛地处高纬度,低温环境有利于冰川的形成和维持,不是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这里是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形成的板块边界,属于生长边界,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3.根据表格数据,甲省的GDP相对较低,但粮食产量最高,说明其农业发达,这符合黑龙江的农业大省特征。乙省的GDP最高,第三产业比重也较高,且城镇化率较高,这符合浙江省的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的特点。丙省的GDP和第三产业比重都较低,且城镇化率也相对较低,粮食产量也很少,这符合青海的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农业不发达的特点。丁省的GDP较高,但低于乙省,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都较高,粮食产量也较多,这符合河南省的经济、城市化水平和农业状况。因此,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为黑龙江、浙江、青海、河南。
故答案为:C。
14.A、甲省为黑龙江,随着该省农业大型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原来处于支柱地位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A正确;
B、乙省是浙江省,经济发达,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进口粮食等方式解决粮食需求问题,不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B错误;
C、丙省是青海省,经济水平较低是实情,那就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其生态治理的重点也不是退耕还湖,退耕还湖是东部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整治内容,C错误;
D、丁省为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但重化工业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没有优势,所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就站不住脚,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5.D
16.A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水库具有调洪蓄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15.A、水库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可以使得下游地区的径流季节变化变小,A错误。
B、水库可以在暴雨来临时蓄积洪水,延迟洪峰到达下游的时间,减少洪峰流量,B错误。
C、水库的拦沙作用会减少河流的含沙量,C错误。
D、通过调节径流,降低洪峰流量,水库能显著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发生次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16.A、新安江水库某些年份5~6月,这个时间段正处于汛期来临前,为了预留空间应对即将到来的雨水,水库可能会提前释放一部分库容,增加蓄水,A正确。
B、咸潮一般发生在河口地区,与海水倒灌有关,而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远离河口,不太适用,B错误。
C、顶托效应和风暴潮主要与河流入海口相关,与水库内部操作关系不大,C错误。
D、虽然下泄可以携带沉积物,但专门为此目的增加下泄水量并不常见,且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库容管理而非特地下泄泥沙,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7.B
18.C
【知识点】断层;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根据两套岩层中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岩层平行,而以岩层缺失区别于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
17.A、读图,花岗岩的侵入路径并未与F4断层线重合,A错误;
B、花岗岩岩脉穿入了C1岩层,故形成于C1之后,B正确;
C、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其它岩层形成,不可能含化石,C错误;
D、因花岗岩岩脉穿越了D1岩层,所以发生于D1之后,D错误。
故答案为:B。
18.A、因黑山寨所处的C2岩层要晚于两侧的C1岩层,所处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
B、该断层处为向斜构造,比较断层F1东西两侧相同的C2岩层,东侧C2岩层南北两侧延展得更宽,所以应该是西侧相对上升,B错误;
C、C2后有两个不整合接触面现象,表明发生过两次上升隆起的侵蚀现象,C正确;
D、T2时期形成大量的石灰岩,说明曾经历海侵,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9.C
20.C
【知识点】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19.冬至日正午时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α=90°-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苏州太阳高度角H=90° ∣31° ( 23.5°)∣=90° 54.5°=35.5°,所以冬至日正午时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α=90°-35.5°=54.5°,C正确。
故答案为:C。
20.当苏州的光伏太阳花朝向正南方向时,说明当地时间为正午12点。苏州位于120°E,即120°E的地方时为12:00,可求0点所对应的经线为60°W,所以与苏州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西4区向东到东12区,共15.5个时区,占全球24个时区的2/3,C正确,ABD错。
故答案为:C。
【答案】21.D
22.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解析】【点评】森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超过此界线,被适应高寒、风大的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森林线在低、中纬度的高山上明显。
21.林线的形成主要受温度、降水和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温度决定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热量条件,降水则直接影响植物的水分供应,而强风可以加速植物水分蒸发,影响其生长或直接造成物理性损伤。相比之下,土质虽然也会影响植物生长,但在大尺度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中,相对于气候因素,其作用较为次要,因此,对林线海拔高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土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根据郁闭林和疏林死亡率累积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郁闭林幼苗死亡率较成树高,这是因为幼苗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死亡。而疏林由于环境相对恶劣,幼苗死亡率虽然也很高,但与郁闭林相比还是略低。因此,B正确,A、C、D的叙述都与图示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B。
【答案】23.B
24.B
【知识点】风沙地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23.A、该地顶盖型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相对突出的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A错误。
B、图示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其中顶盖型石柱丹霞地貌极具特色,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B正确。
C、该类地貌不仅分布在新疆,还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及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C错误。
D、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24.A、天山地区位于中纬度,并非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其炎热主要是因为局部地区的日照强烈和地形的“焚风效应”,A错误。
