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8 13: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目 录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村落的产生
集镇的出现
城市的产生







时空坐标
新课导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宋代 邵雍《山村咏怀》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宋代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村落
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一)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穴居的演变
巢居的演变
独木巢
多木巢
橧巢
干栏式建筑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墨子·辞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篇》
北方
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
南方:
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
历程
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
认识:为了防寒暑、防风雨雪、防疾病、防野兽,人类筑屋居住;
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建筑风格各地有别。
(二)村落的出现
1.含义
2.产生原因
一、村落的产生
伴随农业出现,人类开始筑屋定居,形成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在考古学上常和“聚落”混用。狭义的聚落指村落,村庄。
人类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生活不安定,也不能组织聚落,因此不能用“文化”两个字来形容人类的活动。人类活动第一次可以被称为“文化”,是在人类有能力生产食物之际——不论是农耕还是畜牧。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聚集在一起,逐渐构成社区和社群,这才是人类从合作中迈出了超越一般动物生活的一大步。 ——许倬云《万古江河》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同一地方……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产生了原始的农业村落。”—杨林《中外经济史》
①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食物供应增加、生存条件改善,人口增长,形成了农业定居地(前提)
②房屋建造技术的改进,筑屋定居形成聚居点。
③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由迁徙到定居;出于安全和生存繁衍的需要。
①人类在长期的群居生活形成了基于血缘的聚族性特点
②氏族组织的产生和出现使人类的群居行为具有了较为强烈的社会意义
(二)村落的出现
3.村落的分布
一、村落的产生
农业革命最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定居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为了照料新驯化的动植物,人类也不能不定居下来。于是,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而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两河流域 埃利都文化
尼罗河流域
涅伽达文化
印度河流域 摩亨佐·达罗
恒河流域 哈拉帕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
辽河流域 红山文化
①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②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③印度的印度河、恒河流域 ④中国的黄河、长江、辽河流域
临近水源,自然、地理等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4.特点
一、村落的产生
5.影响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自然河道
制陶区
广场
住宅群
窖穴
墓葬区
壕沟
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距今约6600-6400年)
防御壕沟
窖穴
住宅
公共广场
墓葬区
安全防卫
定居繁衍
集体活动
原始宗教
存储粮食
凝聚力
积极: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宗族的凝聚意识逐渐形成,有一点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消极:过于拥挤,与其他人和牲畜近距离生活,增加了传染病的风险;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成为问题。
汉瓦当中的“家”字
(二)村落的出现
村落——最早的家
家,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拉丁语家“domus”一词亦有房屋、住宅之意。
中国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华夏第一村”
时 期 距今8000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地 点 辽河流域、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房 屋 170余座半穴居成排分布
储 藏 窖穴400余座
墓 葬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知识拓展
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
1、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居民生活依赖自然界
2、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最基层的社区,以居住功能、农业生产为主
3、聚居规模较小,并且是内向的,具有保守性(自给自足)
4、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6、一般都不经过规划,是自然生长的。
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村落的分布有何特点
聚族而居、耕读结合、天人合一、依山傍水、形态各异。
二、集镇的出现
含义:乡村聚落的一种。通常指乡村中拥有少量非农业人口,并进行一定商业贸易活动的、介于乡村和城市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古城是一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规模最大,并有城墙包围;古村落规模最小,为农业人口居住
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张虎林《农村经济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流通是集镇最主要的经济职能。绝大多数集镇是“商贾辐辏”,“百货云集”的商业集镇......集镇上商业的发展......都是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据陈湘柯《集镇经济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延和初……世祖以其壮勇……诏大千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魏书·来大千传》
