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珠海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7 23: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地 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世界关于日全食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尚书》中。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全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最有可能是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2.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 )
A.12月南极大陆可以观测到极光现象 B.各地农业增产丰收
C.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哈雷彗星可以用肉眼观测到
2022年4月16日上午9时47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穿越黑障(通信暂时中断区域)后,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此次任务中,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驻留了6个月。据悉,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下图示意飞行中的中国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宇航员出舱活动时的宇宙环境是( )
A.多大风 B.超重力 C.微辐射 D.高真空
4.黑障区出现在地球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D.对流层和平流层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即出现逆温现象.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没有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逆温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减少强对流天气 B.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大气结构稳定 D.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下图为太阳结构及太阳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太阳能量来源于(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8.图中甲乙丙丁四太阳活动中最可能对应耀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年5月14日,湖北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景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整个大九湖被一层白云包裹,云海翻腾十分壮观。下图为神龙架云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与神龙架云海形成原理相符的是( )
A. B. C. D.
10.云海对神龙架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空气湿度下降 B.热岛效应增强 C.昼夜温差缩小 D.大气能见度高
在2022年4月25~27日,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等地出现了“下击暴流”,场景震撼,能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下击暴流”是一股在地面或地面附近引起辐射型灾害性大风的强烈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最大近地面风力可达十五级,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下图为“下击暴流"结构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击暴流”能量来源于( )
A.地球内部的磁场 B.水平气压差和太阳辐射
C.太阳辐射和重力势能 D.大气垂直方向的气压差
12.推测与“下击暴流"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上冲气流的势能变为动能储存起来 B.云顶迅速崩溃,动能又重新变成下降的气流
C.下沉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释放出来 D.上升气流受力迅速消失,重、冷云顶崩溃下沉
古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3.巴山地区多夜雨主要原因是(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14.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
A. B.
C. D.
在冰川覆盖的山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山坡向下方运动,迫使山谷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这种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受冰川风的影响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出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冰川风对克维尔塔尔谷地山谷风的影响有( )
A.延长谷风时间,增强谷风强度 B.延长山风时间,增强山风强度
C.山谷风强度都增大 D.山谷风的强度都减小
16.关于冰川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风使河谷温度低于谷坡 B.白天冰川风较强
C.山顶昼夜温差加大可增强冰川风 D.坡度增大可减弱冰川风
二、非选择题(52分)
17.下图为某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植被类型,并说明板根的作用。
(2)说出图中植被生长的气候特征。
(3)分析安徽省无此植被分布的原因。
18.【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蒸散发量为植物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之和,主要受气温、降水、植被等因素影响。在干旱区,作物蒸散发是农田水循环过程中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为研究覆膜对滴灌棉田蒸散发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在玛纳斯河流域中游的绿洲灌区内进行实验。棉花生育期包括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对应图1中四个时间段。

表棉田在雨天前后的日蒸散量
分析条件 蒸散量(mm)
降雨前 覆膜 3.21
不覆膜 4.22
降雨后 覆膜 5.17
不覆膜 7.09
(1)根据图1,描述棉花生育期不同阶段有无地膜覆盖蒸散量的变化。
(2)读图2,在花铃期的典型日,滴灌棉田在覆膜下,其蒸散量变化呈双峰型,试分析原因。
(3)读表,分析降雨可以促进棉田蒸散发的原因。
广东省珠海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参 考 答 案
1.A 2.C
分析:
1.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遮挡住光亮的圆盘,而这个光亮的圆盘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日全食时边缘部分还会有相对较亮的部分,这些的部分是色球层和日冕层,因此日全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最有可能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不是全部色球层和日冕层,A符合题意,排除BC;太阳大气层中没有划分出电离层这一层次,排除D。故选A。
2.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主要是指色球层和日冕层,这两层次活跃时,往往在色球层会出现大量耀斑,在日冕层的太阳风会加强。12月时,南极大陆出现极昼现象,太阳光强烈,使得太阳风引起的极光被阳光掩盖,因此南极大陆很难观测到极光现象,A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增强,有可能通过影响气候而影响农业生产,但不一定全球各地都会农业增产丰收,B不符合题意;耀斑增多、太阳风加强,大量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可能干扰地球磁场,可能导致“磁暴”,使得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符合题意;哈雷彗星能否可以用肉眼观测到,主要取决于哈雷彗星与地球的距离,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阳活动现象: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周期(黑子数目变化周期)为11年。
3.D 4.C
解析:
3.空间站的高度约400千米左右,处于高层大气,空气极其稀薄,处于高真空环境,不会产生大风现象,排除A,D符合题意;空间站及宇航员环绕地球公转,重力成为向心力,因此出舱活动时应为微重力环境,排除B;宇航员出舱活动时所在空间因大气极其稀薄,对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弱,因此为高辐射环境,排除C。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2千米,平流层一般位于离地面12千米至50千米处,高层大气从离地面50千米处向上至大气上界。材料信息表明,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因此该层次处于平流层上层和高层大气的底层,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球大气按其基本特性可分为若干层,但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分层方法。常见的分层方法有:①按热状态特征,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又称外逸
层或逃逸层)。②按大气成分随高度分布特征,可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均匀层是指从地面到约80千米的大气层,非均匀层为80千米以上的大气区域。③按大气的电离特征,可分为电离层和中性层。中性层又称非电离层,是指以中性成分为主的大气层。电离层又可分为D层、E层和F层。
5.A 6.D
分析:
5.根据材料可知,逆温现象为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读图②③④均有部分高度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都有逆温现象,①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所以没有出现逆温现象。故选A。
6.逆温现象发生时,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下冷上热,抑制近地面对流作用,减少强对流天气,A说法正确;逆温现象发生时,大气对流作用弱,大气结构稳定,有利于飞机的飞行,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D。
【点睛】逆温产生的不利影响: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对流,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下降、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和日常交通;局部地区如贵阳,冬季因为逆温的存在会导致冻雨的发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逆温还会促使光化学污染现象的发生。逆温产生的有利影响: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3)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逆温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径,而目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种植,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7.A 8.B
分析:
7.图中①层为太阳内部,②层为光球层,③层为色球层,④层为日冕层。②层、③层、④层为太阳外部大气层。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读图可判断,甲出现在光球层,太阳活动为黑子,A错误。乙出现在色球层,太阳活动为耀斑,B正确。丙出现在光球层,太阳活动为日珥,C错误。丁出现在日冕层,太阳活动为太阳风,D错误。故选B。
【点睛】熟记不同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的种类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9.B 10.C
解析:
9.云海由水汽遇冷凝结而形成。夜间湖泊气温相对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含有水汽的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凝结,形成云海,B正确;A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与云海形成关系不大,A错误;C图山谷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海的形成,C错误;D图中湖泊上空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海的形成,D错误。故选B。
10.云的本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云海使得神龙架地区空气湿度上升,A错误;云海能削弱太阳辐射,所以热岛效应不会增强,B错误;云海使大气能见度低,D错误;云海形成后,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强,昼夜温差缩小,C正确。故选C。
【点睛】海陆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11.C 12.D
解析:
11.由题可知,“下击暴流”是会引起辐射型灾害的下沉气流,空气会先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强烈上升,形成不稳定的气团,最后气流下沉至地面,形成“下击暴流”。此过程空气被抬高而具的能,称为重力势能,C对;“下击暴流”是一种天气现象,与地球内部磁场无关,A错;水平气压差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的,“下击暴流”是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的,B错;垂直方向的气压差只会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不会产生强烈的能量,D错。综上,本题选C。
