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第一节 美苏争锋 课件(35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第一节 美苏争锋 课件(35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8 09:09:48

文档简介

姓名
王艳霞
单位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教学设计
?
教学主题
美苏争锋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核心内容讲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分三节课向学生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本专题第一节《美苏争霸》主要讲述了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具有了解历史、探究问题的动机,但对核心问题缺乏深刻认识要注意积极引导,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地图、图片、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
?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2、理解美国的实施冷战政策的背景、目的,通过探究美苏对峙中各自所采取的措施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和平以及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再现、史料研究,来探究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及其表现
2、通过分析对比对核心问题开展讨论探究。
3、通过图片、地图、音像资料、文字材料认识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方面的对立是形成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
2、大国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第一部分:于无声处听惊雷——从盟友到对手(美苏争锋的背景)
? 学生较难理解美苏两国势均力敌等内容,课件出示图片雅尔塔会议、美苏实力对比等资料,以丰富的 资料和信息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第二部分:试问天下谁敌手—— 美苏“冷战”(美苏争锋的表现)
播放视频《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帮助学生理解认识二者的联系区别,提高兴趣,突破难点,?组 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制作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掌握重点。
?3.第三部分:“黑云压城城欲摧——“冷战”阴影下的世界(美苏争锋的影响)
?课件出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相关图片,通过直观的画面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引起共鸣,使学生认 识到大国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 课件展示柏林墙图片
? ?思考看了这些资料后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PPT展示图片
讲授
课件展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出示视频《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展开对抗的措施,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制作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 ?视频
? PPT演示文稿
?
探究
设计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峙中,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和冲突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你能说说其中的一些原因吗?
?
? 学生思考讨论,通过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的设计,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 ?图 ?片
? 文字史料
展示
? ?鼓励学生主动展示
? 学生展示、互评?
?
?
? ?PPT展示
?
建构
? 教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反馈强调注意事项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教师指导建构知识体系框架巩固本节课 内容
? 知识体系框架。
? ?PPT展示
?
训练
?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 学生思考后回答、讲解思路
? ? PPT展示
?
评价
根据小组合作评价量规评价学生表现。
?
? 学生自评、互评、 小组评价
?
? 网络评价平台,
? ?数据分析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 ?1、?开始播放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营造课堂气氛,图片导入新课,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共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 ?2、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视频,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学习成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3. ?3、?当堂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
课件35张PPT。东柏林西柏林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和供边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柏林墙另一侧是什么样?眺望亲人“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来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肯尼迪语)美苏争锋【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于无声处听惊雷美苏争锋——美苏冷战——从盟友到对手—冷战阴影下的世界——“后冷战”时代两极格局的形成黑云压城城欲摧树欲静而风不止试问天下谁敌手雅尔塔三巨头 是以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 格局的基本轮廓一、于无声处听惊雷 ——从盟友到对手雅尔塔体制美苏两极一、于无声处听惊雷——从盟友到对手波茨坦会议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这段话表明美苏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于无声处听惊雷 ——从盟友到对手战时同盟战后对手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武装部队1200万;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垄断原子弹。经济军事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 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美国苏联军事政治势均力敌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称霸世界扩张势力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制奠定两分天下的基本轮廓3、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严重的冲突
4、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2、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根本原因知识整合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制奠定两分天下的基本轮廓3、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严重的冲突
4、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2、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知识整合一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
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另
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
的是一头可怜的 小毛驴。”
丘吉尔这段话所表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格局将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
心的国际格局。

【巩固练习】苏联英国美国两极格局 探究材料:
1949年2月,美国某一官员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的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二、试问天下谁敌手——美苏冷战 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与对抗。什么是“冷战”:概念解读为什么要“冷战”?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力量均势
存在核威慑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灵的威胁。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那么……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摘自丘吉尔1946年演说丘吉尔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目的指什么?苏联及共产主义的势力 铁幕演说遏制苏联—— 拉开冷战的序幕
1、“自由”国家指 性质的国家
2、外来压力征服企图指( )
3、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3月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资本主义
苏联的扩张势力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你怎样看马歇尔计划?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1949年,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集团。军事政治军事上:北约成员国法 国英国西班牙土耳其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马歇尔计划 1949年
北约 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
经互会1955年
华约 美苏冷战表现知识整合二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概念解读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前 二战 后欧洲为中心两极格局“极”:世界政治格局:【巩固练习】1、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2、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B1、“冷战”下的国际关系总体形势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朝鲜分裂朝鲜战争三、黑云压城城欲摧 ——冷战阴影下的世界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冷战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消极影响:
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积极影响:
(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互相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崛起。
(4) 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知识整合三:冷战的影响知识整合三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对峙和冷战的结束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左)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孩子,苏联没了!!柏林墙的拆除2001年 纽约 世贸大厦2003—2010年 伊拉克2009年 靖国神社前2007年 苏丹四、树欲静而风不止 ——“后冷战”时代亚太地区合作探究霸权主义综合国力过于悬殊,易产生霸权国家利益冲突......社会性质差异你认为当前影响人类和谐发展、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维护、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局部战争军国主义恐怖主义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和而不同心中和平世界才会真和平
愿人类的天空永远是湛蓝的
永远没有一丝阴霾
让和平的玫瑰永远灿烂地开放课后作业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不仅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演进,也深刻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是在“冷战”的环境中诞生、成长、壮大,直至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题目: 冷战与中国
要求:论据详实,收集有关材料并结合必修一第五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论点鲜明,字数300字左右。历史论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