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戊戌变法 分层作业
考向1.公车上书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以选择题为主。
考向2.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属于高频考点,常与近代化的其它探索进行比较,各种题型出现。
考向3.学史崇德,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等人的维新变法事迹,涵养家国情怀。
1.公车上书之后,他设强学会于京师,为御史杨崇伊所劾,封禁;其徒设《时务报》于上海……举国耸动,风气骤变。根据材料可知,他和其徒( )
A.最早“开眼看世界” B.掀起洋务运动
C.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2.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
A.自强御侮 B.维新变法 C.启迪民智 D.师夷长技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1898年春,晚清重臣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主张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同年夏,康有为等亦奏请朝廷派遣学生游学日本。这反映了( )
A.自强求富的追求 B.救亡图存的探索
C.变法图强的主张 D.革命情绪的高涨
5.中国传统纪年一般采用干支纪年法,如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请问1898年是( )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
6.1898年9月14日,美国驻华大使康格在发给国务卿的信函中提道:“虽然皇太后似乎被邀“帮助’管理政府,但实际上她已接管最高权力,皇帝目前至少被有效地剥夺了权力。”该信函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
7.下表是近代进步人士创办的部分报纸。这些报纸的创办( )
时间 地点 创办者 报刊
1896年8月 上海 黄遵宪等 《时务报》
1897年4月 长沙 江标、唐才常等 《湘学新报》
1897年10月 天津 严复、夏增佑等 《国闻报》
A.抵制了外资入侵 B.挽救了民族危机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建立了民主政体
8.要成功地把西方现代文明引入传统社会的制度层面,需要掌握制度创新的适度性,特别是在存在着强大的传统官僚体制的中国,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故激烈的反弹在所难免。这段话意在说明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是因为( )
A.改革急于求成 B.光绪缺乏实权
C.列强横加干涉 D.措施不够全面
9.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就连被称作“老顽固”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痛加删汰”。这表明当时( )
A.变法诉求日趋强烈 B.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C.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10.“乙末二三月间,和议将定……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成立京师大学堂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11.1896年,梁启超高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903年,邹容则主张“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民主义传播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民族危机加剧 D.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12.如图中的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该变法之后,更多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把先进的思想带回中国,中国的思想变得更为活跃。这强调戊戌变法( )
A.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B.彻底消除了军阀割据
C.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4.“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C.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15.下图可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目的
C.戊戌变法的背景 D.义和团失败的原因
16.清末戊戌变法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革故图新的精神鼓舞了清末一切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材料主要表明( )
A.思想解放推动科技进步 B.社会变革推动科技进步
C.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D.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17.赫德于1898年在《致马士函》中说:“他们(康有为和他的伙伴)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由此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严重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仅仅依靠没实权的光绪皇帝
18.译著是了解外部思想的重要渠道。1902-1904年,中国译著共573篇,其中来自日本的占62.2%,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只占6.1%。这表明此时( )
A.中日关系进入历史最好阶段 B.日本成为新思想主要来源地
C.中国完全放弃了向西方学习 D.清廷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改革
19.从过去浑然一体的泰西到“揖日追俄”再到“揖美追欧”,他们在一个继承一个的同时又一个否定一个,如浪相逐,交错地出现,由此而显示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和近代社会的进化。这里“揖日追俄”的表现是( )
A.更新器物师夷长技 B.改良制度君主立宪
C.革命建造民主共和 D.高举马列人民共和
20.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戊戌变法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戊戌变法( )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建立了民主政治
C.引领了思想启蒙 D.实现了富国强兵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A中①处是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图B中②处是 ,就地理位置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主要进攻 地区。
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面对危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三: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中华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等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个方案与“拳匪运动”相比有何共同之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陈旭龙《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之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图1 1842年开放的通商口岸 图2 1895年增开的通商口岸
材料四 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除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
——摘自《近代中国专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这场败仗”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这场战败引发的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分别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从数量、地域分布、设立形式方面归纳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特点)。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发动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所以材料人物是康有为,他和其徒传播维新变法思想,C项正确;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排除A项;掀起洋务运动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而康有为是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排除B项;康有为与五四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B项正确;19世纪中期开始洋务派领导进行“自强御侮”“师夷长技”,排除AD项;“启迪民智”与“变者天下之公理”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像洋务运动这样,单凭学习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进行戊戌变法,B项正确;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求运动,体现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二不变革制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属于革命,而非变革,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提倡民主与科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据题干“1898年春,晚清重臣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主张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同年夏,康有为等亦奏请朝廷派遣学生游学日本。”可知,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并派遣留学生。《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下发动了“公车上书”。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动了维新运动。