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8 09: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第二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8题,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赠送(zènɡ) 犹豫(yóu) B.增加(zēnɡ) 挑选(tiāo)
C.钥匙(yào) 缤纷(bīnɡ) D.曲折(qū) 争取(zhē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上寒山石径斜 (歪斜,弯曲)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D.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生出)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泥  放晴  明朗  亮金金
B.棕色  邮票  排列  规则
C.青凉  留意  香甜  过冬
D.丰收  菊花  迟到  风叶
4.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上网搜索,根本不需要查字典。
B.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如“饥肠辘辘”一词,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就是“饥肠辘辘”。
D.有时候在句子中可以找到跟词语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就可以用反义词否定法来理解词语。
5.下图是一幅秋景图,给这幅图配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果实累累,爱它的层林尽染。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7.“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意思是( )。
A.果树把小朋友绊倒了。
B.秋天的水果太香甜,吸引着小朋友。
C.小朋友太喜欢吃水果了。
D.小朋友太贪玩了,不想离开。
8.“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这句话应放在( )。
①老师让我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②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言字旁”,共2画。③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了“言字旁”,看看后面的页码。④我翻到有“言字旁”的那页,就可以从6画中找到“诚”字。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9.以下词语中描写春天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粉妆玉砌 银装素裏 B.生机勃勃 骄阳如火
C.艳阳高照 挥汗如雨 D.万物复苏 鸟语花香
10.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这里的“音乐厅”指的是大自然。
C.“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这里的“睡大觉”指冬眠。
D.金翅雀是一种以昆虫为生的鸟类,所以早早地就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第11~14小题,第11小题11分,第12~14小题各4分;共23分)
1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①秋风( ) ②天高( )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的特点
③金桂( ) ④( )尽染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的特点
⑤五谷( ) ⑥( )累累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的特点
从树上飘落的一片黄叶,便知道秋天来到了,这叫 。
大自然循环往复,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情景用成语说就是

1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③出名,有名望;④用鼻子嗅气味。
爷爷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联播。 ( )
百闻不如一见,桂林的山水真令我陶醉。 ( )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 )
(4)姚明是举世闻名的篮球运动员。 ( )
13.读一读,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①桃红柳绿 ②骄阳似火 ③金桂飘香 ④粉妆玉砌
(1)一场大雪过后,大地就成了一个 的世界。
(2)刚才还是 ,转眼就乌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劈 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3)阳春三月,郊外 ,游人流连忘返。
(4)秋天到了,公园里 。
14.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 。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缩句)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5~19小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填空,每小题每空1分,第19小题每组1分;共13分)
15.杜牧的《山行》一诗中交代诗人停车赏景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
, ”两句写秋风吹动梧叶,勾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7.《赠刘景文》一诗中苏轼勉励朋友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上学路上看到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说明要善于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9.古诗连一连。(5分)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菊残犹有傲霜枝
停车坐爱枫林晚 江上秋风动客情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0~27小题,共19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20~22小题。(本小题共8分)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① 萧萧送雁群。
朝②来入庭树③,孤客④最先闻⑤
【注释】①至:到。②朝:凌晨。③庭树:庭园的树木。④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闻:听到。
20.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和( )。(2分)
A.由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由远及近 D.由近及远
21.诗中的“ ”字最能表达作者内心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3分)
A.思念家乡,迫切想要归家 B.热爱秋天,赞颂秋天
C.与友人不能相见的思念 D.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22.从诗题中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 ,作者分别从
和 中感受到了它。(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3~26小题。(本小题共11分)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器轰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23.用一个字为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2分)
24.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秋景图。(2分)
25.用“ ”画出相照应的句子。短文的结构是 。(3分)
26.文中的“你”指 ,这样称呼的好处是 。
(2分)
27.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之情。(2分)
五、习作。(本大题第28小题,共25分)
28.题目: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当时的天气怎样?心情怎样?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赶紧用日记的形式把它记下来吧!
