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三单元 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三单元 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8 20: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登临亭楼 寄情抒志
九上第三单元整合复习
复习课文
《岳阳楼记》
怕周树人
《湖心亭看雪》
《醉翁亭记》
单元复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并背诵全文
2、积累、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能体会文言虚词,特别是“也”“而”“之”等
在传达语气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基本理解三篇文言的内容,能想象作者在诗文中描绘的景物,分清描写与议论。
4、能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体会他们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一:
重积累,勤整理
学会整理,让学习更轻松!


1、作者整理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文言文的作者需要我们了解哪些内容呢?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代表作:《陶庵梦忆》。


题目 作者 朝代 字 号或谥号 补充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雪》
列成表格可能会更清楚哦!
2、文言知识积累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有哪些文言知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呢?
类别 例句 释义
实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
虚词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
文言知识积累
积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完成任务单。


参考示例《岳阳楼记》
类别 例句 释义
实词 古今异义 微斯人 古义:没有 今义:微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 今义:看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
沙鸥翔集 古义:停息 今义:泛指聚集
…… 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形容词做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做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形容词做名词,贤明之人
…… 一词多义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有时
或许


参考示例《岳阳楼记》
类别 例句 释义
虚词 或 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 副词,或许,也许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副词,因为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 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动词,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连词,就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于其上”在最前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应为“吾与谁归”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2、成语积累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中有一些短语已经演变成成语,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变化,完成任务单。
成语 释义 语意变化
心旷神怡
……
参考示例
成语 释义 语意变化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无
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无
浩浩汤汤 水势浩大的样子。 现代汉语多写作“浩浩荡荡”,意思无变化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现代汉语也用于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百废具兴 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现代汉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意思无变化
参考示例
成语 释义 语意变化
峰回路转 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现代汉语中,也用来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 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现代汉语中,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无变化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 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
品美景,比异同
互相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哦!
1、美景回顾
请同学们回顾课文,找出三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抓意象,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学们是否能在脑海中构思完成作者所绘之景呢?)
《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同样是写景,三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各具特色。请同学们仔细品读,体会三篇文章句式和手法的不同。
2、比异同
《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岳阳楼记》
句式上,句子短小,多由四字短语构成,整齐和谐。
手法上,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官相结合,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有近景远景,有动景静景,观察视角从空中到湖面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句式上,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手法上,多用“而”字连接相关景色,使句意疏朗有致;描绘朝暮与四时之景,景色富于变化。
《湖心亭看雪》
运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痕”“点”“芥”“粒”等量词的使用,极言天地之大、人生之微。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
抒情怀,感忧乐
作者的情感既重要又复杂,好好把握哦!
古人登高望远,登临亭楼,他们对所见之景的描写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情感。
请同学们从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举例说明。
(可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共同谈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这都是看图写的。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如何学习文言文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如何学习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请同学们摘录三篇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从这三句话中能选择一个字来概括三篇文章作者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吗?你会怎么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
例:我觉得“忧”可以大致概括三位作者的情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定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因为范仲淹作为一个正直的士大夫,他的忧乐是以百姓、国家为主,而当时北宋积弊难消,国力衰弱,前景堪忧,由此可见,天下难以“乐”,所以范以忧为主。
欧阳修“醉同其乐,醒述以文”,“乐”于山水,与百姓同乐。然而欧阳修毕竟是有识之士,他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被贬,肯定也对现实的积弊不满,却难以改变,不得不寄托于酒和山水。所以我认为“忧”仍然占据他的主流情感,“乐”不过是难以改变国家,只能偏安一隅的得过且过。
张岱的“痴”,既有西湖雪后美景带给他的乐,偶遇知音的乐,更有国家灭亡,故国难忘的“忧”。而从“崇祯五年”这个时间点看,明显是忧和恨占据主导。
所以我觉得一个“忧”字可概括三篇文章作者情感。
文言文单元复习小妙招:
1、重积累,勤整理
2、多比较,分异同
3、结合背景,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