1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下击暴流是一种极端天气,其形成与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上升气流不断堆积、储存,一旦云顶迅速崩溃,巨大的乳状云从天而降,压向地面,形成“下击暴流”。但此时并未转化成动能,所以也不存在云顶崩溃后动能变为下沉气流,A、B错,D对;“下击暴流”表现为一束强烈的气流从天空冲向地面,向地面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动能,但没有产生势能,C错。综上,本题选D。
【点睛】下击暴流多产生于发展成熟的强雷暴云之中,是一种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它发生
时,通常表现为一束强烈的气流从天空冲向地面。接触地面后,气流会向四面八方扩散,但一般以向雷暴云前进方向扩散为主,产生一股与地面平行的强风,且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北半球的下击暴流,地面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南半球的下击暴流,地面气流呈逆时针辐散。其破坏力十分强大。
13.D 14.B
分析:
13.巴山地区夜晚的气温低于白天的气温,故A错误。水汽在高空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若在近地面遇冷凝结则一般形成雾,故B错误。若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应该收缩下沉,故C错误。夜晚山坡降温快,山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气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多夜雨,故D正确。故选D。
14.“巴山夜雨涨秋池”吹的是山风,因为夜晚山坡降温快,山上的冷空气沿山坡形成山风,气流下沉到谷底,使谷底的暖空气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多夜雨。A图为谷风,CD图气流在山谷中作水平运动,故B对,ACD错。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山谷风和降水形成条件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
15.B 16.A
解析:
15.因冰川分布海拔较高,冰川风为山风,山风势力强,下沉气流旺盛延长山风时间,增强山风强度,会缩短谷风时间,减弱谷风强度,A错误,B正确。冰川风沿山坡下沉,山风强度增大,谷风强度减弱,CD错误。故选B。
16.冰川风温度低,下沉到谷底堆积,暖空气被迫抬升,会使河谷温度低于谷坡,A正确。白天谷坡升温,谷坡空气上升,与冰川风方向相反,冰川风减弱,B错误。山顶夜晚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可增强冰川风 ,但白天山顶温度高,山坡气流上升强,会减弱冰川风,C错误。坡度增大冷空气下沉迅速,可增强冰川风,D错误。故选A。
【点睛】冰川风是山谷风中的因下垫面差异造成的异常现象,该地大气运动的基础仍然是山谷风。
17.(1)热带雨林;作用:为植被提供水分;养料;支撑作用;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
(2)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3)该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安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安徽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故该植被无法在安徽生长。
分析:
本大题以植被景观图为材料,涉及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及成因,考查了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
详解:
(1)观察景观图,发现树木高大,且有藤本附生植物,并有板根现象,因此为热带雨林植被,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充足,树木高大,板状根起到支撑作用,用来抵抗大风、暴雨的侵袭;热带雨林地区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且含水量高,为保障植物的根系的呼吸以及养分的争夺,板状根生长在地面上。
(2)热带雨林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充沛。
(3)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安徽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安徽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故发育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该植被无法在安徽生长。
18.(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分析:
本题考查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的分布及成因。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难度较低。
详解:
(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
19.(1)棉花生育期内不同阶段,相对于无覆膜,覆膜后蒸散量均有所下降,即覆膜对蒸散发产生抑制作用;覆膜对蒸散发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苗期和吐絮期,在蕾期和花铃期相对较弱。
(2)覆膜下,土壤蒸发会被抑制;白天随着温度的升高,滴灌棉田蒸散量逐渐增加;由于薄膜的保温作用,午后温度过高,导致棉花叶片上的气孔关闭,棉花蒸腾作用减弱,蒸散量降低;当气温逐渐降低时,叶片气孔打开,蒸散量又逐渐增加,因此形成双峰型。
(3)降雨前,棉田中的湿度低,温度高,蒸发大,棉花对水的需求大,可供蒸散发的水分较
少;降雨后,土壤湿度提高,田间温度下降,蒸发减小,耗水量降低,从而需水量减少,多余的水分被蒸散发,因此降雨会促进蒸散发。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来考查水循环、影响蒸发的因素,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覆盖地膜之后,蒸散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于覆盖了地膜之后,地膜对于水分蒸发起到了抑制作用;从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来看,苗期和吐絮期覆膜对于水分的抑制作用更强,在花蕾期和花铃期抑制作用较弱。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覆盖地膜,会抑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白天,气温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滴灌棉田的蒸散量会逐渐增加;同时,薄膜具有保温作用,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棉花叶片上的气孔会关闭,棉花蒸腾作用会减弱,进而影响蒸散量降低;当气温逐渐降低时,叶片气孔则会重新打开,此时蒸腾作用会增强,蒸散量优惠逐渐增加,因此滴灌棉田在覆膜下,其蒸散量变化呈双峰型。
(3)主要分析降雨前后湿度的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降雨前,棉田中的湿度低,但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棉花对水的需求大,可以蒸散的水分较少;降雨之后,土壤湿度增大,田间的温度下降,蒸发量减少,棉花对于水分的消耗量变少,可供蒸散的水分更多,因而蒸散量增加,因此降雨会促进蒸散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