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I中图版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I中图版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6 16:13:34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原因及意义。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水的运动第1课时 水循环水循环河流的补给形式课堂检测自主预习1.类型及主要环节海陆间大气水分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陆地内蒸腾2.原因太阳辐射水的重力3.意义物质和能量 水分和热量更新?思考 1.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
答案 否。
陆地水体的补充和更新主要靠海陆间循环完成。在一定时间内,海陆间循环的速度及参与循环的水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即能补充给陆地的水体有限。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2.大量砍伐树木会给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 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减少,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弱,水循环周期变短。3.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们比较容易施加影响的是哪一环节?
答案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如修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的空间分布。合作交流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类水循环都存在的环节有哪些?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答案 蒸发、降水。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哪一类?为什么?
答案 海陆间循环。 
因为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因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3)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两句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是否严密?为什么?
答案 这两句诗的本义是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流大海,势不可回的豪壮气势。但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缺少严密性。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与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黄河水能够“奔流到海还复回”。(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答案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其中对径流环节影响最直接,也最广泛。如下表:
(5)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与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等。反思归纳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3)围湖造田,破坏森林、草原等植被,会使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造成洪涝灾害。
[特别提醒] ①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②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③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是双向的,只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水汽量更大。练习巩固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渗环节b增加,地表径流环节a减少,地下径流环节c增加,地面蒸发环节d增加。B合作交流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①曲线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东北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AC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意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的主要类型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使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列表比较如下:反思归纳[特别提醒] (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1)~(2)题。练习巩固(1)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涌泉的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如果南部山区受到污染,则涌泉的水质会变坏。D(2)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 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绿化南部山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涌泉断流,说明其补给量减少。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必须减少对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同时采取雨季时回灌以及绿化南部山区等补给水源的措施。 D课堂小结`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D.d课堂检测1234123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
答案 1.A 
2.C12343.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读图判断(  )
1234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1234解析 长江水源补给中,雨水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夏季雨水补给量极大,如图中a所示;
b的补给量冬季为0,代表冰雪融水补给;
c的补给量较稳定,为地下水补给。
答案 C1234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34(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___;包含a、c、d、e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1234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更新水汽输送(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1234雨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季风课件41张PPT。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理解洋流分布模式,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3.能运用全球风带图,分析洋流的形成。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水的运动第2课时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世界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课堂小结课堂检测自主预习1.概念:海洋① 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运动。
2.影响因素
(1)②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陆地形状和③ ——改变洋流的运动方向。表层海水盛行风地转偏向力3.分类(按性质)高低4.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
(1)分布
加利福尼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千岛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2)规律
a.在北半球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和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
b.在南半球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
c.南纬40°附近形成?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 夏 。顺逆逆西风漂流逆顺思考 同是纬度40°~60°的海域,北半球是暖流,为什么南半球却是寒流?
答案 ①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必然影响周围海水的温度;
②南极大陆伸出的冰舌进入海洋后形成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致使海水温度降低;
③南极大陆强劲的东风加剧了周围海水降温。合作交流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洋流随风而动,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另外,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全球盛行风带与洋流模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1)①结合材料一左图所示风带,在右图中画上相应箭头,完成世界洋流模式图。
答案 A、C环流按逆时针方向画;D环流按顺时针方向画。
②总结图中A、B、C三环流的世界分布规律。
答案 B、C环流反映了世界大洋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A环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D环流在南半球实际大洋中不明显,为什么?
答案 南半球40°S~60°S范围内几乎全部是海洋,在西风吹送下形成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一周,所以D环流在南半球实际大洋中不明显。材料二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下图是北印度洋冬、夏季的环流系统示意图。(2)北印度洋洋流为何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该海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1)。
该海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2)。反思归纳?练习巩固读“某海区洋流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①洋流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B.加那利寒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2)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支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本题组通过世界大洋的区域图,考查洋流的分布和性质。从海陆轮廓和纬度可知,图中区域位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地区,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洋流分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 (1)A 
(2)B自主预习(1)平衡全球热量: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太阳系(2)沿岸气候温暖、湿润低温、干燥2.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较大的 。
3.对航海:海轮顺着洋流航行速度 ,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 ,影响海上航行。
4.对海洋污染物:能加快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净化,但同时扩大 。
渔场较快海雾污染范围思考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海岸线漫长,但巴伦支海沿岸是其最大、自然条件最好的海军基地,水温较其他北冰洋沿岸偏高,请分析原因。答案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海岸线虽长,海域虽广,但绝大部分布满坚冰和更加危险的浮冰,除破冰船外,其余船只行动艰难。而巴伦支海北侧和东侧由于岛屿护卫,使海冰难以逾越,西侧岛屿较少,易与外洋沟通,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为之送来大量温暖的海水,使巴伦支海的水温比周围北冰洋高,成为整个北冰洋的“暖地”,巴伦支海南部为整个北冰洋唯一不冻的海域。读“北半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合作交流(1)图中d表示________(寒流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
(2)若在太平洋中,b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
(3)在实际大洋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 (A或B)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B处发生油轮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寒流降温减湿日本暖流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反思归纳` 世界上的著名渔场及其形成原因
读右图,回答下题。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练习巩固解析 途经该海域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可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顺洋流航行,加快航速,A项正确。
暖流经过能增温增湿,B项错误。
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海域,与冷海水相遇多雾,能见度变差,C项错误。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相遇,海水受到扰动,鱼类饵料丰富,易形成渔场,D项错误。
答案 A 知识提纲概括法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三逆两顺西风漂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强化记忆1.下图中,正确表示实际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课堂检测1234解析 不同海域洋流的模式是不同的,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和南半球的中低纬度,洋流模式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因陆地面积较少,形成西风漂流。
答案 A1234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12342.据图判断,①半岛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12343.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1234解析 本题组考查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导致的海水的季节运动和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由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知季节为夏季,所以印度半岛进入湿季,高温多雨。②海区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
答案 2.A 
3.C12344.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34(1)在图中短线上绘出洋流的流向。
(2)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所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利用的洋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A处时,仍是顺水顺风,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所利用的洋流为________和________。1234(4)C处附近为______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________寒流交汇而形成的。
(5)A地所在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除了受地形影响外,________(洋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34解析 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以判断出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由A到B恰好顺东北信风和由此形成的北赤道暖流,返回时又顺盛行西风和由此形成的北大西洋暖流。洋流除影响航行外,在寒、暖流交汇处还形成渔场,并影响沿岸的气候。 1234答案 (1)略(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3)盛行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4)纽芬兰 拉布拉多 
(5)北大西洋暖流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