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基于学生阅读体验------ 一堂高考诗歌教学研讨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基于学生阅读体验------ 一堂高考诗歌教学研讨课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7 20: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基于学生阅读体验
------ 一堂高考诗歌教学研讨课
一、【课例背景】
连续教了几届高三,然后深深知道“教,然后知不足”之理。每一届高三复习专题之诗歌鉴赏教学,笔者都会广泛搜集、模仿名家方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于“诗词如何鉴赏”依旧茫然。问题到底出在哪?笔者搜集大量的诗歌鉴赏教学案例,观摩同伴教学,最后惊奇地发现:传统的高考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非常相似,将其简单概述为:
①教师呈现高考诗歌鉴赏考纲;
②教师结合高考题讲解诗歌鉴赏方法;
③教师要求学生解题总结答题技巧。
这样的教学结果也相似:教师教完了,即便总结出诸多技巧,学生课后遇到新题仍旧无从下手。原因何在?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诉苦说,“老师,我读不懂这首诗歌!”因为不能读懂诗歌,所以也就谈不上如何鉴赏,这就好比高楼没有屋基而悬于半空,虽然教师示范出不少诗歌鉴赏方法,但这些方法技巧是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如果学生读不懂诗歌,再好的鉴赏技巧也无从谈起,这也难怪学生每次面对一首新的诗歌都会傻眼!鉴于此,笔者在接下来的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针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做了重大调整,概述如下:
①我们一般如何欣赏诗歌;
②我们应该如何具体读懂一首诗歌;
③我们如何对接高考,探索考试答题策略。
两相对照发现:如果传统的诗歌教学属于“演绎法教学”,即教师演绎已经存在的诗歌鉴赏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学习,其特点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预设目标的实现为准,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调整后的诗歌教学则应属于“归纳法教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具体的诗歌鉴赏案例中归纳总结方法,其特点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以学生研讨为主,学生求知主动,互动性强。我们说,高考诗歌鉴赏,按照接受心理规律,其前提应该是先读懂诗歌,然后再依据读懂诗歌过程中归纳出的鉴赏方法去答题,最终才能达到诗词鉴赏与高考答题兼顾的目的。
当然,这一愿景能否实现,必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修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全市高考复习分析会上的诗歌鉴赏公开课例,具体呈现这一教学转变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搭建框架:一般如何欣赏诗?
师:同学们,平阳我是慕名而来,因为平阳有一位名气很大的诗人,“岁寒三友”就是他所提,但先不告诉大家,因为我很想知道你们一般是怎样欣赏诗歌的?
生:就是看一首诗写了什么事情,抒发什么情感
师:呵呵,简约!不过,你还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哟!请坐!
生:读诗要看诗题,一般诗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是看作者,有些名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还有就是留意一下诗词后面的注解;当然最主要还是内容,看看作者写了什么东西,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师:很具体!是不是你的老师也是这样说的?果然受过高考训练!(生笑),但我问的是“大家一般是怎样读诗的”,虽然我知道你们一般也就是为了高考而“读诗”的!(生笑),但若没有所谓的高考,我们是不是就不去读诗了呢?是不是就不会读诗呢?
生:我读诗词是因为诗歌很美,读来很享受!特别是宋词,有时候自己遇上一件快乐事情,会情不自禁地用一句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表达心情。
师:(板书“享受”)这位同学说的好!其实,一般人喜好唐诗宋词,并不是为了高考,做诗填词者也并不是为了出高考题。诗歌本是缘情言志之物,吟诗唱词者是因为诗歌能给人带来精神上“享受”。上述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为了“高考”做功利性程序化地阅读,一种是为了“享受”而阅读。其实两者是可以统一到一起的。(师投影:
浙江省考纲古诗文鉴赏评价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3W:what/how/why
师:(对着ppt上面3W)有哪位同学能看出我这里“3W”的意思吗?(环视)
生:(议论纷纷,思考)老师,是不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意思?
师:对!但这仅是表层意思,我将其称之为“三维”,一首诗“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写”三个维度建构成一个世界。而三个维度恰好对应着《考纲》所要求的内容。大家看看能否找到这种对应?
生:“写了什么”对应“文学作品的形象”“文章的思想内容”,“怎么写”对应“语言和表达技”,“为什么写”对应着“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聪明!其实,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去发散、细化自己的思维,这样能避免我们在阅读诗文时茫然无措,文学欣赏才能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品味到精妙之处,同时也能面对那功利的高考。
(二)细读文本:如何读懂一首诗?
