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概率》小结讲课课件(23张ppt含音频)共2份(湖北省优质课黄石市第一中学)(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概率》小结讲课课件(23张ppt含音频)共2份(湖北省优质课黄石市第一中学)(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18 19:47:5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高中新课标教程人教A版必修三第3章概率小结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的事件。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意义与性质:频率与概率区别: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
验前不能确定;概率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
率的稳定值。古典概型特征: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有限个,每个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均是相同的,其概率公式是:几何概型特征: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个,每个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均是相同的,其概率公式是: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必须是等可能的;
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有限个,几何概型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个.相同点:
不同点:解析:问题1是古典概型,事件A表示“恰好取在区间[0,3]”,因此
所求事件的概率是问题2是几何概型,事件B表示“恰好取在区间[0,3]”,那么
所求事件的概率是.例1 (1)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 ,恰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2)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 ,恰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整数 实数变式1: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实数,恰好取在实数3上的概率为多少? 变式2: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实数,恰好取在区间(0,9)上的概率为多少? 解析:变式1是几何概型,那么所求事件的概率是0.变式2中所求事件的概率为1.概率为1的事件不一定是必然事件.在几何概型中,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例2.一个袋中装有4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
(1)从袋中无放回地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
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
(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求n<m+2的概率。解:(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共6个。从袋中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记为事件A)包含1和2,1和3两个,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2)其一切可能的结果(m,n)有: (1,1),(1,2),(1,3),(1,4),(2,1),(2,2),(2,3),(2,4),
(3,1),(3,2),(3,3)(3,4),(4,1),(4,2),(4,3),(4,4)共16个,而满足条件n≥m+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所以满足条件n≥m+2的事件的概率为 ,故满足条件n<m+2的事件的概率为例3:甲、乙两人约定在12点到17点之间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一个小时后即可离去,设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各时刻到达是等可能的,且两人互不影响.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解析:以 x ,y 分别表示甲乙二人到
达的时刻, 设x=y=0表示12点的位置.
于是两人到达的时刻的所有情况,即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二人会面的条件所构成的区域为:
这是一个正方形,面积
5×5=25(面积单位).面积为 5×5-2(×4×4)=9(面积单位). 所以,两人能会面的概率为p(A)即图中红色区域部分, 如果两人会面的条件对应的图形是不规则的,如图,请同学们设计随机模拟方法估计两人会面的概率.(可参照随机撒豆子的试验方法进行随机模拟,只需说出基本步骤即可)步骤:
(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把黄豆,每个豆子落在正方形内任意一点是等可能的.
(3)根据甲乙两人会面的频率

则该频率值是两人会面的概率的近似值。(2)统计落在红色区域的豆子数与正方形的内的豆子数.o(1)构建本章知识框架,掌握本章基本知识点;
(2)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不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2、新课程标准: 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1903年4月25日-1987年10月20日),20世纪苏联最杰出的数学家,也是20世纪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几乎遍及数学的所有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柯尔莫哥洛夫于1933年在他的《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一书中,第一次给出了概率的测度论式的定义和一套严密的公理体系。这一公理体系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既概括了概率的古典定义、几何定义及统计定义的基本特征,又避免了各自的局限性和含混之处。探究题:
(1)等腰RtΔABC中,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 求AM小于AC的概率为多少?
(2)等腰RtΔ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小于AC的概率为多少?
必做题:P142 A组1、2
MBA(C′)C抓住“等可能性”(2)解:在∠ACB内的射线CM是均匀分布的,所以射线CM在∠ACB内任何位置是等可能的(即CM在∠ACB内扫过的角度是等可能的)(1)解: 在AB上取AC′=AC
在AB上取AC′=AC, 则∠ACC′=67.5°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