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世界面貌:
【探究思考】:此时殖民地半殖民地面临哪些任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反殖民压迫(民族革命)
反封建专制压迫(民主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统编版|纲要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3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概念解析】:民族独立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独立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
民族民主运动或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斗争。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针对帝国主义)
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拉美的独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反殖、反帝,获得民族独立)
(反封建专制,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
亚洲的觉醒
民族民主
意识觉醒
①旧式农民起义
②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争取民族独立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非洲的抗争
封建统治阶级领导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促进民族独立思想传播
目录
CONTENTS
壹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贰 亚洲的觉醒
叁 非洲的抗争
第 部分
壹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拉美独立战争状况(第一阶段)
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阶段)
拉美独立后存在的问题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1)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
(4)外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西葡衰落。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地狱的入口”
2、拉美独立战争状况(第一阶段)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
南美解放者
委内瑞拉国父
圣马丁
祖国之父
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共尊他为“自由的缔造者”
(1)法属海地独立(1791--1804):
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
1804 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美的独立(1810--1826):
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
概况:1826 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3)葡属巴西的独立
1822 年,巴西获得了独立(葡萄牙),建立君主制。
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特点:反对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
3、拉美独立后存在的问题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政变频繁、政局不稳,普遍实行军事独裁体制(考迪罗)
(2)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3)美国的拉美政策: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将拉美视为其势力范围,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政治上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军官或地主集团首领)的统治,考迪罗(军阀独裁)主义盛行。他们依靠军队和教会,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许多国家陷入“横征暴敛、财政破产、军事政变”的恶性循环。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内更换了2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于苦难和不安之中。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门罗主义:
1823年美总统门罗:“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大棒政策:
1904年12月6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其实质是加强对拉美的侵略。其特征是:武力威胁、外交讹诈。
金元外交:
运用外交政策推动经济扩张,将附带苛刻条件的投资渗透进拉美,扼住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拓展】: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政策 口号 实质 地位
门罗主义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前奏
大棒政策 “大棒加胡萝卜” 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加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 发展
金元外交 “用金元代替枪弹” ,“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 通过海外投资帮助美国实现海外扩张的目标 补充
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实际上仍是半殖民地。
4、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阶段)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
①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帮助下赶走了独裁者。
②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 —《1917年墨西哥宪法》
实行土地、河流、矿藏的国家所有,拆散大地产。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席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②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
③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成分复杂,斗争具有双重性。
④以战争的形式获得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
⑤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土生白人)领导。
⑥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种族压迫与阶级矛盾交织
如玻利瓦尔、圣马丁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2.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③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还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拉美地区的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埋下了伏笔。
只实现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巴西除外
第 部分
贰
亚洲的觉醒
背景
代表
概况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也进一步唤醒了亚洲,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何为亚洲觉醒?亚洲为何觉醒?代表性的事件有哪些?
亚洲觉醒: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亚洲各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重点探讨
二、亚洲的觉醒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民族危机。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
觉醒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使亚洲觉醒过来了,在那里到处都激起了民族运动。
——《列宁全集》
二、亚洲的觉醒
2、代表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1905年
1905—1911年
1911年
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亚洲的觉醒
3、概况
1885
1905
1908
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国大党”成立
提拉克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提拉克(1856-1920)
1908年夏天,孟买高级法院审判提拉克,审理过程持续10天。提拉克英勇不屈,在法庭上捍卫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权利,将法庭变成了宣讲民族独立的战场,但还是被判处6年监禁。
(1)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革命之父; 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奠基人;印度国民大会党极端派领袖;现代印度的缔造者。
失败:但表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二、亚洲的觉醒
3、概况
(2)伊朗立宪革命
①时间:1905-1911年
②成果: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君主立宪国家。
③意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06年12月,伊朗《基本法》(宪法)颁布。这是民主势力和专制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构;规定王权受议会的制约。议会有批准法律和国家预算及监督预算执行之权。
1907年10月,伊朗又颁布了《基本法补充编》。……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
——整理自肖克《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立宪革命》
二、亚洲的觉醒
3、概况
(3)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
①领导者: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③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④意义:
a.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b.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c.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二、亚洲的觉醒
地 点 概 况 结 局
印度
伊朗
中国
①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国大党;
②提拉克带领民众进行斗争;
③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失败
