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图2024七上地理精品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太空探索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探索
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说
航天器类型 时间 太空探索活动
天宫号空间站 2011年 (天宫一号发射)
玉兔号月球车 2013年 (着陆月球表面)
祝融号火星车 2021年 (巡视火星表面)
中国航天逐梦之旅
学习指南
人类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
建设等太空探索活动的进展如何
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的发展进程如何
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有哪些?
人类太空探索有什么意义
是人类向太空发射航天器、探索太空的活动。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开启人类探索太空新阶段。
现今
(斯普特尼克1号)
月球是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20世纪50年代开始
多次探测
100
阅读课本内容,讲述人类对月球探测的重要成果。
获取月球表面影像
了解地月空间环境
采集月壤带回研究
拓宽宇宙科学认知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嫦娥一号
绕
2013年,嫦娥三号
2013年,嫦娥五号
落
回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2024年,嫦娥六号
为增进国际合作,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人类为什么热衷于月球探测?月球探测有什么意义?
推动科技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面向未来的资源宝库
地位之争,更是生存发展权之争
发射和环绕
着陆
巡视探测
2021年2月10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2020年7月23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2021年11月8日
天问一号环绕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截止2023年8月,天问一号环绕器还在进行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了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2021年11月8日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
7个月
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 气韵流动,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图形标识
阅
标识意义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天宫号空间站
G
国际空间站
H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1971年
1973年
1986年
2000年
苏联,礼炮一号
美国,天空实验室
苏联,和平空间站
16国,国际空间站
(第一个)
(第一个长期停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I
1992年9月
国家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11月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2011年9月
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入轨
2011年11月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
2017年4月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行
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
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杨利伟在太空中
翟志刚出舱
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I
2020年5月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1年4月
空间核心舱天和号发射入轨
2022年1月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
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2022年12月
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2023年5月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天宫课堂
H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
●航天灾难
历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宇航员
1961年3月23日,苏联宇航员邦达连科
悲惨的模拟发射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三名宇航员
降落伞缺陷
1967年4月24日,苏联“联盟1号”宇航员科马洛夫
致命真空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三名宇航员
高空解体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七名宇航员
危险返航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七名宇航员
__________
__________
思考
近年来,人们关于为何要花巨资探索太空的讨论越发激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太空?太空探索究竟有何意义?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 (Mary Jucunda) 给火星探险工程专家恩斯特·史都林格 (Ernst Stuhlinger)写了一封信,问他为什么在世界还有那么多小孩子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却舍得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
史都林格很快回信到,亲爱的玛丽修女:事实上,早在人类的技术水平可以畅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经对儿童的饥荒问题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样,我认为此时此刻,我们就应该开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伟大探险。从长远来看,相对于那些要么只有年复一年的辩论和争吵,要么连妥协之后也迟迟无法落实的各种援助计划来说,我甚至觉得探索太空的工程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种种危机。
探索的意义
了解宇宙奥秘,开拓新的领域。
太空资源丰富,保障人类未来发展。
带动高新技术发展,催生新技术,惠及全人类。
复习题
现代科学证明,月球上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大面积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想一想,人类有没有可能将月球上的电能输送到地球,并说明能或不能的理由。
1
复习题
从1960年开始,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间断。中国也将火星列为继月球之后太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为什么火星会成为太空探索的第二站?火星探测有何意义?
2
火星与地球一样有卫星、四季变化和高山峡谷等,人类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是否存在水源、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等问题充满好奇。
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
文化和社会意义
寻找备用家园
了解宇宙奥秘
解决地球问题
复习题
2022年,中国赠送俄罗斯1.5克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带回来的科学用月球用品;2023年,俄罗斯回赠中国1.5克月球16号探测器于1970年带回的科学用月球样品。科学家为什么要获取月球样品?月球样品有哪些价值?
3
自从中国航天采集到月球样品,科研成果就让全世界瞩目。首次在国际上宣布,月球样品中水的有无、形式和多少,回答了嫦娥五号着陆区水的分布特征和来源问题;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其实,光是发现月球新物质就有7-8种,还揭开了一系列成因和原理之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