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郭景焕
单位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开始接受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信息。总体上看,感性认知要强于理性认知,思辨能力不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影视、图片等资料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运用简易音频、视频手段,制作PPT教学课件。
2、微课程《井冈山的斗争》,??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3、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新闻混运动,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4、组织学生分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视频《我的1919》导入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制PPT
讲授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请同学们以口答、笔答或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实现对学生分析、运用历史的能力的评价,以提取有效信息,以学生成长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实现个案的跟踪和有针对性的引导。
设计相对独立的评价活动,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渐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不仅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他评,是评价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一种体现,从而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的发展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设计表格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展示视频资料,运用史料探究的方法归纳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引导学生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道路、依靠力量等方面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的原因
微课程
PPT演示文稿
?
方法指导
情境创设法、讲解法、归纳法
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微视频
知识体系
教师展示板书框架体系
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并与教师构建的概念图进行对比
概念图
训练
网络发送问卷星《当堂达标》http://www.sojump.com/jq/5417374.aspx我的问卷?-?问卷星(免费版)
学生在PAD上完成提交
PAD?网络
问卷星
?
作业、学生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TWT的训练并完成
TWT公众网络平台
教学感悟
课后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微课程教学手段的引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
2.历史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动态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学习方法指导,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问卷星当堂达标、评价,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以评促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凝聚力和学生的成就感。
6.运用TWT公众网络平台的创新思维工具,制作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本课适合使用因果图工具和论证工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请学生网络上作答后提交,教师在网络给予评价反馈。因为网络平台问题,暂时无法制作。
课件16张PPT。《我的1919》课时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兖州区第六中学 郭景焕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时课标】宏观把握开端发展胜利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时间:1919——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探究一:正确理解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项目不同点相同点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探究二: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材料一:中共“一大”纲领
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二大”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思考:①“消灭阶级差别”的社会是什么社会?
② “二大”纲领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③“二大”与“一大”相比,斗争目标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④这种差异, 说明了什么?提示: ①共产主义社会② 反帝反封,建立民主共和国。 ③提出了当前党的奋斗目标,即民主革命纲领④说明中共充分认识了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敌人提示:联合革命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初,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想一想:
该材料认为应用什么方式完成民主革命?材料三:国民党内虽有少数资产阶级成份,但它还是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现在的政府是国民党左派同共产党联盟的政府,……无产阶级现在并不希望完全掌握政权。而且目前手中也没有决定性的力量,共产党还没有能够统治政府的足够的军队。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文件
思考:①上述言论的错误表现是什么?
②这种错误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③为避免严重后果的重演,你认为中国共产党
应采取什么对策?提示:①放弃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牢牢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视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wmv材料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提示:①首先进攻长沙,遭受重创。 ②转移到井冈山地区③说明中国革命必须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思考:①起义部队首先进攻的什么地方,结果如何?②起义部队主动转移到什么地方? ③主动转移说明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1.从单一的最高纲领到制定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国情2.从孤军奋战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联合革命力量3.从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明确斗争方式4.从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自己的路——找到正确道路5.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的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3.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4.组织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课堂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