B、天山拥有高海拔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导致山顶终年积雪,表现出寒冷的气候特征,B正确。
C、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C错误。
D、天山北坡能够接收到较多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气流,受地形抬升后形成降水,形成相对湿润的环境,而南坡则因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较为干旱,D错误。
故答案为:B。
25.【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A、RS即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实时、动态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发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并对数据进行更新,是人们认识地表现象的重要手段。对于快速获取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表面的反射、辐射等特性,间接推算出土壤表层的水分含量,A正确。
B、GIS即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不能用于直接获取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B错误。
C、BDS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与土壤表层水分数据的获取无关,C错误。
D、GNSS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所有在轨工作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总称,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中国的BDS等,其主要功能同样是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并不涉及土壤表层水分数据的获取,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理信息技术是“3S”技术的统称,他们分别是RS(遥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26.【答案】(1)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弃光率大幅下降;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
(2)产业链较完备;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
(3)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行业竞争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特点包括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弃光率大幅下降,以及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尽管起步较晚,但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产业链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光伏电站的弃光率大幅下降,提高了光伏产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江苏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产业链较完备,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水平高,以及交通便利。江苏省在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这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江苏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为光伏设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江苏省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江苏省科技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江苏省交通便利,物流发达,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3)光伏设备制造业在江苏省集群布局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布局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集群布局可以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三,集群布局可以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最后,集群布局可以增强行业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27.【答案】(1)夏季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2)贵金属产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3)出口矿产品运量大;产品多输往国外;海运价格便宜;可以实现海陆联运;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国际主航道上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德拉肯斯山脉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夏季时,该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雨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同时,该区域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也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这些条件共同促成了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
(2)由材料信息“南非是世界五大采矿国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及图2可知,南非拥有丰富的贵金属资源,产量大;同时贵金属附加值高;由“矿产品则多用于出口”和图2可知,说明南非政府支持贵金属的开采,具有政策支持;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说明消费市场广阔。
(3)南非海运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南非出口矿产品运量大,需要依赖海运进行大量运输;其次,南非的产品多输往国外,海运是连接南非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交通方式;第三,海运价格便宜,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海运成本更低,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第四,南非可以实现海陆联运,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最后,南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国际主航道上,是连接非洲、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有利于海运的发展。
【点评】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拥有几乎所有世界的重要矿产资源,其储量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且分布相对集中。南非矿业开采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期。矿业一直是南非经济的支柱,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多种矿产品都是世界主要供应国。
28.【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类型为锋面雨;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多为东南风;降水与锋面走向一致
(2)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从红壤向棕壤过渡
(3)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与上海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科技研发等
