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4.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近代中国探索道路的艰难曲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知识结构】
点戍(xū)横戌(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念做戎(róng)
【新课探知】
一、戊戌变法之序幕——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2.过程: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二、戊戌变法之内容
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 触动了读书人的利益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才培养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触动了绿营和八旗的利益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三、戊戌变法之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①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②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二: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③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
材料三: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④维新派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教训: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维新派,但是她没有全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 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思想启蒙)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4.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近代中国探索道路的艰难曲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知识结构】
点戍(xū)横戌(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念做戎(róng)
【新课探知】
一、戊戌变法之序幕——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2.过程: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 。
二、戊戌变法之内容
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__________,德国强占胶州湾。
开始标志:__________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诏书
内容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__(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才培养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性质:是一场_____________阶级_______________的改良运动。
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法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戊戌变法之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维新派,但是她没有全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 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