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清朝中期,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这反映了当时汉口( )
A.市场规模的扩大 B.商业分工的繁细
C.经济地位的提升 D.政治功能的减弱
2.明《兵律》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绝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货物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此规定表明明朝实行( )
A.工商食官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盐铁专卖政策
3.明代浙江丽水的银矿经营,规模之大、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渤海陈氏族谱》中的村图(局部)记载了几个小村落与请多大型私营银矿矿山的位置。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古代纺织业已有相当大规模 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列强入侵刺激民族工业产生 D.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4.“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质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人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B.欧洲经济发展速度快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5.黄宗義以“曳木工”的工作场景类比了其理想统治——“分治而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据此可知,黄宗襄这一思想( )
A.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 B.表明人的权利意识觉醒
C.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旨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6.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炎武也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说明他们都
A.提倡公平法治 B.强调社会责任 C.批判君主专制 D.反对程朱理学
7.历代都注重编纂地理志。宋太宗时编撰《太平寰宇记》,内容包括北方幽云十六州,以明恢复失地之志;元、明、清官修地理总志分别为《大元大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均直接冠以“大一统”或“一统”之名。这体现出中国古代( )
A.志书编纂水平提高 B.边疆治理能力的提升
C.大一统思想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8.下列不属于中央王朝为加强西北统治而设立的地方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军机处
9.清初官员的题奏本章均由内阁阁览票拟呈皇帝阅读。而雍正即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奏折的处理纳入军机处的轨道,并对奏折批复加盖“办理军机处”印,禁止他人拆封,以此直接传达圣谕。这一制度变化(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密切了君臣关系 D.保障了政令畅通
10.《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户口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这说明中国古代
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
11.下列有关清朝军机处设置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最初是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立;
②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③机构大、人员多,但地处内廷,受外界干扰少;
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2.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这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有效避免了宰相专权
二、主观题
13.【王夫之与近代船山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自号船山逸老,学者称为船山先生。他青年时代立志改革社会,明亡后起兵抗清,晚年隐居著书,留下的著作有一百多种、四百多卷。他总结明亡的教训,对整个传统文化展开总结、批判工作。他学识极为渊博,对经、史、子、集诸部均有较深造诣,在天文、历数、医理乃至兵法、卜筮、星象等方面,亦有旁通,而且留心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学。王夫之的著作富有批判精神,主张天理寓于人欲,继承发扬易学系统中的朴素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气一元论思想。他在哲学本体论与价值取向上判定老庄哲学和佛教理论为“异端”,在思想方法、具体认识方面又吸取其合理认识。王夫之很善于熔铸大量的先行思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具有历史总结意义的博大思想体系。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哲学通史套书》
材料二 近代中国部分学者对船山学研究情况简表
时间 学者 对船山学研究概况
19世纪中期 曾国藩 认为王夫之“幽以究民物之同原,显以纲维万事,弭世乱于未形”。
19世纪晚期 谭嗣同 “为学专主船山遗书,辅以广览博取”。
19世纪晚期 梁启超 对船山学的研究和借鉴,主要是基于维新变法需要,从传统文化里寻找思想资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章炳麟 认为王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促使自己从支持改良主义转变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
20世纪早期 胡适 认为王船山在哲学方面的思想与德国哲学家尼采有相通之处。
20世纪30年代 侯外庐、张岱年等 认为王船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出发批判继承地研究了王船山的学术思想。
——据刘觅知《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船山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而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四
理学 李贽
“存天理、灭人欲。”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孔子学说“万世之至论”;朱熹称誉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称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请回答:
⑴孔子所说的“仁”最基本的精神是什么?据材料一,要实现这一基本精神必须怎么做?
