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了解此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2.掌握归纳归纳文言知识。
3.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1.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2.整理归纳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导语
蟋蟀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昆虫,在野外随处可见,但它的知名度却比别的昆虫高很多,在很多经典的文学名篇里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诗经》当中,就是有《蟋蟀》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豳风·七月》当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常用昆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写出天气渐渐寒凉,在堂就是在宇、在户、入床下。在堂是对在野而言。蟋蟀本在野地,由野而堂是为了避寒。蟋蟀又叫促织,因为古人特别敏感。认为蟋蟀的叫声和织布声相仿,又值深秋,一听到促织叫声,妇女就准备冬衣,怀念征人游子,促织在诗歌中充满温馨浪漫的,但在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一只小小的东西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一个家庭的兴衰更迭,悲喜交替。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聊斋》中的名篇《促织》。
二、作者简介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19岁应童子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名,他是在家上学的那一种,他的父亲亲自教他,因为他的父亲请不起老师。他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所以19岁就连中县、府、道的第一名,但此后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一直到71岁才按例补了一个岁贡生,不是自己考上的,是朝廷看着那些读书很多年都没有考取功名的,就给他们一个恩典,允许他们去上学。刚刚补了一个岁贡生,4年以后就去世了。他是怎么去世的呢?“倚窗危坐而卒”,倚着窗,端坐着,去世了。他这一生都是非常不得志,而他一生其实对功名还是很热衷的,他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蒲松龄在很多的小说里边都表达了自己在功名方面不得志的一种愤懑和伤感。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聊斋志异》中“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书里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教学过程
1.通读课文:
(1)自读要求:
①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思考: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紧扣线索,用几个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简要归纳段意。
(同学们可以暂停屏幕,借助课本注释以及古汉语字典通读全文。这篇文章较长,同学们要一节节来疏通课文。)
①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迂讷 nè 裨益 bì
爇香 ruò 翕辟 xī pì
掭 tiàn 不啻 chì
抢呼欲绝qiāng 惙然 chuò
蹄躈 qiào 龁 hé
觇视 chān 俾入邑庠 bǐ xiáng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1).此物故非西产
译文: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这句话非常妙,是相当精彩的一笔。说得特别地好。这句话说得很明确了,既然这个地方没有促织,那么,小说里有关促织的悲剧就不该发生在这个地方。 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又因为“华阴令欲媚上官”。“欲媚”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奴性。因为这些原因没有蛐蛐的地方偏偏就出现了关于蛐蛐的悲剧,这里头一下子就有了荒诞的色彩,魔幻现实的色彩。 所以,“此物故非西产”这句话非常妙,是相当精彩的一笔。
2).操童子业,久不售。
译文:从事读书(意译:是个读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就是从事……行业。童子就是童生。科举时代,对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售”本来是“卖”的意思,把自己“卖”出去,也就是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常用引申义,引申为成功,达到,这里指考取。“久不售”指长期没有考中。
3)为滑胥报充里正役
译文: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里正,就是里长。明代的时候,以邻近的110户人家为一里。在这里边呢,会挑选那种家里人口多土地也多的人家的主人来担任里长,并且这个里长的职务是会轮流更替的,任期满了后会重新统计人口和土地,重新挑选。里长负责督管这110户人家的一些事务,包括缴纳赋税啊等等之类,也就是相当于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村长。里长的职务是在官也在民。他自己本身是百姓,但是他在百姓当中又是一个小头儿,得负责上下的交接,所以成名的工作往往是两头受气的,催缴赋税,他可能做不到,但是上级那边呢,他又要交差。
注意,这里使用了一个被动句。当里正,是他自己愿意的吗?不是。被奸滑的公差把他的名字报上去充当里正,所以他是被动的。
4)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译文: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
唇:严格地说,上嘴唇;吻:严格地说,下嘴唇;翕辟:一张一合的样子。很神,既神秘,又神奇,还有点神圣。驼背巫是不可能说话的,即使说了,也不可能听得懂,——否则他或者她就不是驼背巫。最好的办法是交代他或者她的动态:上嘴唇和下嘴唇一张一合。这一张一合有内容吗?没有,所以,读者“不知何词”。
5)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译文: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6)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译文:又用鸡试探它,果真像成名说的那样。
7)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译文: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③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紧扣线索,用几个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简要归纳段意。
线索是促织。
征促织——觅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献促织——评促织
《促织》的故事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记叙。请学生们再次仔细阅读文章,将文章分一下段落。
起因(第1段):征虫。
开端(第2段):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觅虫)。
发展(第3,4段):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求虫——得虫)。
高潮:(第5,6,7段):写成名失虫和再得异虫(失虫——化虫——斗虫)。
结局(第8段):成名因祸得福(献虫)。
作者的评语(第9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
三、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掌握通假字、词语活用的重点字。
2.预习:翻译“异史氏曰”一段,并对照课文第1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为了一头蟋蟀,造成百姓倾家荡产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
②安排成名发财致富的结局是否削弱了本文的批判力量?
