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幽”“雅”等4个生字,会写“幽”字,会写“参差”等词语。
(二)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是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描写丁香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通过结合生活和阅读经验展开联想,体会丁香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课件。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回顾,梳理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2.引导学生回顾《草原》一课,梳理阅读方法。(相机板书:生活经验、联想)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丁香结,指名读)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联想到什么?(齐读)
(三)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认读。(课件出示,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准下列带拼音词语)
幽雅 衣襟 妩媚 笨拙(zhuō) 参(cēn)差(cī) 单薄(bó) 斗(dǒu)室 窥着 浑浊 朦胧 潇洒 渗过来 着(zhuó)了水滴
2.指导书写“幽”字。
(1)教师示范,讲解要点。
“幽”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内后外,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两个“幺”,最后写外面的竖折和竖。
(2)学生练写。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默读要求。(出示自读课文)
课题是丁香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丁香结的?除了写丁香结,还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反馈、梳理内容。
预设: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丁香花,(板书:丁香花)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丁香结。
(四)研读“丁香”,了解特点
1.默读语段,整体梳理。
(1)明确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花的。
(2)学生默读,尝试完成《作业本》第三题。(课件出示练习)
3.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填一填。
(3)组织交流反馈。
预设:形状——星星般的小花;颜色——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4)小结过渡。作者眼中的丁香花有形、有色、有味,(板书:形、色、味)她在具体描写丁香花的形、色、味时,又想到了什么呢?读着作者的描写,你又想到了什么?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研读词句,学习方法。
(1)批注联想,组内交流。
①独立学习:默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圈画重点词句,简单批注联想到的。 ②小组学习: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体会。
(2)组织交流,学习方法。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丁香的美。
预设“星星”:引导学生联系平时夜空中看到的繁星,体会丁香花繁密、美丽、小巧的特点。
预设“缀满”:引导学生联系秋天的桂花形态,体会丁香花多、美丽、芬芳的特点。
预设“窥着”:引导学生联系俏皮、害羞的小姑娘,体会丁香像孩子般活泼、灵动。
预设“探出”:引导学生联系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诗句,体会描写异曲同工之妙。(相机出示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小结过渡。读课文的时候,也可以联系阅读经验想开去。(板书:阅读经验)接下来,我们用相同的方法交流其他的句子。
(2)运用方法,体会丁香的美。(相机出示句子)
①预设一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A.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B.引导抓住“潇洒”一词展开联想:生活中的哪些人或事让你感受到犹如丁香的洁白大方。(预设:联系电视剧中的大侠的大方,有风度)
C.引导抓住“朦胧”联想。
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并结合图片(出示月下丁香的图片),体会月光下的紫丁香含蓄的美。
②预设二。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A.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预设:抓住“檐前积雪”这个词,联想生活中积雪厚、白的特点,从而体会丁香花的繁密、洁白)
B.联系诗句联想。
引导:“檐前积雪”这种写法极富诗意——在古代诗词中,花与雪常常联系在一起,有把花比作雪的,也有把雪比作花的。(课件出示)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诗句有这样的联想的?
C.齐读句子。
③预设三。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A.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照耀”一词,可以联想到太阳,感受到丁香花的繁密。
B.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
聚焦第三自然段的句子。(课件出示)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C.小结。每当作者习作时,陪伴他的都是——丁香花,所以,丁香花就是作者记忆里的春天,这样的丁香花不光能带给作者习作的灵感,它更像是作者的一位——朋友,一位知己。
④预设四。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A.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预设:抓住“莹白”这个词,联想到珍珠项链、玉石等事物,体会丁香颜色的美)
B.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联想。
提问:课文是写丁香的,这句话为什么要写绿叶和红窗,删去这句好不好?
⑤预设五。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
引导学生想象色彩交相辉映的景象。
(五)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欣赏了美丽的丁香花,知道了阅读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联想开去,也可以借助阅读经验联想开去,(板书: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借助这些阅读方法,去体会丁香结带给作者的思考。
附板书:
丁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