因此,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救亡图存的探索,B项正确;自强求富的追求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戊戌变法不符合,排除A项;变法图强的主张是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革命情绪的高涨,符合资产阶级革命派,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没有主张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个循环,每增加一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向后推一位,1894年是甲午年,故1898年是辛丑年,B项正确;1894年是甲午年,排除A项;1901年是辛丑年,排除C项;1911年是辛亥年,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据题干“1898年9月14日”“虽然皇太后似乎被邀‘帮助’管理政府,但实际上她已接管最高权力,皇帝目前至少被有效地剥夺了权力”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所述现象正处于戊戌变法时期,所以该信函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戊戌变法,B项正确;洋务运动推行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失败,因而该信函出现的历史背景不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又称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它与题干材料“皇帝目前至少被有效地剥夺了权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中华民国成立是在191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1896”“1897年”“《时务报》、《湘学新报》《国闻报》”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报刊都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办刊,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资的入侵,与戊戌变法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没能挽救民族危机,排除B项;建立民主政体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故激烈的反弹在所难免”可知,材料意在强调戊戌变法的失败与改革的速度有关,即过于急促的改革导致了激烈的反弹,是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虽然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缺乏实权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这一点,排除B项;题目中没有提及外部势力对戊戌变法的干涉,因此列强横加干涉与题目描述不符,排除C项;“措施不够全面”的说法与题干“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故激烈的反弹在所难免”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就连被称作‘老顽固’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痛加删汰’”可知,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都采取不同方式呼吁进行变法,表明变法诉求日趋强烈,A项正确;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而非革命,排除BD项;材料主旨反映了变法诉求日趋强烈,材料中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渐趋激化的有关情况,排除C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据材料“乙末二三月间,和议将定……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等一千多名举人发动的“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由由一种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A项正确;成立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1896年,梁启超高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903年,邹容则主张“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有识之士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项正确;三民主义是有孙中山1905年提出,与1903年邹容的主张,时间不符,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00年,对准的目标是帝国主义列强,排除B项;维新变法运动1989年宣告失败,因此不可能是梁启超提出变法改革的原因,而是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变法图强,创办一系列报纸来宣传维新思想,如《国闻报》《知新报》等,B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外来侵略,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由材料“更多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把先进的思想带回中国,中国的思想变得更为活跃”,可知,中国的思想变得更为活跃体现了戊戌变法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起到思想解放作用,C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策略造成我国必然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排除B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依据题干漫画上几个外国人在分割象征中国的蛋糕,由此可知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也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即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C项正确;图片涉及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洋务运动都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排除AB项;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在于农民阶级局限性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从牛顿力学中寻求变法的依据,牛顿在科学上的革命鼓舞了有识之士的变法运动,故表明了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D正确;材料反映戊戌变法的主将在科技中找变法根据,排除A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不是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排除C。故选D。
17.B
【详解】根据题干“他们(康有为和他的伙伴)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赫德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戊戌变法在实施过程中,维新派急于求成,不顾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环境,在短时间内推行了过多的改革措施,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局限性,B项正确;严重触犯顽固派利益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但题干中并未直接体现这一点,排除A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外部因素,但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C项;仅仅依靠没实权的光绪皇帝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1902-1904年”“来自日本的占62.2%”,结合所学知识,1868年,日本完成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不断增强,1895年,中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日本近代化的成功给与清政府极大的刺激,1898年,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部分进步人士主张效仿日本进行变法图强,日本成为新思想主要来源地,B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中日关系进入历史最好阶段,排除A项;根据题干“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只占6.1%”,可知,中国没有放弃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清廷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根据“从过去浑然一体的泰西到‘揖日追俄’再到‘揖美追欧’”可知,“揖日追俄”等强调近代中国的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戊戌变法相关。康有为等人掀起的维新运动,一开始主张向日本、俄国学习,改良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B项正确;“更新器物师夷长技”与洋务运动有关,排除A项;“革命建造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项;“高举马列人民共和”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根据“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可得出材料强调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起到了重要的思想解放的作用,C项正确;戊戌变法没有能够挽救民族危机,排除A项;戊戌变法失败,没有建立民主政治,也没有实现富强,排除BD项。故选C项。
21.(1) 厦门 半殖民地半封建 汉口 沿海
(2)表现形式: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探索:戊戌变法(或答维新变法运动)。
(3)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同之处:都是在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详解】(1)填写:根据材料一,图A“鸦片战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知①处是厦门,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据图B“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可知②处是汉口,就地理位置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主要进攻沿海地区。
(2)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可知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等。
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可知面对危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的救亡图存的探索维新变法运动。
(3)方案:根据材料三“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可知“拳匪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早于义和团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戊戌变法,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因此“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掀起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可知这两个方案与“拳匪运动”相比有何共同之处,都是在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22.(1)影响:政治: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完整;经济: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国内政治运动:维新变法。
(3)趋势:从数量上看,越来越多;从分布上看,从东南沿海城市深入到中国腹地(或由沿海到内地)从设立上看,由被迫开放到自行开放。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可知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完整;根据材料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可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根据材料一“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可知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政治上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完整;经济上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战争:根据材料二“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放弃制海权,导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可知“这场败仗”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所以“这场战败引发的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国内政治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所以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指的是维新变法。
(3)趋势:根据材料三“图1,1842年开放的通商口岸”,“图2,1895年增开的通商口岸”,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由材料四“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从数量上看,越来越多;从分布上看,从东南沿海城市深入到中国腹地或由沿海到内地)从设立上看,由被迫开放到自行开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