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陈情表》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8 12: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情表》教学实录
一、教学实录:孝子→小人→士大夫
师:同学们,我们看题目是《陈情表》,谁上的表?
生:李密
师:李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影PPT1:
李密,武阳人,字令伯,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对祖母孝敬甚笃,名扬乡里;为人刚正,颇有文名;曾任蜀汉尚书郎,有辩才,屡次出使东吴。
师:李密给谁上表?
生:晋武帝司马炎
师:你们知道司马炎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
投影PPT2: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篡夺天下,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仕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晋武帝为什么一定要征召李密呢?
生1:李密是个人才,他孝顺、刚正,有文名,有辩才。
师:恩,是的,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们先看,李密是在哪一年被征召的?
生:文章中好像没有
师:我们看课下注释,李密(224-287),文中李密说自己“四十有四”,我们算一下,是在哪一年?
生:267年
师:对啊,其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年份,蜀汉(221-263),东吴(222-280),西晋(265-290),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生:蜀汉刚刚灭亡,西晋刚刚建立,东吴还没被攻下
师:是啊,我们再想想,晋武帝执意征召李密,除了李密是个人才之外,还出于什么考虑?
生1:晋武帝想通过征召李密来笼络人心,争取一些文人和蜀汉官民的支持与拥护,因为李密在蜀汉做过官,很有名,也很有代表性。
生2:为了巩固统治,因为西晋刚刚建立,又是通过屠杀篡权而得来,所以不言忠,而是“以孝治天下”,而李密又是“以孝闻名”,是个大孝子,选李密可以争取民心。
生3:还可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因为李密是蜀汉旧臣,“亡国贱俘”,竟然可以在西晋做官,而且是多次拔擢,这样可以向东吴示范,瓦解东吴军民抵抗的决心,尽快灭吴。
师:是啊,征召李密,对晋武帝来说,可谓是一举三得,不仅可以笼络一批知识分子,让他们明白新朝也是唯才是举的,还可以争取民心,亮起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还可以向东吴传递出善意的信息。那么从李密的再次上表,我们可以知道,李密愿不愿应诏?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1:刘病日笃,无人照料,李密要尽孝
生2:李密有所顾虑,因为古人都重名节,忠臣不事二主,蜀汉新亡,就另投新主,可能晚节不保。
生3:西晋残暴,通过杀戮取得政权,是否稳固,知识分子都在观望中,另外,为君者残暴,为臣者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此时应诏大不适宜。
师:那么李密不去应诏会有什么后果呢?
生:被杀或收监
师:是啊,李密不想去,又不能不去,那怎么办呢?李密是怎么做的?
生:上表,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师:那么李密主要用什么去打动晋武帝?
生:孝情
师:是啊,全文都在讲自己与祖母生死相依,不可分离的祖孙之情,不去做官的原因归结起来也似乎只有一个:祖母无人照料。李密为了孝敬祖母连官也不愿意去做,这时的李密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不慕功名,淡泊名利
师:同学们,再思考:李密除了用孝情去打动晋武帝之外,还有什么理由?
生:忠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师:这时的李密如何?
生:忠心耿耿,一心为国
师:是啊,这时的李密形象高大让我们仰望、敬仰,而他忠孝不能两全,进退之狼狈又让我们为之同情。但是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李密去做官就不能照料祖母吗?
生:可以,或者雇几个丫鬟照顾
师:可见,照料祖母只是李密的一个托词,既然李密不想去做官,他本来可以找很多其他的借口来搪塞晋武帝,但却拿自己最亲最爱的祖母做借口,做挡箭牌,这时的李密给你的感觉如何?
生:卑鄙,无耻,猥琐,小人…
师:可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李密果真如此,当一个显赫的官职摆在他面前时,当一次次飞黄腾达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时,他为何又一再推辞呢,难道是装的吗?是虚伪吗?显然不是,如果李密果真卑鄙,胆小,难道还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忤逆晋武帝吗?显然也不是,那是为什么?
李密明明知道晋武帝征召自己的险恶用心,明明知道上表会触怒晋武帝,明明知道自己的要求肯定会被拒绝,可他还是一再上表请辞,这时的李密如何?
生:勇敢,不畏强权,坚守一个知识分子的底线和节操,可敬可叹!
师:是啊,从题目中我们看到了李密的危险处境,更从这种处境中见出了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读书人不畏强权,不慕名利的文人气节和正直勇敢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感悟:教学,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内容与主旨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感悟和探究的重要切入口。从题目入手细读文本,有利于准备把握文本的关键与核心,快速理清思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陈情表》一课的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一,以题设问,激发兴趣
在导入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谁在“陈情”? 向谁“陈情”?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疑惑去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同时也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植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指向性与目的性,快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披文入情,体会情感
《陈情表》之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激赏、所称道,正是因其情感恳切真挚、悲恻动人,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思考,披文入情,体味李密与祖母之间相依为命、“不能废远”的拳拳亲情,体会李密因“沐浴清化”而对朝廷产生的深深感戴、忠贞之情以及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惶恐之情,从而理解文章情感表达的畅达自然,说理的巧妙周密。
第三,由情入理,分析人物
体味情感仅仅是从题目理解文章的第一步,透彻、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才是关键,而要让学生在理解、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去全面、深入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就不能只局限于文本,而是将文本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和特定的反应才说得清楚,人物的纠结、困惑、狼狈、失落才更直观、鲜明,人物的形象才更立体。也正是从题目的疑问中我们才真实地看到了李密的险恶处境,才由表象慢慢逼近问题的实质,从仅仅把李密当作一个孝子,当作一个不愿意做官的清高的、寡淡的乡野闲人,再到一个为名利而不择手段的卑鄙无耻的小人,最后到一个不畏强权、正直勇敢的士大夫。由此,在师生问答和思维碰撞中,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参与积极了,思考深入了,理解全面了。
总之,本节课从题目入手,采用追问的方式,从小问题切入,从设疑激趣到感悟真情再到立体感知人物形象,整节课环环相扣,在师生问答中,在思维碰撞中,完成了对文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