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依据是(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
C.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揭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中外纪闻 D.创办万木草堂
5.近代化以经济上实行工业化,政治上实行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8.“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材料中的“武昌起义”发生在(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9.20世纪30年代,孙中山创制的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上的三颗纽扣代表的是( )
A.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10.下图是北京大学的校徽,在中国近代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最早传播地,北大的前身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福州船政学堂
11.下列维新变法法令中,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是(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训练新式军队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12.奕 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举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展
14.2014年5月,台湾新党主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五四运动”集会上表示,当年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请来“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救亡图存,今天我们则需要另一位“劳先生”(法治)。中国请来“德先生”、“赛先生”最早是在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中
15.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完全否定
16.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无关的是
A.成立兴中会 B.创立同盟会
C.创办黄埔军校 D.领导洋务运动
17.“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8.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挽救了民族危亡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19.人类文明间的交往生生不息,并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戊戌变法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列举该运动中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胜利,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的倒退。请举一例二战期间同盟国精诚合作打击法西斯国家的史实。
(4)促进文明交流,尊重文明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共存发展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訢等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剿灭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请回答:
①“恭亲王奕訢等请购外洋船炮”的目的是什么?(请直接摘抄原文)
②材料一中的主张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意见?在地方上有哪些代表人物(举一例即可)?
③材料二中的两企业是在什么口号下兴办的?你还知道哪个民用企业?
2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李鸿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 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什么? 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在哪一年?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若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 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是哪位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 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4)材料四,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趋势如何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D
6.A
7.C
8.B
9.A
10.B
11.A
12.C
13.D
14.D
15.D
16.D
17.C
18.C
19.(1)哥伦布(或达伽马;或麦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伦),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或: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或: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
(2)颁布《定国是诏》(《定国是诏》的颁布);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3)军事上: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诺曼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陆、苏军和美英盟军进逼柏林、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政治上:《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4)和平发展;和谐共存;与邻为善;互利共赢;和平共处等(合理即给满分)
20.
(1) ①剿发捻,勤远略;(
(2) ②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
(3) ③求富,汉阳铁厂。
21.(1)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2)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要批判地继承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2.(1)洋务运动。
(2)1898年康有为 梁启超。
(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3.
(1)洋务运动
(2)光绪帝,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
(5)学技术到学政治到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