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上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九上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8 11:1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中物理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内容要点:
一个主题:
古代欧洲文明
两大代表:
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达;古罗马—政治建设逐步完善
两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三位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三位政治家:
伯利克里—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五大文化成就:
文学—《荷马史诗》;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和罗马的打竞技场、凯旋门;哲学—“原子论”和逻辑学的诞生;法学—《十二铜表法》;历法“儒略历”
新课导入
你知道奥运会的来源吗?
古希腊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一些基本史实。
2.能准确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概况,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正确认识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及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说一说下图序号所代表的大河文明名称
1
2
3
4
5
古代希腊海洋文明
想一想,在大河文明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文明吗?
知识点一、希腊城邦
对比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文明,你发现有何不同?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西方文明的摇篮
1、 地理范围(主体)
2、环境特点
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3、产业 :
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地理位置和环境
多山,各地区间的联系受阻
自然环境对希腊的影响
环海、多岛屿,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不便统一,城邦林立
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被攻占:文明中断
荷马时代 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
城邦时代
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
希腊的最早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地区(即爱琴文明)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00年
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
【概念说明】
城邦制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什么是城邦?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
小国寡民
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比较斯巴达和雅典城邦的不同。
城 邦 地理 位置 经 济 文化 政权
性质
斯巴达
雅典
内陆国家
近海国家
农业为主
农业、手工业、商业、航海业
尚武、
军事训练
崇文、
文化发达
奴隶主军事贵族寡头专政
奴隶主民主政治
古希腊文明的繁荣 ——城邦时代
知识拓展:
斯巴达与雅典
希腊文明发展阶段—城邦时代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雅典 2500 约30万
斯巴达 8400 约40万
材料: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互不隶属,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晏立农、马淑芹等编著《图说古希腊文明》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公民分类:
参与统治
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希腊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公民
非公民
公民与非公民关系:
时间:
特点:
代表:
公元前8世纪
小国寡民
斯巴达、雅典
含义:
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
城邦居民
义务
权利
1.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统治
2.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3.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
参军打仗
1.外邦人:自由人,无政治权利,无土地
2.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希腊城邦归纳概括:
公民
非公民
梭伦:奠基(按血缘划分等级、四百人会议)
克里斯提尼:确立(实行陶片放逐法)
伯里克利:高峰
“黄金时代”(制定公职津贴制度)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知识点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初步发展:
拓展:希腊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
鼎盛时期: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和原因
表 现 原因
经济上
文化上
政治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鼓励发展工商业
鼓励学术研究
重视教育
完善民主政治
扩大公民的权利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拓展: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阅读教材,总结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内容
军政大权
国家机构
主要特点
1.扩大了公民的权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制,除十将军以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权。
3.五百人议事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人员全部由抽签产生)是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4.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建立了津贴制度。(戏剧津贴)
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
主权在民
集体领导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材料三 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
材料四 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人民主权
法律至上
轮番而治
公民内部平等
思考: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特点补充:
帕卡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有一位美丽的妻子卡迪娅。公元前399年的一天,帕卡迪早早醒来,因为他要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卡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妻子目送丈夫离去,心情郁闷,她是多想一起去啊…. 帕卡迪来到雅典公民大会的广场,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看不见一个奴隶,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多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着。这让帕卡迪倍感自豪——我是雅典城邦的人!
帕卡迪的妻子为什么不和帕卡迪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呢?
例子:
还有哪类人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呢?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今天公民大会的议题主要是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每个公民在入口处都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将陶片交给工作人员。帕卡迪不识字,只好请旁边一位体面的贵族帮忙。不过他听到之前反响最大的是一个名叫特森的贵族,很多人谴责他不利于国家的行为。有人愤愤的说:“他自以为曾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在对国家漠不关心,只注重个人的利益,现在居然还贪污公款。”......
补充:
陶片放逐法
投票者将他们认为是民主敌人的名字刻在陶片上。如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超过6000人,得票最多的人就会受到为期10年的放逐。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被保留,并于期满后自动恢复。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陶片放逐法扩大了公民参政的权利
材料展示:
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据记载,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他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人不一定代表正义。他要求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异议。
案例展示: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他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苏格拉底
依据材料,指出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答:直接选举(抽签选举),领导者可能缺乏真正的专业才能。
实质
是少数奴隶主贵族对广大奴隶和平民的专制,维护奴隶主利益
评价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古希腊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结合所学知识并阅读书P18页相关史实说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如何评价?
积极:
消极: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城邦时代终结。
希腊文明发展阶段——希腊化时代
知识点三、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 三世之子。当时希腊 “最博学 的人”亚里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人物介绍
进攻波斯帝国
南下攻占地中海并进入埃及
从埃及转战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波斯灭亡;
波 斯
结合教材指出亚历山大东征过程
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疆域
印度河
流域
中亚
埃及
希腊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马其顿的入侵,终结了希腊的城邦时代,开创希腊化时代。请结合以下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拓 展
消极影响:
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亚历山大在帝国内建立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2)荷马时代
(1)爱琴文明
1.地理位置和环境
2.希腊文明发展阶段
②突出特点
③城邦统治
(3)城邦时代
伯里克利改革
①出现城邦
(4)古典时代
(5)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
②影响
③民主政治——实质、评价
①内容
②结果
③评价
①过程
总结
1.(2023年四川攀枝花)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是
A.建立津贴制度保证公民参政 B.主席团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外邦人和妇女获得参政机会 D.元老院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2.(2023年山东聊城)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文明的冲突与交汇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A
B
习题:
3.(2023年海南)雅典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普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这里的“一切人”是指
A.公民 B.战俘 C.奴隶 D.外邦人
4.(2023年江苏宿迁)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他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在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他是
A.伯里克利 B.查士丁尼 C.彼得一世 D.查理一世
A
A
5.(2023年广东)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A.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6.(2023年福建)下图所示体现了古希腊人
A.重视体育活动
B.追求思想自由
C.培养公民意识
D.提倡男女平等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