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9 16: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你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诗人登楼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
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王 之 涣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年,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强自克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在李白、杜甫还不出的时候,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已经名躁一时。
  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两遍;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字词积累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节拍。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自读整首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朗读古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 — ︱
— — ︱ ︱ —
— — ︱ ︱ ︱
︱ ︱ — — —
理解字词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诗歌讲解
白 日 依 山 尽,
傍晚的太阳
靠着
中条山
落下去了
黄 河 入 海 流。
滔滔黄河水
滚滚流入大海
调整顺序——“入海流”就是“流入海”。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
看到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全部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
添加变通顺
调整顺序——“千里 目”就是“目千里”。
诗人登上去后想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想到的是: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登上更高的楼层。这句诗既是实写登楼的动作,也是虚写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寓意着人生的不断追求和进步。
《登鹳雀楼》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追求,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达到人生的新高度。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诗歌主旨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文结构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拓展延伸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推荐阅读
诗歌总结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