师:“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投影)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鬓痕朝镜觉,书味夜灯知。
梦断潮生枕,愁新雁入诗。
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
诗词是诗人依情而出,很少据题而做,譬如这首诗,无题无作者无注释,甚至是没有题目的指引,这种阅读我戏称其为“裸读”。现在,大家根据刚才“三W”阅读框架,来尝试欣赏这首诗。(思考,讨论后)
生:我觉得诗人在思念自己心上人,晚上都睡不着,只能以读书打发时间。
师:你这是从哪个角度来赏析的呢?
生:从“写了什么”这个角度。
师: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极度的“思念”,像“梦断潮生枕”这句,诗人想到梦中哭醒,把枕头都弄湿了。我是从“怎么写”来欣赏的。
师:你认为这诗是写“思念”,而且认为这是一种“极度思念”,且以诗句佐证。你这已经开始“细读”诗词。
生:我也想从“怎么写”的角度来欣赏,我觉得诗的尾联“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写的好。就如写“菊花”就让我想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而重阳节又是登高怀远的节日,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诗人“思君心欲折”,这个“折”字就用得非常好!
师:不错!你这是“以诗解诗”,那我要问一问这个“折”字用得好在哪里?
生:嗯,这个我还没细想。
师:那我就换一问法:这里如果用“碎”字好不好?我们不是经常说“心碎”么?
生:“碎”字我觉的不过瘾,一下子就碎掉了,而“折”字有折磨死人的味道。
师:哦,“折”字就是故意不断,让你慢慢地忍受思念的煎熬,半死不活的!那这里除了用“碎”字外,难道非得用“折”字么?
生:我觉得这应该和后面的“菊花”有关。
师:哦,为什么呢?
生:因为“菊花”是重阳节嘛,诗人吟作此诗时,眼前所见必定是菊花,而我们对于花一般是讲“折花”,所以这里用到“折”字。
师:很好!你这般理解就读到诗文深处去了。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很类似的例子。贺知章有首《咏柳》诗,其中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诗人此处不说“二月春风似砍刀”呢?或者是“似菜刀”呢?
生:因为春天来了,春风温暖柔和,用“剪刀”比用“砍刀”更能显出春的特点。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既然是要写出春天温暖柔和的特点,那用“小刀”岂不更好?
生:哦,因为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中有一“裁”字,所以下文用“剪”字对应。
师:呵呵!很好!这汉语中特有的语言联想机制,上文提到“裁”,下文最为相近的就是“剪”字啦!就像这首诗里为何用“折”字一样,因为后面顺应的是“菊花”。
生:老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如果用“碎”字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到普通的“心碎”,而用“心折”却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师:赞一个!你能这样欣赏,其实可以联系语言学上的“陌生化”理论来解释了,这里我们三言两语也不便展开。(指着投影)同学们,关于欣赏这首诗“怎么写”有兴趣的话,课余我们还可以深入探讨。
(三)你来命题:如何解答高考的诗?
师:现在我想再请大家仔细吟诵一遍这首诗,你能看出诗中有什么问题么?
生:感觉这首诗地点不一致,诗的开头写的是“尚溪亭”,怎么突然就“鬓痕朝镜觉”了,空间跨越很大!
生:这首诗第一联和二三联看起来联系不上,有点脱节!
生:我觉得一二联不押韵,如果对调一下读作“日暮尚溪亭,清秋有馀思”就好了!
师:读书很仔细!其实我给大家“裸读”的这首诗是从网络上下载而来,你们知道这首诗是盗谁的版吗?
生:不知道!
师:还记得我们刚上课时留下一个问题么?我让你们猜我是慕谁名而来的?
生:哦,我们平阳历史上的一位诗人。(生笑)
师:是的,就是平阳县史记载的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我就是盗他《溪亭》一诗的版。(同时投影两首诗:
溪 亭 林景熙 无 题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鬓痕朝镜觉,书味夜灯知。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梦断潮生枕,愁新雁入诗。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
[注] :“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
师:大家诵读一遍,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区别。(生齐读)
生:我觉得出了第一句以外,其他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
师:(笑)那这首诗还是写“情思”吗?
生:不是了!但确是写“思”!
师:是的,现在我们这首诗有作者、标题、注释,来看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林景熙是何许人也,(教师边投影幻灯片,边讲解)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浙江平阳腾蛟带溪人。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南宋灭亡后,他时怀旧君故国之思,晚年隐居于平阳白石巷。
现在大家能否从“三W”框架出来,依照高考题型,为自己家乡大诗人的作品命制几个题目。试试看!(学生活跃起来!)
