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29 08: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学习分数乘法时,同学们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示分数乘法,能正确表示的是( )。
A. B. C. D.
2.一桶油重4千克,倒去后,再倒进千克,现在桶里的油( )。
A.比原来轻 B.比原来重 C.和原来一样 D.无法判断
3.一个大于0的整数乘假分数,所得的积(  )
A.大于这个数 B.等于这个数
C.小于这个数 D.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4.a×=b×(a,b均不为0),下面比较a,b大小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5.某体操队的人数增加了后,又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相比(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D.不能确定
6.一辆公交车到站后,先下去原来车里人数的,又上来了现在车里人数的,这时车里人数( )。
A.比原来少 B.比原来多 C.与原来相等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7.18个是( );24的是( );36的的是( )。
8.一袋大米24千克,吃了它的,吃了( )千克,还剩( )千克。
9.六(1)班同学不到40人,大扫除时,的同学去清理花园,的同学去帮助低年级小同学,六(1)班有( )名同学。
10.一瓶水连瓶重千克,喝掉一半后,连瓶重千克,瓶重( )千克,水重( )千克。
11.下面(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2.学校食堂10月份用了大米3.2吨,为不浪费粮食,学校提倡学生吃多少打多少,结果11月份少用了,11月份用了大米( )吨,因12月份用餐人数增加,准备比11月份多购进大米吨,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 )吨。
13.一栋楼房高50米,一共有18层,且层高一样,小华住在10楼,她家地板离地面高度为( )米。
14.一堆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的一半,第二次运走了这堆货物的( ),还剩( )没有运完。
15.水果店运来20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剩下的是香蕉,运来香蕉( )千克。
16.有两桶油,从甲桶取出倒入乙桶,则两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
17.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全天的,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 )小时。
三、判断题
18.m的3倍和1m的同样长。 ( )
19.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余下的长度相等。( )
20.35元减少元后,再增加它的,结果是35元。( )
21.千克的比千克的轻。( )
22.。(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24.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25.解方程。

五、解答题
26.某养鸡场养了公鸡2400只,养的母鸡比公鸡多,公鸡、母鸡共多少只?
27.李峰的爸爸身高是170cm,李峰的身高正好是他爸爸的,李峰的身高是多少?
28.元旦期间,笑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笑笑算一算,今年去姥姥家用了多长时间?
笑笑:去年乘火车去姥姥家用了24小时。 妈妈:现在火车提速了,坐火车可以提前的时间到达。 爸爸:这次我们乘高铁去姥姥家更快,可以比现在乘火车提前的时间到达。
29.皮球从3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接触地面后又立即弹起,再落下,又弹起,反复多次,每次弹起的高度是每次下落高度的,第四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30.鸭的孵化期要30天,鸡的孵化期相当于鸭的,鸽子的孵化期相当于鸡的,鸽子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31.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六年级有56名同学参加.其中有是女运动员.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名?
32.六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图书是一班的,三班修补的图书比二班少,三班修补了多少本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分析】说明所表示的意义,再与选项作对比即可。
【详解】表示将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用表示。再将这3份也就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求这一份是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为:。
A.表示+,不符合题意;
B.表示×,不符合题意;
C.表示,不符合题意;
D.表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注意分析时要找准单位“1”。
2.A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把一桶油的总质量4千克看作单位“1”,先用4×求出倒去的油的质量;再用“这桶油原来的质量-倒去的质量+再倒进的质量”即可求出现在桶里的油的质量;最后把桶里原来油的质量和现在油的质量作比较。
【详解】4-4×+


=(千克)
因为4>,所以桶里原来油的质量多,即现在桶里的油比原来轻。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注意数量与分率的区别,是分率,千克是数量。
3.D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假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解: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因此,一个大于0的整数乘假分数,所得的积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不用计算,直接根据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判断.
4.B
【解析】两个算式的乘积相等,一个数乘的数越大,这个数越小,据此比较已知的两个因数即可。
【详解】>,所以a<b。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乘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越大。
5.C
【分析】假设体操队原来有72人,把原来人数看作单位“1”,增加后,增加后人数是原来的(1+),再把增加后人数看作单位“1”,又减少,则减少后人数是增加后人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72×(1+)×(1-)即可求出减少后人数,也就是现在人数,最后和原来人数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体操队原来有72人。
72×(1+)×(1-)
=72××
=72(人)
72=72
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相比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6.A
【分析】设公交车上原来有9人,先把原来车里的人数看作单位“1”,先下去原来车里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先下去的人数;再用原来车里的人数减去先下去的人数,即是车上还剩下的人数;
又上来了现在车里人数的,是把车上还剩下的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车上还剩下的人数乘,即可求出又上来的人数;
最后把车上还剩下的人数加上又上来的人数,即是这时车里的人数,再与原来车里的人数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设公交车上原来有9人。
先下去:9×=6(人)
还剩下:9-6=3(人)
又上来:3×=2(人)
这时车里人数:3+2=5(人)
5<9
所以,这时车里人数比原来少。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注意区分两个“”的单位“1”的不同,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7. 15 16 3
【分析】个也就是,的也就是,36的的也就是。
【详解】


