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龃龉(wú) 椽笔(yuàn) 济济一堂(jǐ)
B.悲恸(tòng) 楔子(xiē) 犯而不校(jiào)
C.莞尔(wǎn) 骸骨(hé) 同仇敌忾(kài)
D.狙击(zù) 杳然(yǎo) 振聋发聩(kuì)
解析:A项,“龉”读“yǔ”,“椽”读“chuán”;C项,“骸”读“hái”;D项,“狙”读“jū”。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场所(chǎng) 逮捕(dài) 疾风劲草(jìng)
B.应届(yìng) 贿赂(lù) 飒爽英姿(sà)
C.功绩(jì) 星宿(sù) 揆情度理(duó)
D.谈吐(tù) 麇集(qún) 短小精悍(hàn)
解析:B项,“应”读“yīng”;C项,“宿”读“xiù”;D项,“吐”读“tǔ”。
答案:A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肄业/懿范 休憩/收讫 如椽大笔/命途多舛
B.马厩/灵柩 鲫鱼/觊觎 与人口角/精神矍铄
C.挑剔/倜傥 钻探/撰写 沏壶好茶/休戚相关
D.诨号/混合 绮丽/稽首 乐曲煞尾/霎时间
解析:B项,分别读jiù,jì,jué ( http: / / www.21cnjy.com )。A项,分别读yì,qì,chuán/chuǎn;C项,分别读ti/tì,zuān/zhuàn,qī;D项,分别读hùn,qǐ,shā/shà。
答案:B
4.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蓝玫瑰”电脑键盘下方的腕(wàn)托部位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散热性能和质感出色。
B.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最大的传统电子商务厂商,对交接撮(cuō)合方面的服务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C.受降雨影响,湘江长沙段水位再次开始小幅上涨(zhǎnɡ),市水文站工作人员提醒,搁浅船只可借机尽快通行。
D.炎帝陵祭祖大典各项筹办工作准备就绪,18万守陵儿女翘(qiào)首迎祭祖。
解析:D项,“翘”应读“qiáo”。
答案:D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锃亮(zènɡ) 拓片(tuò)
同仇敌忾(kài) 言简意赅(ɡāi)
B.瞭望(liào) 妊娠(chén)
舐犊情深(shì) 自怨自艾(yì)
C.坍圮(pǐ) 壁龛(kān)
溘然长逝(kè) 殚精竭虑(dān)
D.泥淖(nào) 晕车(yūn)
谄媚阿谀(chǎn) 否极泰来(pǐ)
解析:A项,“拓”应读“tà”;B项,“娠”应读“shēn”;D项,“晕”应读“yùn”。
答案:C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宾客 摈弃 殡仪馆 五彩缤纷
B.曹丕 砒霜 美人坯 纰漏百出
C.包庇 媲美 生僻字 麻痹大意
D.拓片 下榻 金字塔 纷至沓来
解析:A项,分别读bīn,bìn,bìn,bīn;B项,都读pī;C项,分别读bì,pì,pì,bì;D项,分别读tà,tà,tǎ,tà。
答案:B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斟茶/勘察 魄力/糟粕 甘蔗/令人咋舌
B.茁壮/卓越 恫吓/悲恸 狙击/越俎代庖
C.诺言/偌大 赈灾/妊娠 殉情/徇私枉法
D.玉帛/湖泊 花圃/占卜 募捐/蓦然回首
解析:A项,zhēn/kān,pò,zh ( http: / / www.21cnjy.com )è/zé;B项,zhuó,dònɡ/tònɡ,jū/zǔ;C项,nuò/ruò,zhèn/shēn,xùn;D项,bó/pō,pǔ/bǔ,mù/mò。
答案:D
二、表达交流
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我愿让人用一支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的笔画上美丽的树林,有悠悠的远山怀抱,有清澈的小溪流过;假如我是一张白纸, , ,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 , , ;假如我是一张白纸,我愿让人用一支灰色的笔画上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有荒凉的大漠,有深长的峡谷……
解析:首先要根据所给的句子,把握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一是具体的语境,横线前的是用一只绿色的笔,所写的物都是绿色的;横线后的是用一支灰色的笔,后面所写的景物都与之相适应。因此,横线上的句子应考虑是怎样的色彩的笔,与之相应的物有哪些。二是把握句式,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注意观察即可。
参考答案:我愿让人用一支蓝色的笔画上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阔的天空 有缤纷的云彩荡漾 有和煦的阳光普照 我愿让人用一支金黄色的笔画上丰收的田野 有肥沃的土地(飘香) 有无边的麦浪(翻滚)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某教授认为,汉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危机,并不是普通话的危机,而是另外两个危机。一是方言的流失。20世纪80年代他初到北京时,经常听到“劳驾”“借光”“盖帽儿”之类的词,现在几乎听不到了,很多原先挂在人们口头上的方言都消失了。二是古汉语的流失。他认为,年轻人的古汉语阅读和使用能力在普遍下降。
对于方言流失与古汉语流失的危机,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1)要重视方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方言是乡土文化的根脉,说方言、学方言、懂方言,都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方言是人类语言趋于多样化和丰富性的载体,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语言的多样性,保护日渐消失的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要重视古汉语的传承。古汉语是中国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古汉语阅读能力的下降会影响对经典原文的阅读,会对理解、传播传统文化造成不利的影响。学好古汉语,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好古汉语,也可以使现代汉语的表达更加典雅、丰富。因此,应在中学阶段适当增加古汉语学习的比重。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惬意 书箧 怯场 挈妇将雏 锲而不舍
B.晦涩 萧瑟 塞责 十恶不赦 不事稼穑
C.氤氲 殷切 荫翳 万马齐喑 义愤填膺
D.时髦 蟊贼 抛锚 广袤无垠 名列前茅
解析:A项,都读“qiè”;B项,“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shè”,其余读“sè”;C项,“膺”读“yīnɡ”,其余读“yīn”;D项,“袤”读“mào”,其余读“máo”。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渲染 敲门砖 浮想联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斟酌 莫需有 相辅相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通牒 煞风景 永往直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斡旋 掉书袋 要言不烦 聪明一事,糊涂一时
解析:B项,莫须有;C项,勇往直前;D项,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答案: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鞭炮响起来,缤纷的花灯挂起来,市民顾不得严寒料峭,就算是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也要出来闹元宵。
B.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C.“十一”长假期间,开车自驾游的市民特别多,有很多家庭倾巢而出,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尽情享受天造地设的自然美景。
D.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让他免试入学,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解析:A项,“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语境。B项,“秩序”是就事物的整齐或混乱说的,跟先后没有关系,应改用“次序”。C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贬义词,不合语境。D项,“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是“从理论上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B项,句意重复,“不采取紧急行动”和“否则”意重复,应去掉;D项,前后矛盾,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300公里左右”则是一个概数,应删掉“左右”。