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清】《峰县志》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3)商业的发展、繁荣;
(4)政治和军事功能的需要;
(防御需要)
(5)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特点:
(1)商业、手工业繁荣
(2)地理位置优越,多集中于水陆要道,交通便利
(3)规模较大
(4)具有政治、经济职能
二、集镇的出现
2.过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手工业、农业分离
商业发展、商人出现
手工业者聚集
古代集镇雏形形成
成为地域经济中心
筑垒设防(保护财富、人身安全),形成集镇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古代集镇雏形——商人出后的地域经济中心——集镇
3.职能
我国古代农村集镇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做如下概括,即在经济上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政治上以保护封建主财产为目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农村的依托。集镇的市场是官方根据“礼法”设置的。他们设置官吏管辖市场,实行“抑商”政策。
—魏世恩《区域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
②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
③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军事职能
经济职能
政治职能
4.作用
沟通城乡(过渡性),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城市化。
5.中国古代的集镇
二、集镇的出现
北魏时期出于军事目的而设镇
(北魏北部边陲建立了沃野等军镇),此后的隋、唐、五代,镇也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
①北魏至五代:
北魏
两宋
元朝
明清
中国古代集镇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
集镇雏形
军镇
工商业集镇兴起
运河沿岸兴起工商业集镇
出现专业分工
二、集镇的出现
②两宋时期
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部分集镇(地理位置重要或常住人口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集镇的繁荣促使政治中心在集镇的确立,而政治中心的确立又促进了集镇经济的发展)这些集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5.中国古代的集镇
③元朝时期
城市:出现人口10万大城市;
市镇:成批出现,规模大,商业活动兴盛。如:青龙镇、沙市。
墟市、草市:乡村定期集市。新居民区沟通城乡经济重要环节。
三级城市结构
漕运、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市镇
3.中国古代的集镇
二、集镇的出现
明清时期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
浙江嘉善干家窑镇(陶瓷)
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
特点
(生产性、专业性和商业性):
(1)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集镇发展各具特色
(2)区域性分工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3)江南地区发展迅速,地区分布不平衡
(4)商品以农民自给有余的农产品、农家副业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
河南省
朱仙镇
古代北方地区水陆交通和商贸重地,以民间传统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而闻名;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
湖北省
汉口镇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汉口利用水运之便作为商业市镇发展,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古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之称,被称为“天下四聚”之一。
江西省
景德镇
天下四大镇之首,以瓷器尤其是青花瓷闻名于世,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它是四大名镇中唯一不靠水运起家的城镇。
广东省
佛山镇
明清时为南方手工业重镇;四大丝织业中心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制造业中心。
明清四大名镇及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
①性质变化:经济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商业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
②规模扩大:集镇人口有显著增长,集镇规模日益扩大,这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的工商业集镇。
时间:7世纪
国家:英国(最早)
兴起的条件:商业贸易的复兴;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交换的地方
代表:伦敦、香槟、弗兰德斯等
集镇
香槟集市贸易图
伦敦集市
知识拓展
西欧的集镇
三、城市的产生
1.概况
(一)产生
2.条件
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世界上首批城市一般都诞生在那些具有较为有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中下游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等地区。
约公元前3500一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也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这幅刻在泥版上的城市平面图,大约绘制于BC1500年,反映的是古代两河流域乌尔城的城市布局。在地图的残片上,绘制有水道、有城门和壕沟的城墙、有缺口的房屋、公园、宫殿、神庙等。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居住人口的增多,防卫或商贸的需要。
3.概念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有“水道”,说明城市有排水系统;有“城门和壕沟的城墙”,说明城市具有防御功能;有“房屋、公园”,说明城市有居民区和公共活动场所;此外,还有宫殿、神庙,说明有政治权力和宗教祭祀等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城市的产生
1.含义
(二)中国古代城市
2.布局
3.发展历程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政治、军事功能
经济功能
中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①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内城墙
宫殿区
外城墙
