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从 军 行
导入
关于抒发爱国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简介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杜甫(698—756)
写作背景
盛唐时期,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次侵扰边境,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将士都渴望在这个时代立下战功,诗人也被伟大多的时代精神所感染,于是便作了《从军行》组诗七首,此为第四首。
解题
从 军 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边塞诗
文化常识
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
走进古诗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走进古诗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由朗读
走进古诗
字词解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成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漫天的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孤城:即边塞古城。
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穿:磨破。
金甲:铠甲的美称。
破:击败。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走进古诗
诗意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遮暗了绵延的雪山,站在边塞孤城上遥望远方的玉门关。
守边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磨穿了身上的铠甲,大不打败西部的敌人,就绝不回还。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古诗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通过青海湖、长云等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从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赏析古诗
“暗”字突出了自然环境的萧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孤”字既说明地理位置偏僻、遥远,又突出了边关将士内心的孤寂。
赏析古诗
这两句以戍边将士的口吻发声,抒发了他们的豪情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古诗
“黄沙”突出边塞的荒凉,条件的恶劣。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古诗
历经“百战”而“穿金甲”,将戍边时间的漫长及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古诗
“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古诗
环境描写
直接抒情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描写的是哪里的环境?
思考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写得是西北边塞的景象。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边关的艰苦环境以及守边将士们的战斗生活,歌颂了守边将士们不畏艰苦、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拓展积累
心系国家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