(4)保护耕地,防治土壤盐碱化,确保耕地数量;加强科技研发,确保粮食增收;发放粮食补助,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城市及其辐射功能;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的800mm等降水量线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类型为锋面雨,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多为东南风。因此,降水的分布与锋面的走向相一致,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等降水量线。
(2)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气候、植被和土壤等方面。从气候角度来看,这一区域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从植被角度来看,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从土壤角度来看,从红壤向棕壤过渡。
(3)上海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城市,对中部地区城市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上海可以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上海与中部地区城市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促进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此外,上海还可以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此外,上海还可以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中部地区企业的融资和扩张。最后,上海还可以支持和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的科技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为保障粮食安全,中部地区可以采取多种开源措施。首先,保护耕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防治土壤盐碱化,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加强科技研发,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增收。此外,发放粮食补助,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最后,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部地区可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城市辐射力,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由于城市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不仅与城市周围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它城市也存在广泛的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以交通通讯设施为联系途径的物质、人员和资本的流动,也表现为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
1 / 1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气候季节划分”标准规定:若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的平均值≥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读某地2024年3月20~29日的日平均气温及连续5日平均气温(单位:℃)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月-日)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某站日平均气温 18.6 19.6 21.6 22.6 25.5 24.7 24.3 23.5 24.0 23.6
连续5日平均气温 / / / / 21.58 22.8 23.74 24.12 24.4 24.02
1.该地2024年夏季起始日为(  )
A.3月23日 B.3月25日 C.3月27日 D.3月29日
2.2024年该地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其直接原因是(  )
A.大量砍伐森林 B.燃煤取暖增温
C.城市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A
2.D
【知识点】四季更替;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1.由材料信息“若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的平均值≥ 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 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标准,夏季起始日需满足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的平均值≥22℃,并且取第一个达到此条件的日期。从表中数据看,连续5日平均气温首次超过22℃是在3月23日开始的,其平均值为22.6℃,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季节性温度界限发生变化,是导致2024年该地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的直接原因,D正确。其他选项如大量砍伐森林、燃煤取暖增温、城市热岛效应虽然也可能对局地气候有影响,增加局部区域的温度,对整个地区季节提前到来这样的大规模气候变化来说,表达较片面,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内蒙古中东部某草原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植被变化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影响该地白桦林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B.坡度 C.坡向 D.海陆位置
【答案】3.B
4.C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分异规律:通常指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类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指受局部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环境中的生物分布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指因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差异引起的植被带状分布特征。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从沿海到内陆形成的不同植被带。
3.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小范围内,由于地形、岩石性质或水文状况的差异,使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植被分布与地形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而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均不符合该地的实际情况,ACD排除。
故答案为:B。
4.A、纬度影响温度,但内蒙古中东部纬度变化不大,对白桦林分布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
B、坡度影响水分保持能力,陡峭的坡面水分流失快,可能不利于树木生长,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桦林主要分布在阳坡,即面向太阳的一侧。这是因为阳坡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C正确。
D、内蒙古深处内陆,因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不如坡向对特定地点植被分布的影响直接,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截至2024年1月,澳大利亚人口突破2700万,2023年人口增长率为2.4%。读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历史
6.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鼓励生育 B.海外移民量大
C.居民生育意愿高 D.经济发展速度慢
【答案】5.B
