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8 21: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还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时间、侵略者、过程和结果,了解《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内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和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素养目标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原因何在?
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购买力低下。
1.背景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英国商人认为英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有哪些?
“严格而强制的限制在沿海五个地点通商,阻碍民族间各人好感的生长,也掩盖了我们对华商务发展不健全的真正原因。在通过和平协商,以取得深入这个国家的更大自由以前,向往中的目标,一个也达不到 。……
英国制造品之向内地运销是被不知名的、无限制的内地课税阴险的阻挡住的。”
——1854 年1月《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向外长克拉兰敦建议书》
①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够多
②中国的赋税过重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1.背景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 chen)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中法“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第一阶段)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
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俄 美 英 法《天津条约》签订
主要内容 危 害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口诀:公、开、航行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并扩张到北方沿海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1.背景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经过(第二阶段:1860年)
1860年英法联军出兵占领天津
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月,英法联军劫掠并
火烧圆明园
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被掠夺文物超过150万件。
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叫做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①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导致了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②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侵略者的野蛮和凶残。
③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 主要危害
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安全
割九龙区地方一区给英国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破坏,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
赔款额也大大增加
加重了国人的负担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相关史事——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从19世纪50年代到 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合作探究:完成表格,分析这场战争为何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力量扩大
侵略时长
区域扩大
影响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历时两年
1856—1860年历时四年
东南沿海城市
割香港岛
长江中下游地区
割九龙司一区
俄国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继续
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②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C
考点突破
2.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C
考点突破
3.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C
考点突破
4.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C
考点突破
5.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D
考点突破
6.成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考点突破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平方千米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10)
根本原因
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列强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侵华罪行:
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英国
中国
创新思维
感谢大家聆听!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