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 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 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 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 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 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 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准备】
1. 反复朗读, 理解诗歌大意, 试着读出节奏、 韵律、情味。
2. 观察下发的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邮票图案,思考画面内容是否充分表达出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0 年,中国邮政开展了“邮票传经典 家国在心间”主题活动,发行了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特种邮票,方寸之间展现了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的传奇故事。2018 年,中国邮政又推出了“声音邮票”,用手机对着邮票扫一扫, 邮票便能“开口说话”。
为了更好地复活经典,这节课我们以北朝民歌《木兰诗》为依据,将这套《木兰从军》 邮票改版升级为“声音邮票”。
二、创意朗读诗歌
任务一 :“音”为“邮”你—— 朗读诗歌,再现故事画面
(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内容
提示 :注意重音、停连、语气、情感。
1. 正音 : 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2. 重音、停连 :女亦 /无所思,女亦 /无所忆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句中“无”“不闻”“但闻”重读,“声”和“但” 之间连读,“溅溅”拖音读。
(二)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朗读诗歌各节, 体悟情感特色
(学生朗读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 朗读第一节时,重读韵脚“唧”“织”“息” 等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朗读第二节可采用问答式对读。问者语调轻柔,体现关切 ;答者读到“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时,有欲言又止之感;“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一句,语气坚定,语调高亢。
3. 第三节前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手法, 意思是木兰跑遍东西南北各个集市,买齐了骏 马、鞍鞯、辔头和长鞭等作战装备。可采用轮读形式,四句间停顿要短,节奏要快,感受人物的行色匆匆,突出战前气氛的紧张。后八句 语气逐渐舒缓。
4. 第四节要读得铿锵有力。“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万里”“若飞”重读,体现木兰的矫健敏捷,英姿飒爽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战”“十年”重读,表达战争旷日持久、惨烈悲壮,突出木兰英勇善战。
5. 第五节前四句中“十二转”“百千强”重读,突出木兰功勋之大;后四句重读“不用”“愿 驰”“还故乡”等词语,语气斩钉截铁,突出木兰回家的强烈愿望。
6. 第六节可分角色朗读。“开”“坐”“脱” “著”“理”“帖”等动词要重读,这一系列动词表现出木兰回归女儿身的急切而欣喜的心情。“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与后面一句间有较大停顿,表现伙伴的惊讶、木兰的得意,突出场面的戏剧性。
7. 第七节最后两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反复朗读,语调上扬,读出反问语气,读出隐喻意味,读出活泼俏皮的效果。
小结 :同学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了这首北朝民歌刚健质朴、口语化的鲜明特点, 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故事和画面,并引发我们进一步探究主人公—— 木兰形象的兴趣。
三、赏析人物形象
任务二 :“邮”然而生—— 增改邮票画面, 感受人物品格
通过刚才的朗读品味,你认为这套《木兰从军》邮票,能否完整演绎《木兰诗》的故事内容、表现木兰的丰富形象?小组合作,根据《木兰诗》内容,对邮票进行增改,以完整地展示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并阐述设计理由。
预设 1:将第一幅邮票“木兰纺织”改为“木兰抉择”。
画面由展示木兰正在纺织,改为停机叹息,定格“女叹息”画面,呈现沉思状,有军帖位于木兰的头上方,呈现她在思考。
修改理由 :“木兰纺织”画面只是普通的家居生活场景,未能展现木兰在重要关头复杂的心理和“替爷征” 决定的过程, 人物形象的刻画显得单薄 ;而“ 木兰抉择” 画面则能集中展现她在特定事件中的反应,引发读者联想。木兰最先看到了军帖,十二卷中“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自己“无长兄”, 木兰不愿年迈的父亲上战场。如果自己替父从军呢?又面临女扮男妆、军情紧急、路途遥远等问题,自己一定会思乡念亲, 再想到北方天气寒冷、环境恶劣,想到战争残酷、 九死一生, 不禁忧愁叹息, 以至忘记了纺织。 忧思再三, 家庭责任无可回避, 军情紧急不能逃避,木兰最终毅然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正是这一“抉择”,使木兰从此踏上保家卫国的英雄路,她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预设 2:在第三、四张邮票之间增补一张“木兰拒官”邮票。
增补的邮票内容取材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一段,画面呈现天子坐在朝堂之上, 木兰抬头正视天子。
增补理由 :画面表现的是木兰又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如果说代父从军使她迈上了英雄的道路,那么还朝拒官使她重新踏上归家的路途。 它使得木兰的人格更为完善,形象更加丰满, 也更加可亲可近—— 她是英雄, 更是女儿 ;她爱国家,也爱家人,通身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她的理想不是高官厚禄, 不是衣锦还乡,她的所愿乃是回归和平宁静的家庭生活,回归一个女儿平淡的生活状态。木兰的理想,正是千百年来渴望和平的人们的共同理想。 增加这张邮票, 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活、立体,更具审美意义。
小结 :大家在关乎木兰人生重要关头的两次抉择上的增改让这组邮票有了灵魂。一改一 增,让木兰从平凡走向英雄,又从英雄回到平常人中间,因之她也走进了我们内心深处。相映成趣,完美统一。
四、领悟精神内涵
任务三 :“邮”表及里—— 辩证思考,加深文化理解
PPT :1998 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中国女英 雄花木兰的故事搬上荧幕, 拍摄成影片《木兰》, 获得了票房的极大成功。故事框架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历程,花木兰凭借机智与勇敢获得了抗击匈奴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危在旦夕的政权, 成就了一段个人主义的传奇奋斗史。
一位大洋彼岸的中学生根据剧情设计了一张邮票,希望加入中国邮政那组邮票中。他的画面设计是 :花木兰抗击匈奴大获全胜后,脱下战袍,穿上女儿装,展示了女儿的真实身份, 在军营中获得一片赞赏与拥护。其设计理由是 “换回女儿装才更能体现木兰的人生价值”。你认为这个设计可以采纳吗?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这个设计不能采纳。木兰在军营中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与诗歌的叙述不吻合,更重要的是其价值观与诗歌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木兰的“英雄”内涵不一致。与西方以实现自我 价值为中心而独立奋斗来证明自己的成长故事不同,《木兰诗》中花木兰功勋的价值则是恢复和平生活,与家人团聚,拥有平凡人的快乐和幸福。因此,木兰的“英雄”内涵,不是什么英勇无畏、所向披靡,也不是像男性那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是作为女性在民族危难时主动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恢复女儿身份之后,享受亲情与温馨,体现了“功成身退”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中国哲学思想, 以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家国情怀和不计功名得失的伟大智慧。
五、布置作业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邮票制作好了,共有五枚,分别是“木兰抉择”“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拒官”“木兰还乡”。这些邮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木兰的形象,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张邮票为其配上朗读音频,寄给中国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