1905-1911,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随着革命失败,宪法撤销。
失败
1911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失败
失败依据: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课堂探究】:亚洲觉醒的特点和意义
二、亚洲的觉醒
“亚洲的觉醒”指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起到领导作用。
特点:
①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
②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
③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互相声援和支持。
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地封建势力,推动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标志着各国人民登上国际舞台,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③标志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传播民主思潮,为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第 部分
叁
非洲的抗争
背景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尔比亚抗意战争
三、非洲的抗争
1、背景
(1)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2)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斗争的主要方式。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一些原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民族,被强行分割为不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几部分。……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丰富资源遭到无情掠夺。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时间 代表
19世纪70年代 阿尔及利亚反法民族大起义
19世纪80年代 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反英斗争;马达加斯加反法抗争;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
19世纪90年代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三、非洲的抗争
2、埃及抗英斗争
(1)表现
①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②1882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
(2)结果: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1863年,伊斯梅尔成为埃及的“赫迪夫”(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他好大喜功,不惜向西方借高利贷,大兴土木建筑,搞“全盘欧化”,到1875年共欠外债9100万英镑,埃及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878年,被迫接受英、法、意、奥的代表担任埃及政府的大臣,组成“欧洲内阁”。此举遭到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第二年1月,一批爱国军官和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创立“祖国党”,主张维护埃及主权和国家独立,实行宪政。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1864年11月,阿拉比出任祖国党的主席,1879-1882年埃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改革和反帝运动。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阿拉比
三、非洲的抗争
3、苏丹马赫迪起义
(1)爆发: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2)特点: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苏
丹
◎苏丹地理位置示意图(苏丹+南苏丹)
1881年8月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意为救世主),声称要在世上重建真正的信仰和正义。……1885年6月其病逝,战友阿卜杜拉继任,自称哈里发,掌管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1899年11月在英军偷袭中阿卜杜拉牺牲。到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在“英埃共管”名义下,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三、非洲的抗争
4、埃塞尔比亚抗意战争
(1)时间:1894-1896
(2)领导者:孟尼利克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
(3)纲领文献:《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4)重要战役: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5)结果:起义胜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三、非洲的抗争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范围广、有组织、规模大且持续性长,甚至发展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领导力量多样:有爱国军官、皇帝、宗教领袖、知识分子等;
宗教号召和组织民众在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⑤出现了反殖民的政党组织。
非洲的抗争特点
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旧式民族运动)
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
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各国各自为战
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洲的抗争局限
三、非洲的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异同
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
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拉美: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①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动民族独立。
②亚洲和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削弱封建势力,促进社会进步。
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同:
异:
各个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
三、非洲的抗争
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印度国大党提出民族平等和自治,实现民族独立
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印度: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实行民族教育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被迫结束殖民统治或改变管理方式);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课小结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
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民主革命的继续:
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外部条件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背景:政治、经济、思想
背景:侵略奴役、武装斗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序幕:
西属拉美:
葡属巴西:
墨西哥:
进程:
表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表现: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巴西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实战演练
C
1.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由此可见,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西、葡殖民者的压迫 B.拉美殖民地经济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玻利瓦尔在欧洲学习时受到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由此可见,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是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C正确;ABD与材料主旨都不符合,可排除。
实战演练
C
【解析】材料“殖民者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遂引发了十多万人参加的孟买工人大罢工”体现的是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正确;材料与国大党的纲领深入人心无关,A排除;B属于表象,排除;印度在此之前就已经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D排除。故选C。
2.1908年6月23日,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的罪名悍然逮捕了印度国大党的激进派领袖提拉克,而且不顾全国人民的抗议,判处他六年监禁。殖民者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遂引发了十多万人参加的孟买工人大罢工。这一事件说明
A.国大党的纲领在印度深入人心 B.英国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C.印度此时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D.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实战演练
B
3.一战前,非洲仅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甲业三个国家独立。二战后,非洲国家相继取得民族独立。20世纪90年代,津凹布书和纳米比亚的独).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朋溃。非洲的独立运动的胜利
A.根本原因是冷哉期间美苏对峙 B.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促进非洲人民民族意认的觉醒 D.标志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
【解析】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B项虽表述绝对,但符合史实,教材表述也使用了“摧毁了”一词,B项正确;非洲独立运动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洲人民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增强,排除A项;民族意识觉醒是民族独立的前提,因此“觉醒”错误,排除C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