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17课 解放战争课程标准:
1、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战与和的变奏全面内战的烽火攻守态势的转换挥师决战风卷残云中国,路在何方?共产党:民主、和平、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国民党:专制、内战、建立一党独裁政府部队士兵踏着破烂的街道进入到处瓦砾的桂林思考:请用一个词来描述你的感受?面对战后的这种局面,你认为当时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反对内战,渴望和平战与和的变奏思考: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二是拖延时间,准备内战一是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重庆谈判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战与和的变奏战与和的变奏下面的漫画反映了蒋介石的那一项政策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和平建国”
D.“假和平、真内战”磨好刀再杀《双十协定》战与和的变奏政协会议 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的烽火127万430万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人数全面内战的烽火——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一: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材料二:1947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中指出:“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之。······”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以运动战为主,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思考:材料反映了中共怎样的战略战术方针?结果如何?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全面内战的烽火陕
北山
东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全面内战的烽火阅读材料思考:这个时候中共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去解决? 在沂蒙山区纵横百里的地区内,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达百万,“人力物力的消耗空前巨大”。中共其他根据地的情况亦或多或少有所相似。如果长期继续下去,根据地势难持久,因为有些地方“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而且“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全面内战的烽火解放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攻守态势的转换解放区农民踊跃参加解放军攻守态势的转换解放区农民为
解放军运送军需物资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毛泽东选集》思考:我军在战略做出什么决策?
方针是什么?原因何在?攻守态势的转换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挺进大别山武汉南京127万430万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0万370万1947年6月人数攻守态势的转换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攻守态势的转换《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1948年9月提出:继续在长江以北作战,……并特别要求准备打若干次,每次消灭国民党军两三个兵团的带决战性的大会战。挥师决战127万430万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365万人数思考:党中央为什么敢于做出战略决战的决定?挥师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
春沈阳营口锦州关门打狗挥师决战(1948.11 -- 1949.1)华东解放军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挥师决战黄百韬兵团宿县西南
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挥师决战挥师决战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三大战役概况挥师决战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27万430万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365万190万370万1947年6月人数358万204万1949年1月挥师决战“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1949年元旦 蒋介石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风卷残云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风卷残云北平谈判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风卷残云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风卷残云五四运动 191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史实?党的建设阅读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判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
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考考你1、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B2、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声明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的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A3、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D、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C4、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 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 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 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 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A
5、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