1.写一篇日记,要注意格式。300 字左右。
2.请另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第二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试题Ⅱ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8题,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赠送(zènɡ) 犹豫(yóu) B.增加(zēnɡ) 挑选(tiāo)
C.钥匙(yào) 缤纷(bīnɡ) D.曲折(qū) 争取(zhē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远上寒山石径斜 (歪斜,弯曲)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D.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生出)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水泥  放晴  明朗  亮金金
B.棕色  邮票  排列  规则
C.青凉  留意  香甜  过冬
D.丰收  菊花  迟到  风叶
4.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上网搜索,根本不需要查字典。
B.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如“饥肠辘辘”一词,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就是“饥肠辘辘”。
D.有时候在句子中可以找到跟词语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就可以用反义词否定法来理解词语。
5.下图是一幅秋景图,给这幅图配诗,最合适的一项是( B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果实累累,爱它的层林尽染。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7.“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意思是( B )。
A.果树把小朋友绊倒了。
B.秋天的水果太香甜,吸引着小朋友。
C.小朋友太喜欢吃水果了。
D.小朋友太贪玩了,不想离开。
8.“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这句话应放在( C )。
①老师让我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②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言字旁”,共2画。③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了“言字旁”,看看后面的页码。④我翻到有“言字旁”的那页,就可以从6画中找到“诚”字。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9.以下词语中描写春天的一项为哪一项( D )。
A.粉妆玉砌 银装素裏 B.生机勃勃 骄阳如火
C.艳阳高照 挥汗如雨 D.万物复苏 鸟语花香
10.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这里的“音乐厅”指的是大自然。
C.“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这里的“睡大觉”指冬眠。
D.金翅雀是一种以昆虫为生的鸟类,所以早早地就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第11~14小题,第11小题11分,第12~14小题各4分;共23分)
1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①秋风( 习习 ) ②天高( 云淡 )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天气 的特点
③金桂( 飘香 ) ④( 层林 )尽染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植物 的特点
⑤五谷( 丰登 ) ⑥( 硕果 )累累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秋天 丰收 的特点
从树上飘落的一片黄叶,便知道秋天来到了,这叫 一叶知秋 。
大自然循环往复,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情景用成语说就是
春华秋实 。
1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③出名,有名望;④用鼻子嗅气味。
爷爷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联播。 ( ② )
百闻不如一见,桂林的山水真令我陶醉。 ( ① )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 ④ )
(4)姚明是举世闻名的篮球运动员。 ( ③ )
13.读一读,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①桃红柳绿 ②骄阳似火 ③金桂飘香 ④粉妆玉砌
(1)一场大雪过后,大地就成了一个 ④ 的世界。
(2)刚才还是 ② ,转眼就乌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劈 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3)阳春三月,郊外 ① ,游人流连忘返。
(4)秋天到了,公园里 ③ 。
14.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 跳起舞来 。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缩句)
我穿着小雨鞋 。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5~19小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填空,每小题每空1分,第19小题每组1分;共13分)
15.杜牧的《山行》一诗中交代诗人停车赏景的原因的句子是:
__停车坐爱枫林晚_,__霜叶红于二月花__。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两句写秋风吹动梧叶,勾起诗人____思念家乡___的情感。
17.《赠刘景文》一诗中苏轼勉励朋友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诗句__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__。
18.《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上学路上看到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说明要善于 __发现美__,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 ____赞美__之情。
19.古诗连一连。(5分)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菊残犹有傲霜枝
停车坐爱枫林晚 江上秋风动客情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0~27小题,共19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20~22小题。(本小题共8分)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① 萧萧送雁群。
朝②来入庭树③,孤客④最先闻⑤
【注释】①至:到。②朝:凌晨。③庭树:庭园的树木。④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闻:听到。
20.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A )和( C )。(2分)
A.由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由远及近 D.由近及远
21.诗中的“ 孤 ”字最能表达作者内心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 )的情感。(3分)
A.思念家乡,迫切想要归家 B.热爱秋天,赞颂秋天
C.与友人不能相见的思念 D.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22.从诗题中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秋风 ,作者分别从
雁群 和 庭树 中感受到了它。(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3~26小题。(本小题共11分)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器轰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23.用一个字为短文拟个题目:___秋__(2分)
24.短文写了_花园_、__田园__、__果园_、__山坡__四幅秋景图。(2分)
25.用“ ”画出相照应的句子。短文的结构是 总-分-总 。
26.文中的“你”指 秋天 ,这样称呼的好处是 显得更加亲切 。
(2分)
27.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喜爱与赞美 之情。(2分)
五、习作。(本大题第28小题,共25分)
28.题目: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当时的天气怎样?心情怎样?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赶紧用日记的形式把它记下来吧!
1.写一篇日记,要注意格式。300 字左右。
2.请另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