6.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5.图中A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较大。而B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度较小。因此,选项B气候是影响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人类居住和发展,资源丰富地区可能吸引更多人口;历史上的殖民和发展模式也影响了人口分布,但与气候差异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比,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A、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直接原因,需要考虑近期的人口增长驱动力。政府鼓励生育是影响因素之一,但通常不是短期内人口增长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A错误。
B、海外移民量大是直接原因,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近年来大量海外移民的涌入是其人口快速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特别是技术移民和难民接纳政策,B正确。
C、作为发达国家,居民生育意愿不高,且近年来生育意愿也不会明显变高,C错误。
D、经济发展缓慢通常与人口增长率下降相关,不是造成人口增长率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种种植模式,即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两个月左右后再收一季。“再生稻”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完成下面小题。
7.再生稻增产主要通过(  )
A.改善耕地质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提高垦殖指数 D.提高收获指数
8.与双季稻比,种植再生稻可(  )
A.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 C.节水省肥 D.减轻病虫害
【答案】7.D
8.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技术包括: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等。
7.A、通过改善耕地质量,虽然长期而言可能有助于增产,但这不是再生稻增产的直接原因,A错误。
B、扩大种植面积并不直接关联到再生稻技术本身,且扩大面积与单产提高是两个概念,B错误。
C、垦殖指数是指土地被耕种的比例,再生稻技术并不直接提升此指数,C错误。
D、再生稻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从而提高了收获指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8.A、再生稻虽然增加了收获次数,但每茬的产量通常低于常规种植,总体产量不一定提高,A错误。
B、再生稻的品质并不一定优于双季稻,品质更多取决于品种和管理,B错误。
C、再生稻在第一季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腋芽重新萌发成穗,无需重新播种、育秧、插秧和耕翻整地,从而节省了这些过程中所需的水和肥料,C正确。
D、再生稻利用原有稻桩生长,理论上初期可能面临上季留下的病虫害问题,但实际影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读北京某年1月和7月某日的气温与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表示7月相对湿度日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曲线4~6时数值高的原因是(  )
A.气温低 B.风力大 C.水汽多 D.蒸发强
【答案】9.B
10.A
【知识点】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空气中含有的水汽所产生的压强,叫水汽压。空气中的水汽压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如果水汽压增大到某一个极限值,空气中水汽就达到饱和,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值,将会有一部分水汽凝结成液体水,这一极限值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
9.通常情况下,相对湿度在一天之中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升高时,空气能容纳更多的水汽,相对湿度往往降低;气温下降,空气容纳水汽能力减少,相对湿度上升,特别是在夜间至清晨时段。①和 ④曲线显示相对湿度不符合北京夏季白天因气温高导致相对湿度下降的常态,AD错误。③曲线相对湿度不符合7月北京夏季气温高的特征,C错误。②曲线显示相对湿度在夜间至清晨时段较高,午后相对湿度较低,这与7月份北京天气状况相吻合,因为夏季白天气温高,相对湿度随气温升高而降低,夜间冷却后相对湿度上升,B正确。
故答案为:B。
10.A、4~6时,此时段为清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导致相对湿度升高,A正确。
B、风力大会促进水汽扩散,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相对湿度增高,B错误。
C、水汽多的确会影响相对湿度,但这个时段相对湿度高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而非水汽绝对量的突然增加,C错误。
D、清晨时段地面和水面温度低,蒸发较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冰洞一般位于冰舌的尾端,当流水遇到冰川裂缝或落水洞进入冰川内部,冲刷后即能形成冰洞。克韦尔克冰洞位于冰岛瓦特纳冰川北部。读冰岛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 B.位于生长边界,地热较充足
C.位于板块交界,冰川多裂隙 D.纬度高气温低,冰川面积大
12.图示火山带位于欧亚板块和(  )
A.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11.D
1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欧洲
【解析】【点评】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质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适宜。
11.A、根据材料信息“冰洞一般位于冰舌的尾端,当流水遇到冰川裂缝或落水洞进入冰川内部,冲刷后即能形成冰洞”可知,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涉及冰川的特性、地质活动以及水流条件。冰岛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A不符合题意。
B、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这有助于形成冰下水流,促进冰洞的形成,B不符合题意。
C、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导致冰川存在更多裂隙,为冰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冰岛地处高纬度,低温环境有利于冰川的形成和维持,不是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这里是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形成的板块边界,属于生长边界,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2023年我国四个省份主要指标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GDP(亿元) 第三产业比重(%) 城镇化率(%) 粮食产量(万吨)
甲 15883.9 50.8 66.2 7788.2
乙 82553 56.1 73.4 638.8
丙 3799.06 47.4 614 116.2
丁 59132.9 53.4 57.1 6624.3
13.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为(  )
A.浙江、青海、河南、黑龙江 B.黑龙江、青海、浙江、河南
C.黑龙江、浙江、青海、河南 D.河南、浙江、黑龙江、青海
14.四个省份中(  )
A.甲省人口迁出较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B.乙省粮食产量不足,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
C.丙省经济水平较低,应大力推进退耕还湖
D.丁省城镇化率较低,应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答案】13.C
14.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3.根据表格数据,甲省的GDP相对较低,但粮食产量最高,说明其农业发达,这符合黑龙江的农业大省特征。乙省的GDP最高,第三产业比重也较高,且城镇化率较高,这符合浙江省的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的特点。丙省的GDP和第三产业比重都较低,且城镇化率也相对较低,粮食产量也很少,这符合青海的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农业不发达的特点。丁省的GDP较高,但低于乙省,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都较高,粮食产量也较多,这符合河南省的经济、城市化水平和农业状况。因此,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为黑龙江、浙江、青海、河南。
