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宋代金银器不再局限于王公贵族使用,高档酒楼“每楼各分小阁十余,酒器悉用银,以竞华侈”。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 )
A.社会等级的弱化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升
C.金银的大幅贬值 D.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2.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4.宋代勾栏瓦舍中的艺人编排有妇女叫卖果子的节目,这源于当时果行竞争激烈,商贩都有特有的叫卖声调。材料主要反映宋代
A.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时空界限 B.文艺活动集中在勾栏瓦舍
C.文艺创作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 D.商业活动集中在勾栏瓦舍
5.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6.北宋司马光对于当时流行的婚姻现象深恶痛绝: “婚姻而论财,夷虏之道也……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直接反映出北宋社会( )
A.门第观念淡化 B.生活水平提高 C.国家管控放松 D.商品经济活跃
7.余靖在《武溪集 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 D.清朝的奏折制度
8.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勾栏瓦舍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市井文化取代贵族文化 B.儒家文化的再度复兴
C.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D.中外交往的空前频繁
9.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体现( )
A.重农抑商的政策在民间贯彻执行不力 B.区域统一市场形成
C.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10.如图分别是两朝的局部行政图,它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对这两种制度的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A.都曾持续数朝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两种制度下的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D.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11.“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较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庆历中,身为馆阁清贵之职的凌景阳,娶酒店富户孙氏女为妻;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绍圣年间,许州阳翟县豪民盖渐,家资累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司马光就此批评道:“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财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理学地位下降 B.门第观念淡薄 C.门阀制度没落 D.商品经济发展
12.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颁布市易法。该法规定,各常平所储存的钱谷为根本,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进行出售;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过低的时候,则向市场购买进行囤积。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经济市场的稳定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D.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主观题
13.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放、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除行省制度外,元代对边疆区域还有哪些重要的管理措施。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内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宋代
学者 主要观点
钱穆(中国) 贫弱的新中央: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
马克垚(中国)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生产力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国外学者都认为中国在宋代已接近现代化,只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宫崎市定(日本)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埃狄纳巴拉兹(法国)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孙隆基(美国) 在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标准,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及国际化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五百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 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反映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宋代历史地位的多种观点,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补充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并说明所依据的观点或史学理论。(要求:史实和史学理论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正确,论述充分。)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代金银器不再局限于王公贵族所有,城市平民成为主要使用者,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庶民和酒肆妓馆,都会使用金银器皿,这反映了宋代社会等级的弱化,A项正确;宋代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升,排除B项;金银器不再局限于王公贵族使用,出现在酒楼中并不代表金银大幅贬值,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了宋代社会等级弱化,奢靡之风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北宋吸收前朝教训实行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同时设立转运使消除地方财政基础,. ①②③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是魏晋时期实行,北宋是科举制度,选择A项正确。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父老”在古代指的是职掌管理乡里事务的年长者。朱熹在这段话中对父老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他们教导年轻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二是要求年轻人明辨是非,去恶从善。三是要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三层意思综合在一起,就是在劝导百姓能够遵循现有秩序来生活,故选D。ABC三项其实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三个选项都被D项包含进去,故D项是最佳选择项。
【考点定位】程朱理学
4.C
【详解】根据“这源于当时果行竞争激烈,商贩都有特有的叫卖声调”可得出艺人编排的节目来源城市的商业生活,因此反映出文艺创作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有所突破,排除A;材料只涉及到勾栏瓦舍有文艺活动,并不代表都集中于这一地方,排除B;勾栏瓦舍是文化娱乐场所,而不是商业场所,排除D。
5.C
【详解】试题分析:分封制主要是在西周时期,郡国并行制是在西汉初期,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实行,只有行省制为元朝时期实行,因此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可知宋代婚姻更加注重钱财,不注重门第,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婚姻中人们注重钱财,不注重门第,材料不能反映北宋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涉及信息与社会管控无关,材料涉及北宋时期的婚姻现象,排除C项;宋代婚姻中人们注重钱财不注重门第说明当时社会门第观念淡化,商品经济活跃是推动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代(中国)。材料“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南枢密”可知,契丹建立的政权是辽,材料中的制度是南北面官制度,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度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契丹政治制度,而非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依据材料“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可以看出宋代既有高雅精致的贵族文化,又有生动的市民文化,体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化,C项正确;“取代”表述错误,这一时期两者并存,排除A项;儒家文化的复兴只能说明贵族文化,不能说明市民文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内部的文化发展,未涉及中外,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主要涉及两宋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地理分布格局和贸易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分布点明显增多,这些都与经济重心即将完成向南方的转移相适应,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A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要陈述的是对外贸易发展,没有提及区域统一市场,排除B项;明清时期长途贸易兴盛,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左图反映的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右图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二者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D正确;A不符合郡国并行制,排除;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些自主权,而不是拥有较大自主权,C错误。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部分人婚姻观念由重门第转变为重资财,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婚姻观念的变化,D项正确;理学兴起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婚姻观念的变化,门第观念淡薄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该现象与门阀制度没落有一定关联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由题干中的信息“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出售”可知,该现象有助于提升常平所的粮食销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的市易法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并非是干扰市场秩序,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市易法助于提升常平所的粮食销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C项;D项中“提高”的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1)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人才中心逐渐南移);人才辈出,领域广泛。
原因: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作答: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作答: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作答: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
(2)评述: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但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中的内容可知,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南方人才比重呈上升趋势,北方人才比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宋代以后,南方人才比重超过北方人才比重,且“中原文化中心时代”演变为江浙文化中心时代;同时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可知,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的人口占比远远超过北方。由此可得出,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人才中心逐渐南移);根据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人才辈出,领域广泛。
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原因。
(2)评述:根据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先概括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的特点,如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再对此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述。如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但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
14.(1)特点: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利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于中央;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受到中央节制;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2)措施: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地区。
【详解】(1)特点: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一“行省实行群官负贵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根据材料一“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知,中央寄部分权利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受到中央节制;根据材料二“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可知,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2)措施: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行省制度外,元代对边疆区域重要的管理措施有,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地区。
15.示例:钱穆的观点:宋代积贫积弱.
主要史实:宋朝财政入不敷出,在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频频失利.
主要视角或理论依据:主要着眼于宋朝财政和国力的强弱,站在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斗争的角度看问题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国家地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首先通过图表解读找到自己的观点,如钱穆的宋朝的积贫积弱、马克垚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出现商业革命等观点,然后学生结合史实针对该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实准确,比如在论述宋朝社会经济过程中可以涉及到宋朝时期货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市坊界限打破、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等方面,学生进行论述一定要注意要多家度进行阐述,并且语言准确。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