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图的基本要素》课件+教案(打包4套)(新版)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图的基本要素》课件+教案(打包4套)(新版)商务星球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7 15:32:30

文档简介

地图基本要素(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及解读】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并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通过比较观察“校园平面图”,知道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并学会用这两种方向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3.通过巩固复习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学会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线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4.通过判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学会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并能辨别这种地图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教学模式】“二、五、三”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演示观察,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
意图
情景
激趣
多媒体出示
导入:这是一幅小明绘制的育英中学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请找到学校教室所在的位置?看分布在操场和办公楼的什么方向?
学生观察大屏幕观察、思考、讨论、探究:
在校园的平面图上,育英中学的教室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观察:
疑惑:
探究:
讨论:
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衔接
过渡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 一直被看做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我们怎么利用地图,如何读懂地图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
自主学习
板书:地图的基本要素
【多媒体展示】:
点拨学生观察大屏幕思考小明先后
绘制的两幅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大屏幕:
进行对比发现该图与第
一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
增添了表示方向的指 向标。
增添了计算距离的比例尺。
增添了图例和注记。
思考、讨论、探究:
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有
哪些方法吗?
思考、讨论、探究:
运用小学所学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
读图观察,合作探究,学生优势互补,完成“练一练”。
培养学生自主读图,查阅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基本地理学习能力。
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学生优势互补,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
衔接
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读图的一般定向法,如果在一幅地图上,设置了指向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判定方向呢?
合作探究
指向标法
  组织学生说出本组的疑难,调动其他组的成员予以帮助解答,同时对部分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多媒体展示】
<2>指向标定向法
(讲解):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 反的方向为南方;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垂直,目光顺着
北方看,“左西右东”。请用平移法完成学案第2小题。
【操作】(1)平移法
步骤:①将指向标平移到B点;
②标出B点四个基本方向
(2)旋转法:将图指向标旋转指向正上方,用一般定向法判断。
【读图训练】

各小组长汇报展示本组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不确定的问题。
交流学案内容: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定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哪方?
如:判断下图中A在B的什么方向?

可判断A在B的西方
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使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的答案在相互补充中得以知识提升。

利用比较法,同是底阁中学校园平面图,有无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各不相同,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印象。
衔接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两种定向法,如果在一幅地图上,没有指向标,只有经纬网,我们应该如何来判定方向呢?
知识迁移
能力提升
【多媒体展示】
(提示)运用刚学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请在A点标出东西南北方向并判断B在A的哪方?
(总结)在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条经线上都是正南或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都是正东或正西方向。看下图
【提升】

(1)直接判断法
(提示)从此图地球自转的方向
可判断属于哪个极点为中心的经
纬网图
(点拨)两点中距离北极点近的为偏北方,远的为偏南方。两点中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偏东方,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就是偏西方。
(2)转换判断法
(提示)把ABC三点经纬线转换
成横平竖直的经纬网来判断。
学生合作
运用刚学完的直线经纬网辨别法落实,在A点标出东西南北方向并判断B在A的东北方。如下图
A在C的 方向;
C在B的 方向;
A在B的 方向;


学生看图运用“北逆南顺”的判断法得出此图属于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小组合作运用此法判断出:
A在C的 东 方向;
C在B的 南 方向;
A在B的 东南 方向;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转换判断:

A在C的 东 方向;
C在B的 南 方向;
A在B的 东南 方向。
各小组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完毕后代表发言:
①白天看太阳。
②夜晚看北极星。
③看房屋哪面向阳。
④看树木,茂密面为南方。
⑤看年轮,稀疏面为南方。
经纬网判断法是难点,此地运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层层深入,利于学生接受。学习时小组互帮互助练习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地理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通过教师的引领梳理,学生对方向的辨别在脑海中再一次的归纳与理解,利于实现本节课标要求。
查缺
补漏
各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测试情况,利用《助学》中“当堂达标”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当堂达标
1.在一般的情况下,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的是(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2.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
A.东 B.南 C.西 D
3.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4.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
A、先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东南向西北
5.旺旺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这处错误是( )
A、比例尺应为1:30万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 D、缺少图例
6.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7. .右图路AB的延伸方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经纬网定向法又是重难点。教师借助多媒体,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平面图为切入点,以小组互帮互助为主体,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效果较好。
做到了知识点的由浅入深的逻辑性和现实生活运用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为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运用、提升、迁移、内化来步步深入突破重难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做到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学生学习效果较理想。
初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学习两极地区图中判别两点相对方位的时候,个别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本着关注后1/3,让每一位学生不掉队的原则进行教学。
课件17张PPT。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一课时
地图上的方向
你知道判断
地图上的方向有
哪些方法吗?判断方向的方法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一般情况
下,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思考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1.一般方法
2.指向标法
3.经纬网法一、般定向法:北西北西南东东北西南东南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练一练:学校科技园区农业实验区火车站在学校的 。在火车站的 。在学校的 。在科技园的 。北东东南西南二、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
----用它可以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北,然后再判别其他方向。A在B的什么方位?答案:北三、经纬网地图经纬网地图东东南北北极 图例和注记比例尺 中学平面图食堂运动场教学楼办公楼树木升旗台厕所传达室校门 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
②地属于____带。
⑷ 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正确阅读、使用地图,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重点)
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难点)
3.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教2:1”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任务带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本、地图、《助学》、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出示与上节课有关的两个问题
二、读图回答:
1、B在A的 方向。
2、B在C的 方向。
3、C在A的 方向。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要点。
地图上的方向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通过复习,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巩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个地点之间的相对方向,但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除了知道两地的相对方向以外,我们还得知道两地间的距离,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两地之间的距离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一: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与公式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比例尺的定义与公式的填空。
1、地图上的比例尺,
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
快速阅读课本P28,并标注出重点内容,然后凭记忆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的填空。
培养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