故答案为:C。
14.A、甲省为黑龙江,随着该省农业大型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原来处于支柱地位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A正确;
B、乙省是浙江省,经济发达,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进口粮食等方式解决粮食需求问题,不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B错误;
C、丙省是青海省,经济水平较低是实情,那就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其生态治理的重点也不是退耕还湖,退耕还湖是东部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整治内容,C错误;
D、丁省为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但重化工业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没有优势,所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就站不住脚,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新安江水库建成于1960年,功能多样,对下游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读新安江水库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新安江水库的建设会使河流下游地区(  )
A.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B.洪峰峰值流量提前
C.河流含沙量在变大 D.洪涝灾害次数减少
16.某些年份5~6月新安江水库会增加下泄水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腾空库容,增加蓄水 B.增加流量,压制咸潮
C.加大顶托,抗风暴潮 D.下泄泥沙,提供养分
【答案】15.D
16.A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水库具有调洪蓄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15.A、水库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可以使得下游地区的径流季节变化变小,A错误。
B、水库可以在暴雨来临时蓄积洪水,延迟洪峰到达下游的时间,减少洪峰流量,B错误。
C、水库的拦沙作用会减少河流的含沙量,C错误。
D、通过调节径流,降低洪峰流量,水库能显著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发生次数,D正确。
故答案为:D。
16.A、新安江水库某些年份5~6月,这个时间段正处于汛期来临前,为了预留空间应对即将到来的雨水,水库可能会提前释放一部分库容,增加蓄水,A正确。
B、咸潮一般发生在河口地区,与海水倒灌有关,而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远离河口,不太适用,B错误。
C、顶托效应和风暴潮主要与河流入海口相关,与水库内部操作关系不大,C错误。
D、虽然下泄可以携带沉积物,但专门为此目的增加下泄水量并不常见,且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库容管理而非特地下泄泥沙,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读黑山寨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花岗岩(  )
A.沿断层F4侵入 B.形成于C1之后
C.可能含有化石 D.形成于D1之前
18.图中区域(  )
A.黑山寨地处背斜构造 B.断层F1东侧相对上升
C.C2后有两次上升隆起 D.T2时期未曾经历海侵
【答案】17.B
18.C
【知识点】断层;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根据两套岩层中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岩层平行,而以岩层缺失区别于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
17.A、读图,花岗岩的侵入路径并未与F4断层线重合,A错误;
B、花岗岩岩脉穿入了C1岩层,故形成于C1之后,B正确;
C、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其它岩层形成,不可能含化石,C错误;
D、因花岗岩岩脉穿越了D1岩层,所以发生于D1之后,D错误。
故答案为:B。
18.A、因黑山寨所处的C2岩层要晚于两侧的C1岩层,所处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
B、该断层处为向斜构造,比较断层F1东西两侧相同的C2岩层,东侧C2岩层南北两侧延展得更宽,所以应该是西侧相对上升,B错误;
C、C2后有两个不整合接触面现象,表明发生过两次上升隆起的侵蚀现象,C正确;
D、T2时期形成大量的石灰岩,说明曾经历海侵,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三轴光伏太阳花”以全球定位跟踪算法,使光伏叶片跟随太阳移动轨迹自动调节叶片方向和角度,保证发电效率最大化。读某地光伏太阳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设“太阳花”光伏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冬至日正午苏州(120°E,31°N)的α角约为(  )
A.35.5° B.53.5° C.54.5° D.82.5°
20.当苏州的光伏太阳花朝向正南方向时,与苏州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6 B.1/3 C.2/3 D.5/6
【答案】19.C
20.C
【知识点】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19.冬至日正午时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α=90°-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苏州太阳高度角H=90° ∣31° ( 23.5°)∣=90° 54.5°=35.5°,所以冬至日正午时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α=90°-35.5°=54.5°,C正确。
故答案为:C。
20.当苏州的光伏太阳花朝向正南方向时,说明当地时间为正午12点。苏州位于120°E,即120°E的地方时为12:00,可求0点所对应的经线为60°W,所以与苏州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西4区向东到东12区,共15.5个时区,占全球24个时区的2/3,C正确,ABD错。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森林上限是垂直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称为林线。林线海拔以下的森林称郁闭林,林线以上的称疏林。读郁闭林和疏林死亡率累积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对林线海拔高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温度 B.降水 C.强风 D.土质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疏林幼苗死亡率较郁闭林高 B.郁闭林幼苗死亡率较成树高
C.郁闭林中成树的死亡率最高 D.疏林和郁闭林幼苗死亡率相同
【答案】21.D
22.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解析】【点评】森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超过此界线,被适应高寒、风大的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森林线在低、中纬度的高山上明显。
21.林线的形成主要受温度、降水和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温度决定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热量条件,降水则直接影响植物的水分供应,而强风可以加速植物水分蒸发,影响其生长或直接造成物理性损伤。相比之下,土质虽然也会影响植物生长,但在大尺度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中,相对于气候因素,其作用较为次要,因此,对林线海拔高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土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根据郁闭林和疏林死亡率累积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郁闭林幼苗死亡率较成树高,这是因为幼苗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死亡。而疏林由于环境相对恶劣,幼苗死亡率虽然也很高,但与郁闭林相比还是略低。因此,B正确,A、C、D的叙述都与图示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体现了帕米尔一天山山地生物生态演进过程。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读新疆温宿大峡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示大峡谷景观(  )