⑵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⑶材料三中朱熹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⑷据材料四,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15.如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日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综合分析如图信息,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拟定一个主题,并任选一个时期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清朝中期,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可知,汉口镇形成了专业街肆,出现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说明商业分工的增强,差异化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商业分工,没有体现市场规模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汉口的经济地位如何,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汉口政治功能的强弱,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等信息可知,在《兵律》中民间私自出境或下海是被禁止的,这反映的正是明朝的海禁政策,C项正确;工商食官政策强调的是手工业和商业受到官府严格控制,这与禁止“出境”、“下海”无关,排除A项;题干信息中强调的是中外关系,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针对国内经济的,两者不搭界,排除B项;“盐铁专卖”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并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说明和前代相比,雇佣工人数量说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故D正确;图片显示的冶金业,故A错误;民族工业是19世纪60-70年代之后产生,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4.D
【详解】受传统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封建小农经济)的制约,中国人因循保守,表现在较早开始使用铁犁耕田,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小农经济具有停滞性,D项正确;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材料现象,没有说明本质问题,A项错误;欧洲经济发展速度快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项错误。
5.D
【详解】根据“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可得出黄宗羲强调君臣平等,批判君主专制,D项正确;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并没有影响中国,排除A项;觉醒的说法太夸大,排除B项;当时并没有民族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由材料关键信息“扶危定倾之心”、“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知体现出两位思想家两人为天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法治的思想,排除A;黄宗羲主张批判君主专制,但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C;材料没有提出反对理学的信息,排除D。故选B。
7.C
【详解】据题意可知,宋代的领土虽然不包括幽云十六州,但编纂的地理志中却包括幽云十六州,元、明、清时期编纂的地理志也冠以“大一统”之名,说明古代的大一统思想在不断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体现编纂的水平高,排除A项;根据地理志的编纂不能说明边疆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排除BD项。故选C项。
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为清代雍正时期设立,初为应对西北军务,后军机大臣秉承旨意跪授笔录,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非地方机构,故D项正确;A项,安西都护府为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不符合题意,排除。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雍正对大臣的奏折要直接阅览,奏折批复要由军机处直接传达,反映了雍正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是强化了君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强化了君权,而不是密切了君臣关系,排除C项;“保障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地租发展为定额租,地主减少干预,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看出租佃关系不断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赋役制度改革,但没有体现农民积极性提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主户和客户关系,没有体现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的发展,不是自耕农经济,D项错误。
11.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最初是为了办理西北军务,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标志,②④正确,D项正确;军机处最初是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立,①错误,军机处机构小、人员少,③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斗争的过程,最终以明太祖废除丞相、从体制上废除相权告终,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裁抑相权加强的是皇权而非中央集权,排除A项;据所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而非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排除B项;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过程,本质上是皇权强化的过程,不是避免宰相专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3.(1)历史贡献:王夫之的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思想学术上;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总结;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学识渊博,著述丰硕,启迪后学,影响深远。
(2)特点:持续时间很长;研究者众多,涉及多个阶层;研究角度和方法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原因:王夫之学术思想博大精深;近代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文化遭受冲击;各阶层学者试图发掘传统文化精髓以救亡图存,为各自主张寻找依据。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晚年隐居著书,......对整个传统文化展开总结、批判工作,......继承发扬易学系统中的朴素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一元论思想”得出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总结,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学识渊博,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特点,根据表格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表格“曾国藩、梁启超、胡适”得出研究者众多,涉及多个阶层。根据材料“弭世乱于未形,......基于维新变法的需要”得出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他学识极为渊博,对经、史、子、集诸部均有较深造诣,在天文、历数、医理乃至兵法、卜筮、星象等方面,亦有旁通,而且留心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学。”得出王夫之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根据材料“近代中国部分学者对船山学研究情况简表”可知,近代中国得出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文化受到冲击,各阶层学者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救亡图存的依据。
14.(1)基本精神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实现这一基本精神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君权神授。实质是为皇权涂上神圣的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思想核心:提出“理”是万物的本源。
(4)李贽的思想特点:反正统、富有个性、离经叛道。
【详解】(1)根据材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知体现的基本精神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根据材料““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体现的是要实现这一基本精神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根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君权神授。实质是为皇权涂上神圣的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根据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可知体现的朱熹思想的核心是“理”是万物的本源。
(4)材料“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体现李贽的思想特点:反正统、富有个性、离经叛道。
15.示例: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说明:(以秦朝为例)
秦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王朝——秦朝。
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官方统一字体。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
军事上: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
其他: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他说明的角度:两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鼎盛时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示例:主题:据材料“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于巩固……”可拟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以秦朝为例)秦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王朝——秦朝;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官方统一字体;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军事上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其他,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回答。(其他说明的角度:两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鼎盛时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