答案:C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实,网络文化并非与经典格格不入
②可以预见,网络文化的发展壮大,必定需要经典来滋养和提升文化品格
③目前呈现“浅文化”或“轻文化”状态只是其尚未成熟和健全的阶段特征
④届时,经典将借助网络手段而大放光彩
⑤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长时间、有意识的努力
⑥人类离不开经典,网络时代亦如此。
A.⑥①③②④⑤ B.⑥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⑤④⑥
解析:所给的六句话中,第⑥句引出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即“网络文化与经典”的关系问题;第⑤句话应当是总结句,可以放在结尾。语段先说目前存在的问题(第③句),然后谈网络文化与经典的“将来”(第②④句)。分析后重新组合即可。
答案:A
二、表达交流
6.将下面四个短句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变个别词语。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解析:短句变长句,首先要弄清这些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用作长句主干的一个句子;然后将其他短句改成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还需要检查该句是否为单句。“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作为主干句。
答案示例:(1)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2)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
7.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意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含意和作用。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语序,表达丰富含意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轻松舒适,轻松舒适就难以成为有作为的人,强调想要有作为就必须艰苦付出。
常用语“ ”,意思是 ,
强调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分析语段中的提示语和例句,两个例子分别是两种情形的调整,一是组成词语的语素换位,一是组成短语的词语换位,可选择其中一种作为标准进行仿写;其次,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短语;最后,要对找到的短语进行准确的解释,并指出其强调的重点。
答案示例: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任用某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人家就干脆别任用他
用人重在信任
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价格低廉的东西肯定不好,好的东西价格肯定不便宜
事物的价值和获取它的代价相当
③“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烧水时发出声响表明水还没有烧开,水真正烧开了反倒不会发出声响
真正有本领的人不会自我吹嘘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一、积累运用
1.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名词。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②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③沛公欲王关中( )
④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答案:①族 ②函 ③王 ④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词汇的引申变化。“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戚”指有婚姻关系的;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作息”,偏义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一个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至于”,古汉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至于”是个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B项,据句意可以缩为“谁为此计”,这是个疑问句;A项,是“为……所……”结构表被动;C项,是“为”字表被动;D项,是“……为所……”结构表被动。
答案:B
二、表达交流
4.阅读下面的经典选段,完成题目。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①。”(《论语·述而》)
御孙谏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②。(《老子·二十九章》)
注:①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②甚:极端。奢:奢侈。泰:通“太”,过分。
(1)由前四则可以看出,古代圣贤是如何看待“俭”的
(2)结合后两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节俭。
参考答案:(1)孔子认为,为了遵礼,即使“寒酸”,也要坚持节俭;御孙认为,俭是美德之人的共有特点;管子认为,奢与俭关系到个人的祸福;墨子认为,俭与淫关系到国家兴亡。
(2)答题要求:①要结合俭与奢的关系,讲到理性克制,防微杜渐,身体力行,力除奢华;②要联系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奢靡浪费成风,节俭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等社会现实;③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御孙说:“节俭是德行中的大德,所谓的共,就是德行相通的地方;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
所以,克制自身,遵行仪法,再加上节约谨慎,即使不会得福,也不至于灾祸临头。骄傲奢侈,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祸害,幸福也不会来临。
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所以人之常情就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难。
圣人治理天下,顺人情、依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去掉一切极端、过分的措施,去奢返朴。
5.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轫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注:①辟:同“譬”。②轫:同“仞”,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孟子这句话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2)联系现实或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解析:(1)孟子的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指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回答此题可不局限于“坚持”这一个角度,亦可从做事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或做事不可蛮干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1)孟子的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就像挖井,挖得很深还不见泉水,若是停下来,仍然是一口废井。孟子借此说明持之以恒特别是坚持到底的重要性。锲而不舍,使人成功;中途而废,哪怕是最后关头放弃,也会使人前功尽弃。
(2)现实中很多人意志不坚定,做事很难坚持到底,总是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败下阵来。古语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成功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能摘取的,要想成功必须有始有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浅尝辄止的人永远都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坚持住了,就做到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