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渔舟唱晚(选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渔舟唱晚(选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28 16: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 。
二. 认识古筝,听赏乐曲
1. 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
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
3 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
5 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 悠闲自得,满载而归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第二乐段 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
第三乐段 高潮部分 ,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并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高潮部分
3)讨论
3.尾声
1)听老师弹奏,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尾声部分
2)讨论
3)选画
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5 师分段再次演奏, 并且请生唱唱书上歌谱,再次感受古筝的独特韵味。
三. 再次感受,知识拓展。
1. 师讲述渔舟唱晚的创作历程,曲调创作取材于《归去来辞》,乐曲题目取自《滕王阁序》。
2 欣赏走向世界的《渔舟唱晚》,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渔舟唱晚》,感受走向世界的中国音乐
3 欣赏走进百姓生活的《渔舟唱晚》,听听天气预报曲片段《渔舟唱晚》。
3、总结,分析,知识框架。
四 提高欣赏,开阔视野。 欣赏现代筝乐《天山之歌》
五. 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总结,师总结。
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从小就学习它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传承发展它,热爱我们的祖国,更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我们的修养,让他走向世界,更要从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