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泊秦淮》《贾生》教学课件 从商女、贾生形象品读怀古诗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泊秦淮》《贾生》教学课件 从商女、贾生形象品读怀古诗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7 23: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从商女、贾生形象品读怀古诗
——以《泊秦淮》《贾生》为例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把握商女、贾生的形象,理解诗歌意境;
3.学习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知识导入
文学趣识
“大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秦淮河在哪个省?
“泊秦淮” “商女” “访贤臣”
“可怜” “虚” “苍生”
14
27
16
25
40
13
26
30
35
怀古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研读诗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读指导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读指导
泊秦淮
(唐)杜牧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砾,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唱着《玉树后庭花》。
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
1.诗歌题目传达了哪些信息?
2.诗歌第一、二句写了什么?
3.诗歌第三、四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商女是怎样的人?
5.对于商女,诗人是怎样的态度?
6.透过商女形象能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唐)杜牧
“泊秦淮”能改成“游秦淮”吗?
结合诗人生平经历思考。
讨论1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唐)杜牧
“泊秦淮”能改成“游秦淮”吗?
1.“泊”指停泊、停船靠岸,“秦淮” 指秦淮河,诗题点明地点和事件,写诗人在秦淮河一带停泊。
2.“泊”指漂泊,漂泊是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被迫在外游荡,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讨论1
讨论2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歌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烟”“水”“月”“沙”“酒家”等景物,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有一个词用得非常传神,找一找
“笼”指笼罩,薄雾轻烟笼罩着秦淮河月夜的景色,形成一种朦胧甚至有些凄凉的氛围;
“笼”字既在写景,也在抒情。这样朦胧、清冷的夜景也笼罩着诗人的心情,产生一些伤感的情绪。
借景抒情
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一条穿城而过的河道。据说开凿于秦始皇时代。 经过历代文人且客品题,它的名字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秦淮成为游赏之地,贵族豪富们经常到此纵情声色。因此有“南朝金粉”一说,可见其繁华。
讨论3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第三、四句讲了一件什么事?
诗人听见、看见那些卖唱的歌女们,不知道亡国之恨,还在隔江的酒家里唱《后庭花》曲。
结合注释与阅读材料,概括“商女”的形象
商女:歌女。
《后庭花》:用典,原名是《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创制的靡靡之音,它在南陈灭亡之后,被称为“亡国之音”。
批判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
阅读材料
材料一:《辞源》《汉语大词典》等现代权威工具书,释“商女”均为“歌女”。在唐诗中第一次出现“商女”意象的并非杜牧的《泊秦淮》。一为初盛唐之际张说的《安乐郡主花烛行》,一为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读张籍古乐府》。
材料二:唐代的妓乐非常盛行,贵族富户家中多蓄养歌舞家妓,供贵族娱乐赏玩,对于主人而言,她们是绝对的私人财产。王公贵族之家的姬妾、家妓常有数百人之多。“商女”尽管身份有别,一为宫妓,一为家妓,但她们的本质和命运却是相同的,都是供人娱乐的歌儿舞女。
地位卑微
命运悲惨
讨论5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是批判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吗,他在批评谁?
改写1:商女虽知亡国恨,隔江悲唱《后庭花》。
改写2:商女应知亡国恨,隔江悲唱《后庭花》。
诗人表面上是在批判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实则是对当朝达官显贵纵情声色、荒废朝政的批判和讽刺。
这两句诗歌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重蹈覆辙。表达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借古讽今
透过商女形象能看到怎样一位诗人形象?
讨论6
职业 社会地位 个人命运
商女 卖唱歌女 地位卑微 命运悲惨
杜牧
小小幕僚
不被重用
报国无门
关怀忧虑国家命运的士大夫形象
学以致用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朗读指导
贾生
(唐)李商隐
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诗歌围绕贾生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贾生是怎样的人?
3.对于贾谊,诗人是怎样的态度?
4.透过贾生形象能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问题1
诗歌围绕贾生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求贤若渴
询问鬼神之事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的贤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
谈至深夜,汉文帝向前移动坐席靠近他,可惜皇帝不关心民生却只关心鬼神。
欲抑先扬
问题2
结合诗歌与材料,思考贾生是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贾生,即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有“洛阳才子”之称。贾谊年少时就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于文章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期,他被委以博士之职。汉文帝越级提拔贾谊为太中大夫,大臣因嫉妒而进言诽谤,贾谊因此被汉文帝疏远,谪为长沙王太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最后抑郁而亡,年仅三十三岁。
材料二:《史记》中有一篇《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并列作传,是因为这两人都有“信而见疑,忠被谤”的遭遇,他们虽然政治上不得志,但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代文人常常将贾谊作为书写“不遇”的一个符号。
天赋绝伦
怀才不遇
问题3
对于贾谊,诗人是怎样的态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惜
徒然
第一句从正面着笔, 写汉文帝征召贾谊,设置悬念;
第二句点出征召贾谊的原因,因为他才情无与伦比;
第三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文帝虚心求教, 求贤若渴的情态;
第四句笔锋一转,描述贾谊希望的落空,讽刺了文帝的所谓求贤, 同时对贾生寄予了无比的同情。
惋惜
同情
自怜
问题4
透过贾生形象能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材料二:李商隐有 5 首诗提到过这个“贾谊”。李商隐以贾谊自比,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才智和抱负,另一方面恰好说明现实中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的悲哀。
材料一:《唐才子传》记载: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 他就又投靠桂林总管郑亚,在幕府中任判官,后来又随着郑亚贬官到了循州,三年后才回京,《贾生》一诗大致做于此间。他少有才名, 更兼有大志, 但偏偏命途多舛, 陷于牛李二党之争中屡遭排挤和打击, 最后潦倒至死。
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落魄文人
小结
人物形象 抒发情感 诗人形象
《泊秦淮》 地位卑微、命运悲惨的商女 讽刺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关怀忧虑国家命运的士大夫
《贾生》
天赋绝伦、怀才不遇的贾谊
讽刺识人不清的统治者, 哀叹贾谊的命运
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落魄文人
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假如穿越到唐朝,面对当时的杜牧、李商隐,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话,写下来。(两位诗人任选其一,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