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7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7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7 17: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学实录
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文福
【注:该课例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蚌埠)】
【课例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是第一次在有聚光灯的舞台上上课吗?
生(齐):是的。
师:那我们来试试话筒的效果吧!同学们,让我们微笑着面对听课的老师,大声说:“蚌埠二中欢迎您!”“我喜欢语文课!”“今天好开心!”
生(齐):“蚌埠二中欢迎您!”“我喜欢语文课!”“今天好开心!”
(大家一起笑了!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设计意图:课前,我观察到学生都很紧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特地安排了这样一个“试试话筒”的步骤。几句简单的话,既活跃了气氛,消除了紧张情绪,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一、新课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
“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休息一会儿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有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名人传》)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的世界,听听他的故事,看看他的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迪……
(设计意图:激趣,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曼·罗兰这段文字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与《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表现的主题一致,配乐很深沉震撼,使课堂有厚重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仰望沈从文
师:请大家根据书后“有关资料”和已经学习过的必修课文《边城》介绍沈从文。
(学生介绍沈从文,老师补充):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北大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设计意图:简要介绍传主,突出“伟大”,为后一环节说“逆境”作铺垫——先扬后抑!)
三、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依据传主身份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四段选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生:“学生时代”和“从军生涯”。
师:本文节选部分是《从文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的第三、五、十五、十八章。记录作者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早年的生活。
(二)探寻沈从文独特的人生轨迹
投影:
(1)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学生时代),保靖、一个转机(从军生涯)。
(2)沈从文六岁入私熟留影和二十岁在保靖时留影(图略)。
师:文中的细节描写比较多,请同学们谈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让你感兴趣的事情。再请大家根据《预习学案》,从文本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说出传主的经历和不同时代所处的环境特点。
(学生讨论很热烈,纷纷发言)
学生时代:看戏,钓鱼,逃学,游泳,殴斗……
从军生涯:司书,虎狼太多,大人决斗……
师:你觉得沈从文经历的这些事情有趣吗?
生(七嘴八舌):有趣!
师(追问):真的很有趣吗?感觉新奇有趣的举手。(学生全部举手)
师(设疑):但是,沈从文自己却不像你们这样认为的呀!请看投影。
投影沈从文《〈从文自传〉附记》:
A.部分读者可能觉得“别具一格,离奇有趣”。
B.一个材质平凡的乡下青年,在社会剧烈大动荡下,如何在一个小小天地中度过了二十年噩梦般恐怖黑暗生活。
C.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以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
师:让我们根据大家的发言,合作探究,来完成下面投影表格(附文后)的填写。
师:同学们,看这个我们一起概括归纳的表格,看看沈从文的经历,我们觉得他的生活有趣吗?
生(思考):没趣!
师:表格内的黑体字体现的是“穷山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野孩子”,是逆境,甚至这些经历对个人的发展是灾难!楷体字则是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所必备的许多优秀品质,沈从文没有被逆境压垮,而是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经过不屈的奋斗,走向了成功……
(三)走近沈从文
1.引导学生分析沈从文的经历和环境。
师:沈从文自己认为“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要只关注其笔下湘西的奇异的风土人情,而要从文字里读出作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精神(张允和语),理解柔情似水的文字里蕴涵的性格和对自然深沉的热爱。
下面我们从选文中选取了一个语段,请大家仔细研读,品味一下,看你能否在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深意。
精彩片段研读,投影:
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强。有一次因个小小问题,与那表弟吵了几句,半夜里不高兴再在他床上睡觉了,一时又无处可去,就走到一个养马的空屋里,爬到有干草同干马粪香味的空马槽里睡了一夜。到第二天去拿那小包袱告辞时,两人却又讲了和,笑着揉到地上扭打了一阵。但我那表弟却更有趣味。在另外一个夜里,与一个同事说到一件小事,互相争持不下时,就向那人说:“你不服吗,我两人出去打一架看看!”那人便老老实实同他披了衣服出去,到黑暗无人的菜园里,扭打了一阵,践踏坏了一大堆白菜,各人滚了一身泥,鼻青脸肿悄悄回到住处,一句话也不说。第二天上饭桌时,才为人从脸目间认出夜里情形来,互相便坦白地大笑,同时也就照常成为好朋友了。这一群年轻人,大致都那么勇敢直爽,十分可爱。但十余年来,却有大半早从军官学校出身做了小军官,在历次小小内战上死去腐烂了。
生:马槽里睡觉——生活的艰辛;打架“坦白地大笑”——人性的闪光;“但十余年来,……在历次小小内战上死去腐烂了”——悲悯的情怀。
2.品味关键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师:作者不光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生活的艰辛,还用许多散文化的语言、议论性的句子对学习时代和从军生活进行了生动的评述,找出来,品读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找出了文中作者面对生活的逆境直抒胸臆的语段)
投影,学生齐读:
(1)总而言之,这样玩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就只一次,也似乎比读半年书还有益处。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地方尽我拣选一种,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这本弄虚作伪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读那本色香俱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2)各种生活营养到我这个魂灵,使它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任何一方面时皆若有一闪光焰。到后来我能在桌边一坐下来就是八个钟头,把我生活中所知道所想到的事情写出,不明白什么叫做疲倦。这份耐力与习惯,都出于我那做书记的习惯和命运。
(四)回眸沈从文
(教师出示投影。结合投影介绍沈从文的作品及性格特点,补充沈从文的故事。引导学生归纳出文章的主旨——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1)作品:质朴清新,乡土风情。
《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其作者也被誉为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之一。
(2)人格:外圆内方,坚韧洒脱。
“水之子”。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它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他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人物传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因素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影响;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教师这时出示两段文字,一段是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及文学风格,一段是沈从文的性格、气质,其人品成就其文品,湘西山山水水赋予了从文先生人格、性情,童年、少年丰富的阅历为其日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有效整合课外资源,不光能借力打力,提高效率,最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四、感悟人生
1.师: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屡遭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的豁达;面对挫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辛弃疾的坦然……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本文的学习谈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生(两个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去谈,谈得很动情):要不惧逆境,迎难而上,挑战自我,获取成功。
2.师:大家深入思考一下,我们阅读“人物传记”的意义是什么?
生:从伟人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前进的动力。
(教师出示投影。一学生踊跃举手读了第一段,声情并茂,满堂喝彩!全体齐读第二段)
师: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看某一个人的传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传记里的这个人,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无论是先天的禀赋,还是后天的机遇,或者是他们所处的那个大时代给予的波澜壮阔。而我们自己太过卑微和渺小,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们在暗夜挣扎时照亮我们的一束光芒。对比这些千百年后还被人记住的人们,我们就会更加努力让自己活出真我的风采,即使是不能抵达他们的万分之一。
合上书之后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想象着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最终也不可能做到,但这个过程就已经很让人快乐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点拨阅读的方法和意义)
五、拓展训练
师:同学们,推荐大家读好书,希望你们好读书,因为读书好呀!
投影:
(1)《从文自传》
(2)《沈从文传》,凌宇著,十月文艺出版社
(3)《悼念沈从文先生》,季羡林
(设计意图:体现选修课特点,由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六、总结全文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致沈从文》。音乐特别有震撼力,和朗诵有机结合,富有感染力!)
(最后师生肃立,齐读三遍挽联)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挽辞
(设计意图:感染学生,深化并强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执教感言】
1.抉择目标,善于裁剪是优质课成功的前提。
本文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外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作品选读》,是一篇风格独具的自传。选文一共15页,通读一遍大约半小时。在一节课内要想面面俱到地教学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教学目标的抉择几乎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深思熟虑之后,我果断地根据此册选修教材的重点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裁剪,确定了“梳理选文的脉络,探究沈从文的人生轨迹,把握其传奇色彩。品味关键性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主旨,了解逆境对传主的意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既显示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又蕴涵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具有实际的可操控性。精心设计的《预习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又给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展示个性,彰显追求是优质课成功的根基。
一堂优质的课,应该是让师生愉悦的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执教者应该认清自我,扬长补短,展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独到的处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一堂优质课应该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案推进。我师从著名特级教师郭惠宇先生,郭先生一直追求“灵动之美”。一堂优质课应该注入师生的真情,充满灵动之美:注重营造诗意的课堂,上课前抉择目标,成竹在胸,随机著色;上课中因时而化,因势利导。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创新。
走上礼堂看到学生特别紧张,我临时增加了导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让学生在笑声中放松心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有宏观的文本整体感知梳理又有具体语段的品味研读,在教学中出现的悬念困惑更是时时吸引着学生;导入语和结束语精心挑选的配乐,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和台下听课的许多老师,课堂结束时同仁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肯定了这节课的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