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中考复习系列光学综合专题(七)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中考复习系列光学综合专题(七)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18 14: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中考复习系列光学综合专题(七)原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计30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 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 )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3.每年5月份,我省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我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21cnjy.com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4.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能实现遥控的( )
A.硬纸片 B.厚玻璃 C.薄木板 D.薄铁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B.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C.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
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
6.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8.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21·世纪*教育网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10.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2·1·c·n·j·y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青山
二、填空题(共28分)
1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 则铅笔与镜面夹角为 °,若铅笔跟镜面夹角增大,则像与镜面夹角变 。
13.教室里的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幕布上发生了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 。
14.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 。若反射角 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 。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 。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
1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6.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___________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___________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下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18.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四、作图与简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共22分)
19(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A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2)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20.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
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A'B'。【来源:21cnj*y.co*m】
(2)请在图乙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A'B'是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015-2016学年度中考复习系列光学综合专题(七)解析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计30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 )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答案】B
【解析】光心到焦点的距离为焦距,根据光路图可知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选B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影子和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阳光穿过树林时,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Cwww.21-cn-jy.com
考点:光现象
3.每年5月份,我省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我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卫星遥感是利用了任何物体都能发出不可见光,通过感知红外线来工作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由此入手即可得到答案。因为卫星距地面的距离非常远,因此,无法通过照片直接看清焚烧源、烟雾,也不能通过颜色来准确判断焚烧源;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弱不同,卫星遥感和红外线夜视仪都是利用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故答案为D。
考点:红外线
4.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能实现遥控的( )
A.硬纸片 B.厚玻璃 C.薄木板 D.薄铁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档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但它能透过玻璃,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选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B.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C.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
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是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的交点的组合,不是实际光斑的汇聚,光屏承接不到;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需像,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故选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6.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站在水池边的人看到水的深度是池底的光线经水透过水面进入空气进而进入人的眼睛产生视觉引起的,所以光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射入空气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小于折射光线,符合题意的只有D;答案选D。21教育网
考点:光的折射
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凸透镜可把光会聚到一点,是因为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了折射,A不符合题意;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C盛水玻璃杯后的字变大了,是因为字反射的光通过盛水玻璃杯发生折射,C不符合题意;D玻璃砖后的铅笔错位了,是铅笔反射的光通过玻璃砖发生了折射,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光的反射与折射
8.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www-2-1-cnjy-com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如果是玻璃缸的折射作用,应该发生在玻璃缸与空气接触部分,A不符合题意;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只有一束,是绝对平行的,B不符合题意;C白糖水放久了密度是不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不是沿直线的,C符合题意;D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是单色光,不能发生色散,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1*cnjy*com
考点:光的折射
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图中关于MM’或NN’对称的光线是MM’左边的两条光线,所以MM’是界面,NN’是法线,又因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所以MM’下方的光线是入射光线,即入射角等于60°,折射角等于40°,NN’是法线,MM’是界面且MM’右边是玻璃,即答案选D。21*cnjy*com
考点: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
10.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青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看到的是船儿的实物,是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中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儿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形成的虚像;青山在水中摇曳,是青山经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成的是鱼儿;答案选B。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共28分)
1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
【答案】白 黑 反射
【解析】
试题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某种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其本身相同的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红玫瑰只反射红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 物体的颜色。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 则铅笔与镜面夹角为 °,若铅笔跟镜面夹角增大,则像与镜面夹角变 。【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45°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光与镜面对称,所以铅笔与镜面夹角为45°,若铅笔跟镜面夹角增大,则像与镜面夹角变大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3.教室里的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幕布上发生了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 。
【答案】漫反射 直线传播
【解析】
试题分析: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教室里的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幕布上发生了漫反射,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光现象
14.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 。若反射角 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 。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 。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
【答案】30° 90° 45° 0° 0°
【解析】
试题分析: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30°;若反射角增大15°,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4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90°,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45°,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射角是0°,反射角是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1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
【答案】虚 6m
【解析】
试题分析: 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的像距水面业务3m,所以该“倒影”距小鸟6m。【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6.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___________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___________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一平面 没有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同一平面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没有反射光线。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17.如下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答案】(1) ①; (2) ②; (3) 不能; (4)通过玻璃观察虚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
试题分析:(1)直尺是用来测量像与物到到平面镜的距离,便于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该实验用替代法来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的组合,不是实际光斑的汇聚,是虚像。所以,光屏上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
(4)该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是因为透明薄玻璃板既能反射成像,也能透过它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
18.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答案】(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 其它条件相同,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穿长袖全棉T恤;穿颜色较深衣服;穿厚衣服
【解析】
试题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3)分析实验1、3或2、4数据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棉料的衣服比化纤防晒效果好;分析实验5、6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根据以上分析,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
考点:实验数据分析,控制变量法
四、作图与简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共22分)
19(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A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2)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某光源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该光源发出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相交而成,所以发射光祥的延长线应经过该光源平面镜所成的像,作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反射点,连接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21·cn·jy·com
(2)分别作出A、B、C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C/,让后用虚线将A/、B/、C/连接起来便是角形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2-1-c-n-j-y
考点: 平面镜成像作图
20.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过O点作∠AON=∠BON,则AO为入射光线。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图
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A'B'。
(2)请在图乙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A'B'是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光源透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画光路图时先在光屏上找出物点A、B对应的像点A′、B′,连接A′B′即可,如图:
(2)因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如下图所示: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可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考点:小孔成像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