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概念解析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工具
主要标志
劳动者
决定性作用
劳动对象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选必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时期 材质 表现 耕作方式 趋势
原始社会 石器
石器时代 (非金属时代) 石器 青铜时代 (金石并用时代) 青铜器 铁器时代 铁器 石、木、蚌(耒耜)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
木、石、骨、蚌质农具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南北朝时期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生产效率逐渐提高
根据教材,梳理中国古代耕作农具的变化情况。
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磨制
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1.耕作工具的变化
石器锄犁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牛一人
◎二牛三人(汉代耦犁)
◎魏晋·二牛耕地画像砖
◎曲辕犁
人类使用工具解决生产问题,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耕作方式变革。
(1)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汲水灌溉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2.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末期
陶器
(2)古埃及和中国,利用杠杆原理灌溉。
春秋时期
桔槔
(3)三国时期马钧革新翻车
三国时期
翻车
(马钧改进)
(4)唐代出现筒车
宋代
高转筒车
变化趋势:
①灌溉装置日益复杂;
②动力:人力到自然力
③劳动效率逐渐提高。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并概括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变化的趋势?
壹
3.畜牧工具
豢养驯化工具 饲养禽畜
喂马
捕捉动物
圈厩jiù
弓箭、网
马槽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马槽
弓箭
圈厩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
中国 原始社会 ①新石器早期 ②新石器晚期 ----小件青铜器 陶器
圈厩;
马槽;弓箭
先秦 ①有限青铜农具 ②战国铁农具推广 桔槔----杠杆原理 秦汉—明清 南北朝----灌钢法 唐朝----曲辕犁(标志步犁定型) ①东汉末----翻车 ②唐朝----筒车 世界 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 古埃----杠杆原理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
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2016 江苏高考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2020 江苏高考 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壹
1.纺织工具
时空 概况
古代中国 3万年前
新石器晚期
汉朝
元朝
古代西方
使用纺车纺纱;
能够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花纹
(织物代替手工刺绣)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技术)纺织机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
汉·画像砖
【探究思考】元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还是稀有之物。
元朝时,闽广广泛种植棉花,“纺织为布”;“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1289年,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 1296年,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到了清代,“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
原因:
影响: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①棉花的广泛种植;
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③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④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
①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增加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③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衣着的材质。
我国纺织原料经历过程:麻→丝→棉
2.陶瓷业工具
时期 变化 概况
早期
新石器晚期
南朝时期
唐宋时期
泥条盘筑
制造陶器用手工控制形状
坯车
制坯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厚薄。
匣钵
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
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支钉
防止粘连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时 期 成 就
制
瓷
业
新石器时代
唐朝
元朝
明清
北朝
商 朝
宋朝
东汉
发明陶器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龙山文化)“蛋壳陶”。
原始瓷器
成熟青瓷
成熟白瓷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汝、哥、定、官、钧)
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瓷都“景德镇”
部门
【关联纲要】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知识拓展】宋朝五大名窑
官窑穿戴瓶
钧窑玫瑰紫釉尊
定窑孩儿枕
汝窑天青长颈瓶
哥窑海棠式花盆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2.陶瓷工具:
壹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3.冶金工具
锻打小型器具
铸造大型器具
土炉:熔化金属原料
锤:打击金属原料
锉:磨平金属
坩埚:熔化金属原料
范:使液态金属成型
地位:治炼金属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古代金属冶炼工具体现当时的工艺水准。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风箱水排
东汉时,南阳大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鼓风工具——水排
趋势:人力 → 自然力
纺织 陶瓷 冶炼
中国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骨针 新石器晚期—陶纺轮 泥条盘筑 新石器晚期—坯车 新石器晚期
——冶铜
先秦 西周晚期——冶铁
秦汉 — 明清 汉朝——纺车、提花机 元朝——纺织机成为必备 南朝——匣钵 唐宋——支钉 东汉——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
世界 纺车 小亚细亚率先掌握冶铁
归 纳 小 结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工具
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
纺织工具
陶瓷工具
冶金工具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思考1:请结合教材,给下列图片反映的农业劳作方式命名。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庄园式劳作
1.农业劳作方式之变
劳作方式 相关史实 特点
生产力水平低、工具简单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①生产力不够发达;
②中央权力弱而割据势力大
③人身依附色彩浓厚
商周井田制采用奴隶集体耕作
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坞堡(田庄)
罗马共和国的奴隶制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式劳作
思考: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史实分析农业劳作方式的变化历程及其特点。
集体
劳作
家庭式
劳作
庄园式
劳作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颜氏家训》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经营 形态 出现时间 生产经营 模式 产品及 流向 流通 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西周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民间私人经营
家庭副业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民间消费的产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通
主要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孕育雇佣劳动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到近代破产
2.手工业劳作方式的发展
①概况:包括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②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1. (2020 江苏高考 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2023·浙江·高考)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 (2022·河北保定·高三期中)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糖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糖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4. 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脚踏三锭纺车,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这反映出元代(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纺织技术取得进步
C.家庭手工业的普及 D.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5. 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 )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
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耕作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
农业工具的变化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灌溉工具(陶器、桔槔、翻车、筒车)
畜牧工具
农业:
劳作方式的发展
纺织工具
制陶瓷工具
冶铁工具
手工业:
家庭式劳作
庄园式劳作
家庭式劳作
作坊式劳作(民营和官营)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