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黄金霞
单位
山东昌乐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方面讲述了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其中两人改革的内容做了重点叙述,旨在突出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文艺复兴,后接启蒙运动,但是教材内容明显过于简略,很多背景需要教师适当补充。
二、学生分析
本课属于世界史范围,学生普遍对世界史部分内 容不熟悉,尤其是中古时期的世界历史,比如宗教在欧洲人生活中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再加上本课理论性较强,所以要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必须多下 功夫。另外,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基础比较差,知识面比较狭窄,也影响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 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及概括能力,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及其意义。
2、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3、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观看微课等自主理解相关基础内容,及时反馈疑难问题并提交老师。
4、结合课堂听讲、小组讨论进一步纠正错误观点,形成准确的历史认知。
5、能认识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自学质疑环节,录制微课,设计在线测学题目,使用阳光微课网络平台,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自主学习、检测,平台自动反馈检测数据,教师根据数据和学生提交的疑难问题设计需要课堂讲解的疑难点,从而使讲解具有针对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益。
2、 课堂导入环节利用一个短暂的电影视频片段,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检查学生自学时对“因行称义”的理解是否到位,从而迅速引入本课所学。
3、 课堂讲解环节,贯穿使用PPT课件,通过补充相关史料、展示相关图片等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增强直观印象,强化记忆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学阶段
录制上传微课及在线测学习题
结合教材学案观看微课,完成在线测学
百度、PPT、阳光微课、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平板电脑、无线网络
导入
播放视频,提问
观看思考回答
电影《非诚勿扰》片段、腾讯视频 客户端播放器
讲授
结合ppt讲解
及时记录
PPT
探究、展示、点评
PPt展示活动安排、要求
自主展示、分组讨论、点评
PPT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是结合我校开展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的,充 分利用网络平台阳光微课和学生手持的平板电脑及平台数据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自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疑难点问题,来强化课堂讲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堂训 练题目要求学生课堂展示,从而能同步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使得教师能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答题中暴露的问题,再一次给教师提供了讲解的依 据,这些相比传统课堂更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课件17张PPT。挑战教皇的权威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因信称义因行称义如果没有 “圣礼”,没有教会和神职人员,信徒的灵魂就永远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信仰耶稣就能得救, 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只要真诚,每一个信徒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路德的宗教主张1、因信称义——理论基础
2、宗教最高权威是《圣经》;
3、宗教信仰不需要教会中介 ;
4、简化宗教仪式;
5、王权高于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1、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先定论”。A.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
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
B.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影响:(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宗教改革的扩展: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英)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目的: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
2、内容:(1534)英国议会“至尊法案”
3、影响: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这是宗教改革勃兴的社会根源。当时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有力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构成对天主教神学的巨大冲击。 社会调查 依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发生了哪些变化?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资本主义发展要求阻碍资产阶级摆脱束缚促进改革获得调查报告宗教改革背景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从1460~1530年间,德国的……商业也相当繁荣。德国位处欧洲商路中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银行家,富格尔家族在1564年已经拥有470万古尔登的巨额资本。根本原因:腐朽的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结论:欧洲宗教改革发生是必然的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文艺复兴的影响
⑤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宗教改革运动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和教会的斗争开端:16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问题: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回答: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12、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3 、挑战教皇的权威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1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单元线索 人文精神的萌芽14、理性之光(理性主义)天主教日益阻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
改革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加尔文的
“先定论”新教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课小结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在线测学】1、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
A.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 因行称义
C.民主政治 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 因信称义
?
2、在14、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C、进步人士认识的提高
D、各国王权的软弱3、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
A 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4、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5、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D.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6、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