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朝中期都城遗址。城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多处,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陶制骨作坊址等。
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三、城市的产生
(二)中国古代城市
3.发展历程
②周朝: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匠人营国(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九辆马车宽度),左祖(宗庙)右社(社稷,土神、谷神),面朝(群臣朝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类别 天子 王城 诸侯国都 卿大夫
采邑
城墙高度 九雉(雉为一尺) 七雉 五雉
南北道路宽度 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七轨 五轨
市场大小如一夫之地(管控限制)
左宗庙、右社稷;
前朝后市(地位前后)
划分不同功能区;
干道宽九轨
城的四方各开三座大门
《周礼·考工记》中城市规划宫城示意图
规模方九里,
平面呈方正的形态
特点:布局工整;突出王权; 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
邺都(曹魏都城)南城这种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 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其布局特点,都渊源于邺都南城。尽管“邺都南城,其制度盖取诸洛阳与北邺”,但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开创了一代都城的新模式。——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北宋东京城
规划特点:
分级定制、中正对称、囊括山水
日中市


线
理念:礼法精神、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级观念;
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布局的特点、理念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依据
知识拓展
自然因素:水源、地形、交通
经济因素:靠近交通要道或经济中心
军事因素;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趋势
知识拓展
提示:可从数量、分布区域、城市功能、内部布局、政府管理、思想观念、商业发展等方面思考
①城市分布随经济重心转移发生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城市数量增多,人口增多,规模扩大。②由政治军事功能逐步向经济功能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③由坊市分开到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④城市职能不断完善,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⑤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萌生出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⑥明朝中后期,江南新兴工商业市镇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经济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提示:可从性质职能、居住人员、规划理念、城市布局、城市设施等方面思考
①性质职能:首先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以后才发展了经济职能。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以军事政治职能为主,是邦国权力中心;
②居住人员:城市居民以行政人员和文化教育人士为主;一般人员的往来和在城内的居住不受限制;③规划理念: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
④布局:布局工整,中轴对称;突出王权,核心区是行政和宗庙结合的功能区;背北面南是公共建筑布局的主导原则;商业活动一般在空间布局和营运上受到歧视和严格管理。⑤城市设施:城市的行政、宗教、教育(科举和学校)等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内居民。
三、城市的产生
(三)古代世界的城市
1.古希腊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有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雅典卫城
克诺索斯宫殿,米诺文明(古希腊早期文明)的文化政治中心
古代雅典城市示意图
行政
防御
宗教
商业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在古希腊,由于战事不断,几乎每个城市都分为下城和卫城两部分。……许多希腊城市都是在被称为卫城的山上或其近周发展起来的。 ——《世界建筑史·古希腊卷》
理念:人文精神、民主精神
规划特点:城市布局不苛求对称,自由活
泼;公共空间,呈开放式格局;工商业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古罗马阿庇亚大道遗址
马克西姆下水道
公元前3-4世纪,意大利罗马古城
古罗马城供水系统
三、城市的产生
(三)古代世界的城市
2.古罗马
罗马城规模庞大,直到近代才有城市足以与之匹敌;这座幅员广大的首都有许多热闹的市集、酒肆、神庙、拥挤的住屋及贵族府邸。……罗马有超过一百万的居民,比巴比伦等早期的大城市大上两三倍。
——(美)乔尔·克特金《城市的历史》
方便行人饮水的水龙头与公共饮水池遗址
【知识拓展】古希腊与古罗马城市的区别:古希腊的城市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善于利用地形:而古罗马倾向于改造地形,以此来显示力量的强大和财富的雄厚,其城市规划凸显罗马的沉着、威严与权力。
中世纪伦敦平面图
中世纪巴黎平面图
佛罗伦萨
罗马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城
三、城市的产生
(三)古代世界的城市
3.欧洲中古时期
意大利是城市文明复兴的中枢。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基础建设,让意大利在十一世纪初期成了“众城之国都”。
——(美)乔尔·克特金《城市的历史》
城市中的商人及工匠在城墙保护之下,享有东方城市无法想象的自主性。这里没有君主、哈里发或苏丹会限制私人财产权,经商协会的商人阶级享有的特权也不受限制。西方自治城市及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齐头并进。
——(美)乔尔·克特金《城市的历史》
古代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不同点 经济、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布局较为随意
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以“市”为主
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
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
相同点 对比古代中西方城市
知识拓展
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更突出,兼具其他功能
整齐对称、体现王权、礼制、等级
城市规模大、人口多
以“城”为主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
中西方古代城市不同特点的原因:
1.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儒家礼制的影响。