A.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B.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
C.该类地貌仅分布新疆 D.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4.对于天山的炎热和寒冷、干旱与湿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是因为纬度低气温高 B.寒冷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
C.干旱是常年受副高的控制 D.湿润是常年受西风的控制
【答案】23.B
24.B
【知识点】风沙地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23.A、该地顶盖型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相对突出的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A错误。
B、图示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其中顶盖型石柱丹霞地貌极具特色,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B正确。
C、该类地貌不仅分布在新疆,还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及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C错误。
D、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24.A、天山地区位于中纬度,并非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其炎热主要是因为局部地区的日照强烈和地形的“焚风效应”,A错误。
B、天山拥有高海拔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导致山顶终年积雪,表现出寒冷的气候特征,B正确。
C、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C错误。
D、天山北坡能够接收到较多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气流,受地形抬升后形成降水,形成相对湿润的环境,而南坡则因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较为干旱,D错误。
故答案为:B。
25.(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某地理研究小组想快速获取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BDS D.GNSS
【答案】A
【知识点】遥感(RS)
【解析】【分析】A、RS即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实时、动态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发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并对数据进行更新,是人们认识地表现象的重要手段。对于快速获取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表面的反射、辐射等特性,间接推算出土壤表层的水分含量,A正确。
B、GIS即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不能用于直接获取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B错误。
C、BDS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与土壤表层水分数据的获取无关,C错误。
D、GNSS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所有在轨工作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总称,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中国的BDS等,其主要功能同样是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并不涉及土壤表层水分数据的获取,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理信息技术是“3S”技术的统称,他们分别是RS(遥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26.(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光伏产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目前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已排名世界第一。随着光伏发电并网运行,2015-2023年弃光率由12.6%下降至2%。图1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2018-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等国家战略性政策出台,江苏省级层面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光伏发展。历经20余年,江苏已发展成为我国光伏产业最完备、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省份。图3为江苏省光伏产业集群分布图。
(1)简述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特点。
(2)简述江苏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
(3)说出光伏设备制造业在江苏省集群布局的积极作用。
【答案】(1)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弃光率大幅下降;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
(2)产业链较完备;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
(3)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行业竞争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特点包括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弃光率大幅下降,以及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尽管起步较晚,但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产业链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光伏电站的弃光率大幅下降,提高了光伏产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江苏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产业链较完备,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水平高,以及交通便利。江苏省在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这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江苏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为光伏设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江苏省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江苏省科技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江苏省交通便利,物流发达,为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3)光伏设备制造业在江苏省集群布局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布局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集群布局可以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三,集群布局可以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最后,集群布局可以增强行业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27.(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非是世界五大采矿国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非矿业多采用传统开采方式,矿产品则多用于出口。图1为非洲局部图,图2为南非矿产品主要出口国及出口种类图。