所以个是15;的是;的的是。
8. 6 18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24乘即可求出吃了多少千克;再用大米的重量减去吃了的重量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重量。
【详解】24×=6(千克)
24-6=18(千克)
则一袋大米24千克,吃了它的,吃了6千克,还剩18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9.35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分别乘清理花园和帮助低年级的对应分率,即可求出清理花园和帮助低年级的人数,而人数必须是整数,所以总人数一定是两个对应分率分母的公倍数,求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确定小于40的公倍数即可。两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
【详解】5×7=35(人)
35<40
六(1)班有35名同学。
10.
【分析】不管怎么喝,瓶子重量不会发生变化,用-先求出喝掉一半水的重量,再×2也就是水重量,最后依据瓶子重量=总重量-水的重量即可解答。
【详解】水:(-)×2
=×2
=(千克)
瓶子:-=(千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半水的重量。
11.15;6
【分析】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依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确定出需要填的正确答案。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因为

所以括号中最大可以填15。
因为

所以括号中最大可以填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灵活应。
12. 2.8 3.4
【分析】把10月份用大米的数量看作单位“1”,11月份是10月份用大米数量的(1-),求11月份用大米的数量,用3.2×(1-)解答;
求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的数量,用11月份用大米的数量加上吨,即可解答。
【详解】3.2×(1-)
=3.2×
=2.8(吨)
2.8+
=2.8+0.6
=3.4(吨)
学校食堂10月份用了大米3.2吨,为不浪费粮食,学校提倡学生吃多少打多少,结果11月份少用了,11月份用了大米2.8吨,因12月份用餐人数增加,准备比11月份多购进大米吨,12月份准备购进大米3.4吨。
13.25
【分析】已知楼房高50米,一共有18层,先用楼房高度除以层数,求出平均每层的高度;
已知小华住在10楼,她家地板离地面高度是(10-1)层,再乘平均每层的高度即可。
【详解】50÷18=(米)
×(10-1)
=×9
=25(米)
她家地板离地面高度为25米。
14.
【分析】把这堆货物的总数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总数的一半,即运走总数的;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的一半,那么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
然后用这堆货物的总数“1” 分别减去第一次、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分率,即是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运完。
【详解】第二次运走:
×=
还剩下:
1--
=1--

第二次运走了这堆货物的,还剩没有运完。
15.60
【分析】把水果店里的水果总数看作单位“1”已知苹果占,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即运来的橘子占总数的(×),再用单位“1”减去苹果和橘子所占的分率,求出香蕉所占的分率,最后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水果店里的水果总数乘香蕉所占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
=-

200×=60(千克)
运来香蕉60千克。
16.
【分析】根据题意,从甲桶取出倒入乙桶,则两桶油的质量相等,那么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2个,据此解答。
【详解】×2=
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
17.10
【分析】一天又24小时,把24小时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4×即可求出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
【详解】24×=10(小时)
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10小时。
18.√
【详解】略
19.×
【分析】和米是无法比较的,是一个分率,没有单位,米有单位,是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假设具体的长度来判断。
【详解】假设两根绳子都长2米,那第一根剩下1米,第二根剩下的是1.5米;两根绳子都长1米,那第一根剩下0.5米,第二根剩下的也是0.5米,则余下的长度相等;两根绳子都长0.8米,那第一根剩下0.4米,第二根剩下的是0.3米,则剩下的长度不一样。
故判断错误。
【点睛】要注意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一个量不确定,它的几分之几具体是多少我们也是无法直接判断是多少的。
20.×
【分析】35元的是35×=7(元),所以35元减少元以后,再增加它的应是:35-+7=41(元)。
【详解】35-+7
=34+7
=41(元)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减少的“元”是具体的数量;增加的指增加的是全部的多少。
21.×
【分析】千克的即×;千克的即×;由乘法交换律可知它们的积相等。
【详解】×=×
千克的和千克的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2.×
【分析】计算,方法一: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方法二: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而原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运算顺序错误。
【详解】方法一:
方法二: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3.;;;6;
;;;
【详解】略
24.;
58;
【分析】(1)先算乘法,再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即可;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58



25.;;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同时乘,求出方程的解;
(3)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8,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26.5700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养的母鸡只数是公鸡的1+,即“公鸡的只数×(1+)=母鸡的只数”,据此求出母鸡只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2400×(1+)+2400
=3300+2400
=5700(只);
答:公鸡、母鸡共5700只。
【点睛】明确母鸡只数是公鸡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母鸡的只数。
27.(cm)
【详解】略
28.8小时
【分析】将去年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看作单位“1”,提速后火车速度是去年用时的(1-),去年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提速后对应分率=现在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再将现在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看作单位“1”,乘高铁用时是现在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的(1-),现在乘火车去姥姥家用时×乘高铁对应分率=乘高铁用时,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24×(1-)×(1-)
=24××
=20×
=8(小时)
答:今年去姥姥家用了8小时。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9.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3米看作单位“1”,第一次弹起的高度是3米的,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一次弹起的高度的,第三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二次弹起的高度的,第四次弹起的高度是第三次弹起高度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即可求出第四次弹起的高度。据此解答。
【详解】3××××=(米)
答:第四次弹起的高度是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0.16天
【分析】先求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再求鸽子的孵化期是多少天,分数连乘用分子连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连乘的积作积的分母,先约分,再计算。
【详解】鸭的孵化期:
鸡的孵化期:
鸽子孵化期:
30××=16(天)
答:鸽子的孵化期是16天。
【点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解答。
31.32名
【详解】56-56×=32(名)
32.36本
【详解】54××(1-)=36(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