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7 14:08:14

文档简介

姓名
杨庆山
单位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编排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三专题。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对以后的民主革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节知识是传统高考的重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
从纵向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体现,既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也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时代特点。
从横向看: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抗斗争遥相呼应,共同打击了19世纪中期的欧美列强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本国本地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太平天国运 动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分析、评价历史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同时本课的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内容枯涩缺少趣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悦的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图片、原始材料等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 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全盛、转折、失败的史实。
②理解: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③探究: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片、图表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运用材料,多媒体等教具,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合作意识与忧患意识、关注农民问题与民生问题。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运用简易音频、视频手段,制作PPT教学课件。
2、微课程《定都天京》,??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3、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新闻混运动,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4、组织学生分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视频《太平天国》主题曲导入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制PPT
讲授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请同学们以口答、笔答或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实现对学生分析、运用历史的能力的评价,以提取有效信息,以学生成长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实现个案的跟踪和有针对性的引导。
设计相对独立的评价活动,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渐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不仅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他评,是评价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一种体现,从而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的发展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自行设计表格归纳太天国运动军事全盛的表现;运用史料探究的方法归纳认识《天朝田亩制度》,引导学生其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微课程
PPT演示文稿
?
方法指导
情境创设法、讲解法、归纳法
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微视频
知识体系
教师展示板书框架体系
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并与教师构建的概念图进行对比
概念图
训练
网络发送问卷星《当堂达标》http://www.sojump.com/jq/5417374.aspx我的问卷?-?问卷星(免费版)
学生在PAD上完成提交
PAD?网络
问卷星
?
作业、学生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TWT的训练并完成
TWT公众网络平台
教学感悟
课后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微课程教学手段的引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
2.历史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动态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学习方法指导,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问卷星当堂达标、评价,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以评促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凝聚力和学生的成就感。
6.运用TWT公众网络平台的创新思维工具,制作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本课适合使用因果图工具和论证工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请学生网络上作答后提交,教师在网络给予评价反馈。因为网络平台问题,暂时无法制作。
课件21张PPT。人民版新课标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兖州六中 杨庆山新课导入: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二)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失败,最后一次失败已31岁,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对现实的不满,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上不违逆神天上帝之旨,下不干犯王章法度。
勿贪世上之福,克己安贫,以求死后永享天堂之真福。
──摘自梁发《劝世良言》
材料2: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
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摘自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材料3:天上有天国,地上有天国,天上地上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
──摘自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回答:
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洪秀全的思想与《劝世良言》的主张的本质区别。
②由以上区别,进而指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①《劝世良言》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以求死后进天堂;洪秀全则号召人民反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②利用、改造。说明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2、永安建制:1851年1、金田起义:1851年(三)兴起4、定都天京:1853年3、攻克武汉三镇:1852-1853年(四)军事上:全盛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突围)
目的
结果意义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大本营断绝清政府财源失败胜利
胜利
沉重打击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巩固天京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时间、颁布者(个人或团体)内容评价(革命性、空想性) 土地分配:原则、方法产品分配:原则、方法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2、从材料找出他们想建立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革命性: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将过去的口号作具体规划,能极大
     的调动农民积极性空想性:客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主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
        违背社会规律(二)《资政新篇》时间: 1859年颁布者(个人或团体):洪仁?谌菡??
经济
文化
评价:带有资本主义色彩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一)天京事变1、原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2、概况: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洪3、影响: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1864年洪秀全病逝2、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3、失败的原因:思考书上47页的
学习思考
想一想原因主观: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反帝
反封建打击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
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无科学的理论武器,无法承担重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