材料二:德拉肯斯山脉东坡海拔1200~1800米处亚热带山地常绿林生长茂密,西坡则多草原和灌木。
(1)从地形角度简析德拉肯斯山脉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原因。
(2)简析南非出口矿产品中贵金属占比大的主要原因。
(3)简析南非海运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夏季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2)贵金属产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3)出口矿产品运量大;产品多输往国外;海运价格便宜;可以实现海陆联运;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国际主航道上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德拉肯斯山脉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夏季时,该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雨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同时,该区域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也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这些条件共同促成了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
(2)由材料信息“南非是世界五大采矿国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及图2可知,南非拥有丰富的贵金属资源,产量大;同时贵金属附加值高;由“矿产品则多用于出口”和图2可知,说明南非政府支持贵金属的开采,具有政策支持;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说明消费市场广阔。
(3)南非海运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南非出口矿产品运量大,需要依赖海运进行大量运输;其次,南非的产品多输往国外,海运是连接南非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交通方式;第三,海运价格便宜,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海运成本更低,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第四,南非可以实现海陆联运,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最后,南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国际主航道上,是连接非洲、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有利于海运的发展。
【点评】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拥有几乎所有世界的重要矿产资源,其储量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且分布相对集中。南非矿业开采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期。矿业一直是南非经济的支柱,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多种矿产品都是世界主要供应国。
28.(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划分南北的分界线,而实际上南北之间由一条宽达400多千米的南北过渡带组成。下图为我国南北过渡带南北界范围及气候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六个省份,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7%,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1)图示区域800mm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为   ,并简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   。
(2)从气候、植被、土壤等角度描述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特征。
(3)从现代制造业的角度,简析上海对中部地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4)从开源的角度,简述中部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类型为锋面雨;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多为东南风;降水与锋面走向一致
(2)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从红壤向棕壤过渡
(3)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与上海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科技研发等
(4)保护耕地,防治土壤盐碱化,确保耕地数量;加强科技研发,确保粮食增收;发放粮食补助,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城市及其辐射功能;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的800mm等降水量线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类型为锋面雨,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多为东南风。因此,降水的分布与锋面的走向相一致,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等降水量线。
(2)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气候、植被和土壤等方面。从气候角度来看,这一区域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从植被角度来看,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从土壤角度来看,从红壤向棕壤过渡。
(3)上海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城市,对中部地区城市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上海可以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上海与中部地区城市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促进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此外,上海还可以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此外,上海还可以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中部地区企业的融资和扩张。最后,上海还可以支持和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的科技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为保障粮食安全,中部地区可以采取多种开源措施。首先,保护耕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防治土壤盐碱化,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加强科技研发,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增收。此外,发放粮食补助,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最后,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部地区可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城市辐射力,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由于城市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不仅与城市周围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它城市也存在广泛的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以交通通讯设施为联系途径的物质、人员和资本的流动,也表现为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