生:我从“写什么”的角度拟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想问“为什么作者用‘溪亭’做诗的题目”。
师:前面同学是从“写什么”的角度来命题,其实“写了什么情感”,注解已经给了我们提示。
生:应该就是一种“馀思”吧!就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
师:对,诗题本身已经做了内容上的注解,所以这首诗鉴赏点应该放在“怎么写”上。不同诗词有其不同的特点。这样,我们先解答一下为什么作者用“溪亭”做题目,谁来说说看?
生:“溪亭”应该是诗人吟作此诗时所在之处,整首诗写到的景象都是在“溪亭”所能看到的。
师:的确如此。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当中很普遍的。这样,我们切换一个欣赏角度,从“怎么写”来尝试一二。
生:我觉得诗人在表达自己思绪之时写到“闲坐数流萤”一句非常绝妙。
师:为何妙?
生:这句诗中用一个“数”字,读起来有深意,因为人只有到了很无聊的时候才会去数那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师:不错,你能够对诗词进行炼字欣赏,已经开始往诗词的深处欣赏了。同学们,诗人林景熙的这首《溪亭》被2007年广东省作为一道8分值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其中第二题就有你刚才所说的“数”字艺术效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师投影:题目: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生:我觉得“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那种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师:基本和参考答案一致!加4分!同学们,其实,我们发现近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很多都是从“怎么写”的角度出题的。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堂诗词鉴赏课的收获了!谁来说说?
(四)总结提升:我的一点收获
生:诗歌从“写什么”角度读起来比较容易,大多数主题离不开“爱恨情仇”“离愁别绪”“思乡怀远”等。
师:赞同!你刚才说的这些主题都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方式的演绎。可谓是千人千面千手,所以文学欣赏才有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
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还有一个“三维”的框架来读诗词的!这对我们今后如何去欣赏古诗词提供了路径。
师:呵呵,很好!其实除了古诗词,其他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按“三维”的框架来欣赏的。谁还有讲?
生:我觉得在遣词造句时应避开熟悉的词语,就像能用“折”字就不用“碎”字。
师:你说的是词语的“陌生化”吧!这个大家课后可以再找资料研究。同学们,下课了,最后,我也用一首小诗送给大家(师边想边吟诵)
借用景熙一首诗,
平阳学子备考时。
诗词鉴赏千古事,
得失成败寸心知。
【课后反思】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就是要试图在学生和教育影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一种表面形式上的新旧知识联系,而应是知识与学生经验、体悟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基于教师想当然认为有用的东西,而应基于学情,聚焦学生目前的经验和体验。这也使得笔者对高考诗歌教学乃至其它文学作品教学有了如下感悟:
1.以学生体验为起点进行阅读
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本,这是诗歌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教师关注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首先就要以学情为基础,要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答题能力,只有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的能力去确定学习目标,才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其实,大凡文学作品教学都有相通之处,阅读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已有体验为依托,学生以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链接文本阅读,在阅读中提升经验。如果教师心中没有学生知识能力的现状图,仍将学生的起点设想为“零”,就容易形成以教师预设目标为体现的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教学。
2.以学生体验为基点亲历阅读
以高考诗歌教学为例,过去传统的诗歌教学,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诗歌阅读体验,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实践证明,真正的诗歌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点,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其实,阅读教学的目的本身就是师生共享文本的意义世界,这一过程就是要在立足经验、亲历阅读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奠基。
从上述课例来看,这堂课的教学思路由三个层次构成:如何欣赏一首诗;如何读懂一首诗;如何解答高考的诗。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知识到实践,在梯度中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始终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点,以学生研讨为主,让学生以感受、思考、探究的方式阅读文本。
3. 以学生体验为悟点升华阅读
在接受、理解和阐释文学作品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与文本保持心灵沟通时,他们会带着先前的体验参与阅读,甚至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解读。实践证明,学生已有的体验就是他们解读文本的感悟点,体验的发展变化使得每一次阅读理解都不同于前一次所得。譬如上述诗歌教学课例中学生之前有了“思君心欲折”一句中“折”字妙用的分析,然后就有了对“闲坐数流萤”一句中“数”字的精彩理解。之所以有这一阅读深化,就在于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价值去解读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生活体验、情感价值。
同理,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学生与自己的阅读体验对话,从而不断升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当学生浸入文本中与自我对话,边阅读边反思自己的理解,学生内心的感受与文本之间的矛盾就会促使其去思考、感悟和探究,使其困惑不断走向澄清,自我的情感思维不断地获得充实和发展,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断得以升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