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六校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六校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7 17: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抚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校协作体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历 史
命题单位:抚顺市十二中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宗法制的影响 D﹒人本思想的盛行
2、“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之……故以亲屏周。”“□□”中应为(   )
A.禅让 B.世袭 C.封建 D.宗法
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浓厚的宗族色彩
C. 皇帝非常勤政 D. 权力高度集中
4、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
B.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
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皇权 C.限制地方权限 D.扩大中央权限
6、北宋基本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官制的变化实现的 (   )
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 ②转运使的设立 ③通判的设置 ④刺史制 ⑤三司使的设置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7、近来穿越剧非常流行。热播于2002年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讲述的是两位现代女性穿越到明朝朱元璋时代,她们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设中朝,限制相权 B.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D.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8、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
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10、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雅典民主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法律很不健全
11、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其家人拒不履行他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将罗莫洛家人告上法庭。那么,当时法官的判决应该是( )
A.偏袒罗莫洛家人 B.依罗莫洛遗嘱宣判
C.依《十二铜表法》 宣判 D.依《民法大全》宣判
12、右图是为纪念某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13、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14、“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5、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有创意并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
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国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北伐失利 D.安庆保卫战失利
18、“宁可使中夏(指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近代中国与此类似的言论是( )
A.“扶清灭洋”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东洋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玩”
19、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20、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B.武昌起义和五四运动
C.湖北军政府成立和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
21、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其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标志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诞生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23、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
①有利于正面战场的作战 ②有利于敌后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
③消除了国共积存多年的矛盾 ④有利于中华民族力量凝聚,共同御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
24、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5、规范了政府行为,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是 ( )
①《选举法》 ②《行政诉讼法》 ③《行政复议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A.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26、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
理论的是(  )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27、2010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8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
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9、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苏联综合国力增强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0、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 )
A.“冷战”兴起 B.核战争威胁最终消失
C.世界总体形势走向缓和 D.世界形势日趋紧张
第Ⅱ卷(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15分,32题15分,共计30分)
31、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材料四 早在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就告示全国:中共的“根本主张,是要真正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对此,“共产党是决不放弃的”…… 1949年,历史翻到新的一页。…… 举国上下,政通人和,民主政治开了一个好头。
——应克复《论中国现行代议制度之改革》
嬴政开创了何种政治体制?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他加强自身权力采取的措施。(5分)
材料中所说的“民主制”有哪些基本特点?(2分)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试以英国和美国为例说明。(2分)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中国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的标志是什么?除此之外,新中国还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6分)
3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找出材料一中能够反映中国人坚决拒绝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4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方针,(3分)指出其出台时国际关系的背景。(2分)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2分)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4分)

三、评论题(10分)
3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第I卷(60分)
单选题(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5 CCDBB 6——10 DCBCB
11——15 AACBC 16——20 ABACD
21——25 DCBDB 26——30 BBBAC
第Ⅱ卷(4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两道题,其中31题15分;32题15分)
31、(共15分)
(1)贡献: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措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以及细密严苛的法律(每点1分,任答对3点得3分)。
(2)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每点1分,共2分)
(3)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每点1分,共2分)。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每点2分,共4分)
32、(共15分)
(1)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反帝口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每点2
分,共4分。如果只答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而没有答出反帝的内容则不给分)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分)
特点:“冷战”局面业已开始(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2分)
(如果答“两极格局”的形成则不给分)
(3)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2分)
原因:①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理性(或
国人观念的改变)。(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2分)
②国际:两极格局瓦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2分)
三、评论题(10分)
33、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史论结合,教师可酌情给分。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PAGE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