我们知道了比例尺的定义与公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公式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呢?我们共同来看下面的三道题目。




任务二:完成比例尺的计算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与比例尺相关的三道练习题
图上距离7厘米,实际距离7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若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4cm,则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若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200km,则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根据上面这三道题目,大家能总结出来比例尺的相关计算公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多媒体上的题目,三名学生板书。
题目完成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比例尺的相关计算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学会比例尺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我们知道了比例尺的相关计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也不同,那么比例尺都有哪些表示方法呢?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三: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三幅地图。
学生总结后,教师出示三种表示方法的示例
?形式
?示例
?数字式
?1:800 000 00(1/800 000 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
?线段式
学生结合三幅地图,快速阅读课本P28总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通过读图对比,学生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在学生完成学习后,教师出示一道题目,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比例尺间转化的练习。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6000000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300km
学生独立完成,并选派代表回答。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的三种不同表示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不同的地图上,不但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不同,比例尺的大小也不相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又对地图有什么影响呢?





任务四:区分比例尺的大小
多媒体出示两道题目
1、比较、、三个比例尺的大小。
2、以下三个比例尺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

② 1∶30000000
③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50km。
我们通过上面的题目知道了比例尺的大小,那么比例尺的大小对地图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下面两幅地图。
多媒体出示“北京动物园”与“北京中心城区”两幅图(图幅相同)并利用表格比较相关内容。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用两句话总结出来比例尺
项目
北京动物园
北京中心城区
比例尺的大小


实地范围的大小


内容的详略


的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比较,比较后回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比例尺的大小
分数大的,比例尺大
分数小的,比例尺小
学生根据图和表格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表格中的填空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通过具体的问题掌握比例尺的大小
结合图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知识进行总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我们在观察地图时,会发现地图上除了比例尺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以及一些文字和数字标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因此,我们要想利用好地图,就必须熟悉这些语言,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这些特殊的语言。





任务五:认识图例和注记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然后进行提问:
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又被称为什么?
教师出示常用的图例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
学生自学课本P30,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定义,体会图例的设计来源,并且记忆常用的图例。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





同学们,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到此就结束了,下面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板书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1.(目标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 ( )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目标1)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目标2)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4.(目标2)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较大 
C.乙图所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D.乙图比例尺较小
5.(目标2)绘制某地区的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其规律一般是(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成反比
6.(目标2)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 
7.(目标3)在泰山旅游图上,有“ ”“玉皇顶”“1524”,其中属于图例的是( )                  
A. 1524   B.  C. 玉皇顶    D. 和1524
8.(目标1、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给此图配上图例。
2.图上出现的注记有 。
3.天津在北京的 方向。
4.若此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请量算北京市中心到天津市中心的实地距离。
【教学反思】
运用好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条件,地图知识常用也比较抽象,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讲清楚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五个任务,环节分明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并且通过不断练习、巩固、促进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但在时间的控制上教师要把握好,以便留给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
课件15张PPT。地图的基本要素——第2课时小河流向
方向正北村庄耕地耕地林地公路小河ABC沿公路由A到B
是向 方
向走 沿公路由B到C
是向 方
向走 东北正东经纬网地图正东东南正北北极北南西东北东西南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做一做图上距离7厘米,实际距离7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若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4cm,则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若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200km,则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比例尺的计算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想一想:观察下面三幅图,大家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地图上的比例尺形式形式示例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1:4000000(1/4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做一做:你能对下面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进行转换吗?1:50000000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0 km1∶6000000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60km1:30000000考考你:以下三个比例尺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

② 1∶30000000
③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50km。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大小小大详略我来做总结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例 ---是地图上各种各样的 。
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例:图例注记符号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