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4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4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8 16: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BC.256
东周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BC.475
BC.770
平王东迁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秦灭东周
BC.221
统一六国
大秦帝国
礼乐西周
奴隶制
封建社会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大发展:铁犁牛耕,井田瓦解
大变革: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三、孔子与老子
四、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大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大交融: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
(1)时间:
(2)春秋五霸:
(3)特点:
2、战国时期(因刘向所编《战国策》得名)
(1)时间:
(2)战国七雄:
(3)特点:
BC770-BC476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
争霸
BC475-BC221
齐、楚、秦、燕、赵、魏、韩(并存)
兼并、局部统一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一:西周末年,周幽王废嫡立庶,西周王室内乱。
材料二:西周形势图 春秋形势图
材料三: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材料四:郑国公九鼎八簋
礼崩乐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表现1:王畿缩小,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表现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扩张势力,争夺霸权。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春秋时期)各国迭次称霸。在春秋242年之中,发生战争483次,结盟480次,灭国52个,弑君36人。一个个都在发展壮大自己,吞并弱国小邦,企图最终夺取天下。春秋时期的争霸结果是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春秋列国形势图(BC770-BC476)
春秋五霸-相继(排位战)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表现3:战国时期, 大夫夺权,各诸侯国展开兼并战争。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战国列国形势图(BC475-BC221)
战国七雄-并存(生死战)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礼崩乐坏”达到一个新的烈度,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政治之变: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从下面两幅形势图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
一看有无,二看大小。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1、春秋是争霸战争;战国是兼并战争;
2、出现长城(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大)
3、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民族交融 )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组的观念得到发展。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频繁往来密切联系。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各民族交融,
华夏族更加稳定
分布更加广泛
大交融: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华夷观念\夷夏之辨
民族之变: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华夏族发展壮大;
大交融: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华夷之争
华夏认同
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
华夷观念\夷夏之辨
民族之变: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政治之变: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大动荡·大交融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大发展:铁犁牛耕,井田瓦解
春秋·穿鼻环牛牺尊(上海博物馆藏)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铁犁牛耕
生产力
得到发展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铁犁铧
铁镰
生产关系
铁锄
(一)农业
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一)农业
土地不可转让和买卖
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诸侯视自己领地内的土地为私产,部分“私田” 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奴隶制
土地国有制
阶级关系
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封建
土地私有制
经营方式
土地性质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一)农业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分布图
(2019年全国卷II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国家组织
集权因素
造车行业
——《周礼·考工记》
(二)手工业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冶炼生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出现私营手工业。
(三)商业
贸易和市场活跃,金属货币流通广泛;
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春秋商圣·范蠡
春秋战国·货币
孔子学生子贡
(三)商业
涌现工商业集中的中心城市: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齐都临淄
赵都邯郸
魏都大梁
韩都郑
秦都咸阳
楚都郢
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大变革
政治变化: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阶级关系: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逐步壮大;
铁犁牛耕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封建地主阶级崛起
私田开拓
公田不治
奴隶主贵族没落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夺权”
封建地主阶级崛起
奴隶主贵族没落
封建地主阶级崛起
奴隶主贵族没落
奴隶主贵族没落
封建土地阶级崛起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大变革:变法运动,专制集权
根据材料和所学,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春秋之中 )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史记》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阶级变动: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原有的奴隶主旧贵族特权,建立起封建政治、经济新秩序.
直接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制定法律,奖罚分明;
“察能而授官”;军事改革
削减贵族特权;精简机构;
奖励耕战;军事改革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李悝改革

