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4张ppt含音频)+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4张ppt含音频)+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8 08:17:52

文档简介

姓名
赵蕾
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罗斯福新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前一课重点讲述1929~1933年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学好 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设定于高一下学期,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对 罗斯福总统也略知一二,经过高中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同时对经济史的发展脉络 也逐渐熟悉,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利用微课及图片影音资料及计量史学特征,探究新政实质及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件提供的史料,体会罗斯福总统乐观积极勇于作为的精神,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包括:文字史料、音频、视频、表 格,结构图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引用更多史料,使学生更具体了解相关史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通过 展示图片、分析史料等手段,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视频的引入,使学生能 够更身临其境,更加深层次和形象地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将本节课内容有明确的线索,更好地、全面地掌握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学生结合金融、 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导出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在资本主义运行机 制调节中的作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复习
提问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影响
回答
口头提问
导入
利用PPT动画效果在一张幻灯片中展示罗斯福不同人生时期的图片
思考图中的人物事迹,进入本节课学习
动画图片效果、ppt展示
讲授
教师提供材料,利用PPT呈现相关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讲授新政相关内容
学生根据材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图片、视频、文献、图表史料;微课资料。PPT展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提供材料,明确任务要求,并巡回指导
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图表、文献史料,PPT展示
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巩固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框架PPT展示
限时训练
多媒体展示
自主完成
出示答案
建构
教师操作多媒体
合作
出示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节课中,教师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创设情景,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在知识方面引导学生从相关图片、史料、影像资料的学习中掌握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合 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件24张PPT。第15课 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要求(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一、临危受命 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着什么危险状况?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下降等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一、临危受命 危机到来时胡佛政府采取什么经济政策?结果又如何呢?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政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恶化,矛盾更加尖锐一、临危受命 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一、临危受命 参加竞选时,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领导人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罗斯福上台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我将为人民实行新政,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 罗斯福演说词探究问题一:这个国家有没有立马行动呢?又是从哪些方面行动起来的呢?依据表格整理新政内容二、实施“新政” 材料一: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二、实施“新政” 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思考:为什么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等?为什么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加强国家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生产过剩,对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积极作用。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二、实施“新政” 材料三: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思考: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3、调整农业政策二、实施“新政” 田纳西水利工程 思考:“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工程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增加了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稳定社会秩序;材料四:当时全美国的工赈机关总计雇佣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3、调整农业政策4、增加社会福利二、实施“新政” 材料五: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思考:这些社会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保障了个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个人的政治地位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3、调整农业政策4、增加社会福利5、加强社会立法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了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甚至前总统胡佛还指责罗斯福是个共产主义者。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探究问题二: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吗? 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这就难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思探究三: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了是旧民主秩序” ——请问罗斯福永远纠正了缺点吗?1、新的经济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新政新在哪里学思探究四: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要“接受人民的委托”,那么,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对美国公众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快速浏览 概括总结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教材情况归纳新政影响
经济上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政治上制度创新影响深远三、摆脱危机困境新政影响本节知识结构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政策
社会福利与立法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深远.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有人说:(罗斯福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罗斯福 )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政府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B 美国政府开始兴办企业
C 政府干预经济
D 政府不再干预经济C知识反馈: 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节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D 右图是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美国( )
A 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B 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C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失灵
D 胡佛信任新政府A 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本届中央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结合本节学习的内容,从上述角度谈谈我们从中应得到哪些重要借鉴和启示?答案提示:
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扩大就业机会
注意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思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