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7.19.1.2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上7.19.1.2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21 14: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昆虫→青蛙→蛇 B.草→昆虫→食虫鸟
C.鲫鱼→水蚤→藻类 D.阳光→藻类→鲢鱼
2.太阳升起,草原上野兔正在吃苜蓿,一只鹰从天而降,野兔成为它的美食,残骸最终被细菌分解。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阳光→野兔→鹰 B.苜蓿→野兔→鹰
C.野兔→鹰→细菌 D.苜蓿→野兔→细菌
3.“草尽狐免愁”的谚语中蕴含着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草→免→狐→细菌
C.狐→草→兔 D.草→兔→狐
4.下列哪项符合食物链的概念( )
A.蚱蜢→食虫鸟→蛇→鹰
B.禾苗→野兔→蛇→鹰→微生物
C.青虫→食虫乌→山雀→雀鹰
D.牧草→鼠→狐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6.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  )
A.能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和真菌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C.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D.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7.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真菌
8.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 )
A.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C.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D.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的细菌和真菌
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南岳衡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 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某同学根据下图书写了4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
C.草→蛇→鼠→鹰 D.土壤→草→鼠→鹰
11.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① ② ③ ④ ⑤
单位体积中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④→①→②→③→⑤ D.④→①→③→②→⑤
12.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如果这条食物链中有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毒物质含量如图1所示,若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乙数量增加 B.丁数量减少
C.乙和丙数量都减少 D.丁数量增加
14. 如图是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鱼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若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补充分解者即可
D.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15.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下列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缺少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故A错误。
B.该链状结构正确表示生产者草和消费者昆虫、食虫鸟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故B正确。
C.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故C错误。
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苜蓿与消费者野兔、鹰它们之间的关系,B正确。
C.起始点不是生产者;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错误。
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3.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故B错误。
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并且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而“狐→草→兔”从消费者开始,同时箭头也由消费者指向生产者,故C错误。
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的捕食关系,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A.蚱蜢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且起始端应该是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
B.微生物在食物链中通常作为分解者存在,它们不参与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此外,食物链通常不包括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C.青虫同样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食物链应该从生产者开始,C不符合题意。
D.牧草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物质:鼠是一级消费者,以牧草为食:狐是二级消费者,以鼠为食。箭头方向正确,且没有包含分解者,D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A.青草被野兔捕食,因此箭头应指向野兔,故A错误。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青草与消费者野兔、狼它们三者的关系,故B正确。
C.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如青草→野兔→狼,故C错误。
D.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起点)→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所以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不正确;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C、整个食物链都反了,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正确;
D、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起点)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9.答案:B
解析:A、南岳衡山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
B、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B错误
C、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C正确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的共同家园,D正确
10.答案:B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鹰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鹰,蛇,鼠,草之间吃鱼被吃的关系搞反了,故不符合题意;,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鼠,蛇,鹰它们四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蛇与草,鼠与蛇的关系搞错了,应该是鼠吃草,蛇吃鼠,故不符合题意;,土壤属于非生物,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B
解析:农药属于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能被分解或排出,因此会随着食物链而逐渐积累,因此,处在食物链的低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农药较少,越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农药越多,故B符合题意要求。
12.答案:A
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乙、甲,因此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是丙→丁→乙→甲。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甲,因此若有一种有毒物质能随该食物链流动,则在甲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
13.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图中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为:乙→甲→丁→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丁和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乙因甲的增加而减少。可见D正确。
14.答案:B
解析: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浮游植物一→鱼→白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一→白鹭;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鱼→白鹭: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河虾一→白鹭,故A错误。
B.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同时鱼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植物为食物,它们之间又为竞净关系,因此浮游动物和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故B正确。
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的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鱼、河虾、白鹭等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错误。
D.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属于陆地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故D错误。
15.答案:(1)4
(2)猫头鹰
(3)绿色植物(或草、生产者)
(4)D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共四条。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3)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图体现了动态平衡现象。故选D。
苏教版八上《7.19.1.2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