商鞅变法

赵武灵王变法

申不害改革
加强集权;整顿吏治;
提高生产和军事改革
食有劳而禄有功;尽地力;
建法体;军事改革
以能任官;胡服骑射军事改革

吴起改革

乐毅改革

邹忌改革
修订法律;奖贤惩奸;广纳言路
大变革:变法运动,专制集权
变法重点:
制定法律奖惩;削弱贵族特权;
进行军事改革;建立君主专制
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为什么秦国的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领域 措 施 作 用
经济
军事
政治
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俗
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发展小农经济,保证赋税征收,
增强经济实力,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便利赋税征收和经济交流
打破贵族世袭军事特权,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促进阶层流动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
打击旧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强化基层管理,保证兵源、税收
加强思想统治,使改革合法化
发展小农经济,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
把改革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强兵
富国
集 权
法治
废井田,开阡陌
授田于百姓。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军功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
建立户籍制度,
制定什五连坐法
废分封,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
强制老百姓分家
性质: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的改革
材料1: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2: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强国之民,皆曰:不得(敌首),无返!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材料3:“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材料4: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灭周,迁九鼎于咸阳(前256年)
——以上均摘自于《史记·商君列传》
富国强兵
天下归秦
诸侯卑秦
根据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的影响。
①积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严刑峻法、文化高压、赋税沉重、加重人民剥削与压迫
三、思想:百家争鸣
大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学习聚焦: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纲要上·12页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
“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互相辩难、彼此吸收融合,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材料: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了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当时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另一方面,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这些食客中,有各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相互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三、思想:百家争鸣
根据材料和所学,思考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
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士”阶层的崛起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盛
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礼贤下士
社会失序—— 百家争鸣的原因
经济:
政治:
阶级关系:
春秋战国特征
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逐步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礼贤下士。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文化: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教育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培养了大批人才 。
1、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二)百家争鸣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儒” 最初是一种职业,即从事“相礼”的工作。祭祖、祭天、祭神等等祭祀仪式都有十分复杂的礼仪规定,一般人主持不了这样的仪式,非从事“相礼”的儒来主持不可。在后来的演变发展,其内涵逐渐泛化,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皆可称之为儒。
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
籍贯: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
相貌: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
出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
头衔:古代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履历: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50多岁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55岁左右时仕途失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最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创办私学,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孔子名片
(1)儒家创始人·孔子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1)儒家创始人·孔子
人物 主要思想 对儒学的贡献
孔子(前551-前479年,春秋鲁国人)
1、核心:“仁”
2、以“礼”为行为规范
3、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4、生死观
5、教育
(“仁者,爱人”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提出“正名”,贵贱有序,各守其份)
(统治者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 )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文化贡献:整理六经)
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恢复周礼”这一保守思想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切的军事、经济需要.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
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暴政
关注现实,积极入世
打破“学在官府”垄断局面,开私学先河,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促使学术教育下移。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表现: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而孔子恢复周礼和德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争霸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表现,如何理解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使之更加系统化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相传师承孔子嫡孙子思。著有《孟子》,文章说理畅达,长于论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代追封他为“亚圣”。
孟子(前372年至289年)
(2)儒家奠基人·孟子
人物 主要思想 对儒学的贡献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国人)
1、政治观:“仁政”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伦理观:“性善论”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省刑罚、薄税敛”;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维护小农经济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为人性本善,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实质是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孟子》为四书之一。
(2)儒家奠基人·孟子
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名况,字卿,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被视为“儒家的异端”。相传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曾在齐国稷下学宫游学,著有《荀子》一书。
荀子(前313年至238年)
(3)儒家集大成者·荀子
人物 主要思想 对儒学的贡献
荀子 名况,字卿战国时赵国人
(3)儒家集大成者·荀子
1、政治观:隆礼重法,以德服人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伦理观:“性恶论”
4、自然观: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亦覆舟”)
环境和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朴素的唯物思想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③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流派篇
思考: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爱人
仁政
仁义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创立儒学
体系完整,蔚然大宗。
一条思想主线: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礼乐文明的社会.
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2019·海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B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礼乐文明的社会.
3.(2019·上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骗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侧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B
孟子主张人性善,材料“侧隐之心”符合孟子“四心说”
2、道家
道家是形成于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而道教是形成于两汉时期的宗教派别。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老子(生卒年不详)
姓李,名耳,字聃。相传为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与孔子同时略早,孔子也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传世的老子《道德经》,不是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其门人追忆老子遗说,到战国时纂集而成的。
老子——春秋末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老子(春秋楚国人)
①哲学思想:世界的本原是道
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可互相转化。
(1)道家鼻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否定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提倡清静无为,反对统治者肆意妄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心态;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及其学说:——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
名周,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蒙(河南商丘)。曾做过漆园吏,有时以打草鞋为副业。所著《庄子》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前369年至286年)
2、道家
庄周梦蝶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庄子(战国宋国人)
1、宇宙观:世间万物是相对的、“齐物”
2、人生观:“逍遥”
3、自然观:“天与人不相胜”
(2)道家继承者
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态度;
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
方法:“无所恃”,放弃一切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
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力量不相上下;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人必须顺应自然
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比老子更为消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韩非
3、法家
韩非及其学说——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战国时期韩国贵族,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本人已下降为士。韩非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但师徒的政治思想是相悖的。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著有《韩非子》五十五篇被奉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
韩非(前280年至233年)
《韩非子》
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4.“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5.“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以法治国
君民对立、加强专制
严刑峻法
变法革新
加强中央集权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韩非子(战国)
3、法家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法治观:主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
历史观: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改革观:认为今胜于昔,主张变法革新
①当时: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得到统治者重视。
②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外儒内法)
(历代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学派特点:团体纪律严密,推崇夏朝政治,有俭朴、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出身于“贱人”,精于工技,与当时著名工匠鲁班齐名。相传他早年曾接受过儒家教育,后来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思想家、政治家,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
墨子(前479年至381年)
4、墨家
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罚为工匠。
其二: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黥首”,平民无冠,头是黑色。
——小生产者团体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墨子 (战国)
1、兼爱
2、非攻
3、尚贤
4、尚力
5、节俭
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平民,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以后不受重视。
4、墨家
(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
(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强调生产劳动的地位,重视对生产劳动知识及其技能的教育,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
5、阴阳家:邹衍
五行说、五德终始说,“相生相胜”理论。
1.相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2. 差异性:
【归纳】百家争鸣的焦点问题
治国理念
人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生态度
社会成员关系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性相近;孟子:性本善;荀子、韩非子:“人之性恶”
老庄主张顺应自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百家争鸣的影响
①性质:
②对当时:
③对后世: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各学派的深远影响:
①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大动荡·大交融·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4.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华夏族发展壮大;
1.旧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6.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力量逐步壮大;
5.社会性质: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2.新制雏形:通过变法运动,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政治层面
经济层面
7.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并对后世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文化层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