2.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城市自治;工商业发达;公民精神与法治理念。
城市的产生,使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与政治密切相关,一般都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对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防御性设施、水利工程、道路等设施的修建,有利于人类居住;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专业人士(包括文化精英),促进了文化、技术的发展。
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文化思想交汇,推动文明的进步。
1
3
2
4
城市产生的影响
城市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合作探究
村落 集镇 城市
经济
人口
规模
功能
手工业、商业
较多
较大
经济、军事
手工业、商业


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
农业
较少
较小
经济
经济越来越多元
人口越来越众多
规模越来越庞大
功能越来越复杂
从洞穴到城市的演进,
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
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
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小 结
趋势:
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是人类三种主要的居住环境
关系: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一)两河流域
1.自然环境
2.建筑材料
3.建筑特点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用黏土和芦苇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基本上每户建筑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两河中下游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所以人们用粘土和芦苇造房屋,并大量使用土坯。一般土坯墙房屋窄而长。由于内部空间不发达,加之当地气候炎热,所以房屋重视内院通风。
在相当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大的冲积平原上,惟一可利用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把它们和剁碎的草杆搀和后加水搅拌再进行模制,便成了原始黏土砖坯。
——《世界建筑史·西亚古代卷》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二)古埃及
1.自然环境
2.建筑材料
3.建筑特点
干燥少雨,气候干热。
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屋梁,再用椰子叶铺成屋顶,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尼罗河两岸树木稀少,气候炎热……早期的建筑材料是土坏和芦苇……为了防热,建筑物的墙和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开得很小而且数量很少。
——《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
他们同样很早就掌握了几何学的知识,对直角的运用尤为熟练;在埃及建筑里,我们几乎看不到曲线的墙体。
——《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
有些房屋会留些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三)古代中国民居
1.远古
“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太平御览》引顶峻《始学篇》
①南方:巢居;多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
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②北方:穴居;多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多营建于北方;后世形成地上建筑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三)古代中国民居
2.先秦以来
①理念
②布局
③结构
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崇儒风格)
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砖木结构开始普及)。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严场合。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学思之窗:准营缮令:王公已下,凡有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唐会要 舆服上》
理解唐朝
房屋建造
的规定?
唐朝不同品级官员的住房,“间”“架”的数量有着严格区分,体现等级森严,尊卑有序;遵从礼制,讲究左右对称;限制随便营造,有严格的法令规范。
知识拓展
抬梁式木构架
结构:砖木结构开始普及;
代表:北方:窑洞、四合院;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傣族干栏式竹楼
以竹木为主要建
筑材料,主要是
两层建筑,下层
放养动物和堆放
杂物,上层住人,尖顶利于散水。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
建筑。特点一是造型
大,大的土楼可住七
八十户人家,四五百
人。二是体现了客家
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三是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粉墙黛瓦徽派民居是
江南典型民居。江南
多雨潮湿,把外墙涂
白,利于反射阳光,
也利于防潮;房子的
颜色素雅一些,给人
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湘西吊脚楼,干阑式建筑。
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
江流域地区。因这些地域多
,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
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
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三)古代中国民居
3.明清民居
南方
北方四合院的布局:正房:主人居住;厢房:晚辈居住;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走向:座北朝南;对称:中轴对称;外围:四周围墙,对外封闭。
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友以义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是民居当中古代礼制最充分的体现。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其布局特点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尊卑等级、长幼有序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三)古代中国民居
3.明清民居
北方
内蒙古
东北
湖南
江苏
北京
云南
西藏
上海
陕北
四川
台湾
福建
宁夏
