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大单元教学设计
跨学科概念 技术与工程领域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核心 概念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学习 内容 二年级 内容要求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学业 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单元 内容 第一课: 1.体验推和拉,知道推和拉是常用的力。 2.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4.初步感知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 1.在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第三课: 1.能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使物体启动和停止。 3.通过体验活动,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相应的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单元 学情 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行形变。 2.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3.通过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单元 目标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2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技术与工程领域; 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单元 实施 序号 教学主题 课时安排 主要教学活动
1 推和拉 1 1.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2.通过分析开关抽屉等活动,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2 8.形状改变了 1 1.在对脸部、铁丝、海绵等丰富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在动手做中了解拉、压、弯、扭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3 9.动起来和停下来 1 1.能借助生活经验,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3.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课时教学设计(3)
课题 动起来与停下来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单元最后一课,能根据之前所学建立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
学情 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一年级相比,经过一年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但与中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
学习 目标 1.能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使物体启动和停止。 3.通过体验活动,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相应的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学习 重点 建立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
学习 难点 感受力的大小与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习 准备 教师材料:PPT、课件 学生材料:分为6小组,每组小车1辆、钩码1盒、乒乓球1个、吸管2根、小球桌1个。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小视频(小朋友玩滑板车) 2.做游戏——滑板车 (5分钟) 3.同学们老师也带了一辆滑板车,请一位同学上来体验。 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会怎么做? 4.用力以后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接下来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实验操作 1.同学们,用力以后我们滑板车可以动起来或停下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车实验,用力以后小车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 2.教师先演示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操作要求。并使用PPT展示实验过程。分四个小组进行,每个成员按照序号进行实验,让小汽车动起来,停下来,体会力的不同。 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实验要求: (1)让小车启动得快一点或,慢一点。 (2)让快慢不同的小车停下来。 (3)启动轻重不一样的小车。 (4)让轻重不一样的小车停下来。 5.同学们实验以后你有哪些体会? 6.那么你又是怎么使小车停下来的呢? 生:还是利用手对车用力使小车停下来。 力大——车速快 力大——车身重 (实验结论) 力小——车速快 力小——车身轻 7.同学们根据实验推断,关于安全行车,你想对重型卡车司机说些什么? 生:保持车距,控制车速 生:学生体验滑板车(感受力的作用,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生:同学们总结滑板车动起来和停下来都是因为脚在用力。 生:手推车的力越大,车就跑得快,反之。 生:还是利用手对车用力使小车停下来。 趣味导入,提起学习兴趣
二、 比一比 1.游戏要求:我们再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体会用力以后小球会发生哪些变化? 2.每个大组分三个小组,两个同学对吹比谁进球得多,每组三分钟比赛时间。 生:两人玩吹乒乓球的游戏,激烈游戏进行。 3.请学生谈谈进球的心得 4.同学们,吹球也是对球用力,力能改变球的运动状态。吹力可以改变球的速度和球的方向。 四、教师总结 1.同学们,我们用力可以使滑板车动起来和停下来。用力可以控制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用力可以控制乒乓球的进球。 2.同学们我们用力以后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运动状态。 竞赛式的实验,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力。
板书 设计 动起来与停下来 滑板车启动 改变方向 用力以后 速度快慢 停止 力大——车速快 用力以后 力大——车身重 力小——车速快 (实验结论) 力小——车身轻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学习,关于安全行车,你想对重型卡车司机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