第二课时
一、鉴赏分析
1.思考:本文的情节的确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悬念一、老实忠厚的成名因交不出合格的蟋蟀,不仅倾家荡产,而且遍体鳞伤,往后会如何?
悬念二、成名妻子问卜后得到一张画,它灵验吗
悬念三、蟋蟀死,儿痴呆,成名夫妇会走上绝路吗?
悬念四、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却又那么弱小,会有用吗?
悬念五、成名的小虫斗得过“蟹壳青”吗?
但同学们仔细想想这样的情节符合生活真实吗?小说哪些情节非常离奇?把这些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情节找出来。
提示归纳:1)卜促织;2)化促织;3)喜剧性的结尾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得促织——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从现在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情节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
魂化蟋蟀则更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这是大的悲哀。但是这是不是最大的悲哀呢?最大的悲哀是什么?社会体制的不公平,需要丧失生命,甚至丧失人性,扭曲灵魂来获得生存的机会以及发达的机会。所以他说这个社会的体制才是最大的悲哀。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作者将人间悲剧化为喜剧,非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我们看一段史料,看看当时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
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自经焉。
(吕毖《明朝小史》)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两文比较,还有几处不同:
①《野史》为骏马来换蟋蟀;
②妻失促织,惧而自缢;
③鸡啄食促织;
④夫亦自经。
蒲松龄的高超之处在于想象丰富,在写作技法上将现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相结合。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那样的喜剧形式所暗含隐藏的仍是不可言说的巨大悲剧,因此有人把这样喜剧的形式悲剧的内核结局比喻为“带笑的泪”。由上可见,将人间悲剧化为喜剧,非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大家有没有发现“成名”这个名字的玄机?我们有一句古话是怎么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蒲松龄给主人公取名“成名”,你觉得他寄托了什么样的意味?成名是个读书人,蒲松龄希望读书人能够怎样?
他希望读书人能够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学问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然而如今呢?成名他获得荣华富贵的手段,或者说途径,是什么?是他的儿子“成虫”了。他的儿子成了虫,他,才能成名。他不是靠自己的学问,不是靠自己的苦读,不是靠自己的才华,他是靠儿子的成虫,这是一个很深的悲哀。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2.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些情节?
归纳总结:
1)、这些虚构的情节推动整个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2)、以非现实的手法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败;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旨。
由此可见,作者结尾的虚幻情节,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好的愿望,也不仅仅是为了引人入胜,更不仅是为了离奇而离奇,而是通过这种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手法我们以前其实也见过,如《孔雀东南飞》的结尾,还有《梁祝》化蝶的故事。
二、品读重点语段,深入感悟心理描写
1.中国古代小说一般不大重视心理描写,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这也是小说写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成名心理的词句。
觅虫:“忧闷欲死”,“唯思自尽”
得虫:“大喜”
失虫:“如被冰雪”“僵卧长愁”
得虫:“喜而収之”“惴惴恐不当意”
斗虫:“自增惭怍”“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惊喜”
2.请学生仔细阅读,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单音节词语,填入括号内,并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和作用。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怒) ,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悲) ,见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 (喜) ,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愁) 。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 ,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 ;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 。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恐) 。
由怒而悲,由悲而喜,起伏地心理变化深刻地写出了这小小的促织是如此得牵动着老百姓的心,主宰着人的命运,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荒淫,官贪吏虐致使百姓的罪恶现实。
3. 你能参照第六节的分析方法,同样找出文中其余的心理描写吗?
第4节,寻找促织,成名的心理变化:希望——急切——愕——大喜
第7节,“试斗”时,成名的心理变化:惭怍——大喜——骇——惊喜
反映了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的生命远不如一头“促织”,表现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揭示。
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在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
成名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上的悲惨和精神上的苦痛,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罪行。
三、分析探究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节“评促织”的?
其实这样“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的历史事件又岂止这一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起诸侯国君共怒,“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导致楚国最终衰灭,宋徽宗专心书画,导致蔡京、童贯等六贼专权,明武宗朱厚照好当皇帝,导致太监刘瑾、江彬专权,明世宗朱厚熜喜欢养猫,导致太监严嵩专权,明熹宗朱由校爱上了当木匠,大权旁落到了超级太监魏忠贤手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引起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时代也太漫长了。
四、课堂小结
原来真正使得成名一家命运跌宕起伏的并不是那只小小的蟋蟀,而是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以及为图谋权贵阿谀谄媚、欺上瞒下的贪官污吏,在这些人的统治下,老百姓时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可悲可叹!
五、课后作业
请对本文中的文言知识做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