青海
山西
安徽
广西
山东
浙江
江西
贵州
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1、风格多样,绝大多数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2、深受礼制思想的影响。设计严格遵循礼仪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长幼有序,住宅布局主次分明,院落有序,讲究对称。
3、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和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坐北朝南。
4、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文化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等。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四)古代西方民居建筑---古希腊罗马
1.结构
在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中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古罗马后期的建筑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更多的房间和列柱庭院。
公元前3世纪以后的罗马中庭式住宅已具有严格的轴向和对称布局。入门后首先是一个前院和过厅,其后是通向宅内的主要通道。……中庭对面,与从大街来的入口相对即中堂……是住宅内的主要房间和中心。
——《世界建筑史·古罗马卷》
古希腊民居
古罗马贵族、富人居住的中庭式房屋
3.主要特征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2.建筑材料
雅典神庙局部
◎拱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罗马万神殿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主要材料:木、石、砖,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四)古代西方民居建筑---古希腊罗马
多立克柱式的柱子刚劲、挺直,追求有生命的弹性和丰盈。爱奥尼柱线条柔和,追求整体的清秀柔美。这两种柱式的发展演变均源出于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那就是: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记载一则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这两种柱式,确实可以说是分别典型地概括了男性和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4.发展
(四)古代西方民居建筑---古希腊罗马
①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
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
②4世纪时,罗马城中的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
古罗马民居
古罗马高层住宅因苏拉透视
在罗马帝国初期,居住在因苏拉的人口约有80至100万人,占罗马大部分都市人口。因苏拉的居民从中下层的平民至中上层的骑士阶级,包括了多种不同阶层。类似现代公寓,因苏拉的一层通常作为商铺使用,而二层以上部分则是居住空间。在奥古斯都实施限高20米的限制之前,因苏拉可以修建至9层。一栋典型的因苏拉可以在330平方米容纳超过40人。
原因: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民主精神影响;古罗马帝国扩张,人口剧增;
5.影响
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
西班牙马德里西贝利斯广场的通讯宫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五)美洲的民居
1.建筑材料
2.建筑风格
达科他人最初被发现时,住在用木杆搭框架覆以树皮的房屋内,每所房屋都可容纳几个家庭。……在他们开始拥有马群后,便发明了一种非常适合于他们当时游牧生活的皮帐篷。这种帐篷很宽敞,便于携带,又便于支立和拆除。
——(美)摩尔根《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
亚马孙雨林的圆形公共居所
印度安人居住的圆锥形帐篷
野牛皮、木头
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印第安人,在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他们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因自然气候条件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不同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上海外滩建筑群
比萨主教堂
日本白川乡的荻町的合掌屋
伊朗风塔
叙利亚北部——蜂窝泥屋房
知识拓展
建筑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中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布局的方式呼应着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对比其差异有如下分析:①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关系,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深宫大院,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发的,是依据某种简洁的规律设计而成。②欧洲人的建筑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公共建筑展开来,比如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广场宫殿,这些建筑都是西方在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斗兽场作为公共建筑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黄李涛《从〈华夏意匠〉看中西方建筑》

1、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的重要因素
2、世界各地民居的发展特点
3、世界各地民居的共同点
自然环境、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民族差异、文化习俗、宗教习俗、历史传统、国家制度和政策等
①各地民居特点呈现多元性;
②各地民居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③新式技术和建筑材料不断用于民居建设中;
④各地民居的功能性越来越丰富健全;
⑤民居周边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健全。
①重视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处阳光地段;
②多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天然材料的运用构成地方性民居的主要特征;
③世界的乡土民居还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多要素,反映当地的哲理思想和秩序。
4、意义
民居是物化的历史和社会文明的象征。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研究民居对于研究古今中外的历史状况与风土人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